被拐孩子找到親媽被拒認,以為媽媽狠心,結果竟是機智之舉

2020-09-13   豆媽優選

原標題:被拐孩子找到親媽被拒認,以為媽媽狠心,結果竟是機智之舉

如果將孩子的成長比作大樹的生長,那麼在大樹生長紮根的過程中,身邊肯定是離不開植樹人的細心照顧。自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陪伴一定是少不了的,但在成長中,也不乏出現孩子被拐跑的現象。一旦孩子被拐跑,孩子和父母可以說基本上就很難再見到了。

王曉是一位5歲孩子的媽媽,有天,王曉帶著自己的女兒在公園裡玩耍,因為那個時候人不多,所以公園裡就零零散散幾個人。王曉正看著不遠處的女兒在玩沙堆,突然從遠處過來一個女子,用不流利的普通話向王曉打聽附近的一家銀行地址。

王曉非常耐心地跟這個外地女子說著那家銀行的地址,等女子走後,王曉再去尋找孩子,發現沒有了孩子的身影,連聲叫了幾聲孩子的名字無人應後,王曉察覺到事情的不妙,便前往警局報警。

警方知道後立馬查看監控攝像,發現在王曉給女子說話的時候,有個中年男子將孩子迷暈並帶上車。警方立馬展開尋找,但兩年卻沒有一點結果。兩年後,王曉有次出差,走在路上有個乞丐孩子突然抱住她喊到:「媽媽,媽媽。」

即便是兩年沒見,王曉還是一眼認出了自己的孩子,但王曉一狠心說了:「我不是你媽媽。」隨後火速離開,前往警局報警,警方順藤摸瓜,把整個人販子團伙全部捉拿歸案。

王曉能在無意中遇到自己被拐走的孩子可以說是不幸中的萬幸。孩子在父母旁邊就讓人拐走,可見現在人販子的猖獗。還有的人販子還是團伙作案,有人去拖住孩子家長,另外幾個人負責將孩子拐走。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層出不窮,我們家長應該如何保護孩子?孩子又該如何保護自己?

今天給大家提出幾點防範建議:

1、教會孩子防範措施

孩子自身的防範意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現在除了人販子還有其他犯罪分子專門對孩子下手。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如果有陌生人牽他的手或者碰他的胸部和鼻子,一定要大聲呼救,更不能要陌生人的東西。

如果遇到陌生人向自己尋求幫助,更不要去人少的地方。而且孩子一定要知道自己父母的聯繫方式,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給孩子配備兒童電話手錶,將自己的手機與電話手錶相連,以防出現意外情況。

2、家長防範意識不可缺

在很多時候,家長的放鬆懈怠就讓犯罪分子獲得了可乘之機。尤其是當犯罪團伙作案,他們的計劃都相當周全,很多時候通過反咬一口而贏得路人的憐憫,從而使得孩子被抱走。

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時不要慌張,記住當陌生人靠近你時,一定要保持距離。自己一個人帶著孩子出行時也要時刻注意身邊情況,必要時可裝作打電話等來提高自己的安全性。

3、意外情況立馬報警

當孩子失蹤後,一定要立馬報警,失蹤後的24小時是黃金時間。不要孩子找不到後自己一個人漫無目的地尋找,警方的能力和經驗都會比我們普通人豐富。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在成長的過程中危險總是潛伏在我們身邊,不要存在僥倖心理。家長認真看護好孩子,孩子也要懂得保護自己。在生活中更要警惕身邊的陌生人,不要為了「助人」而讓自己陷入悔恨當中。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