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上的來客》幕後:導演為保留經典抒情插曲,差點「犯錯誤」

2023-06-01     電影聚焦

原標題:《冰山上的來客》幕後:導演為保留經典抒情插曲,差點「犯錯誤」

一部電影被譽為經典,音樂絕對充當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比如電影《黃飛鴻》里,一首《男兒當自強》盪氣迴腸,生成著黃飛鴻令人生畏的俠者風範。

比如一提起《牧羊曲》,我們腦海中自然浮現出《少林寺》中牧羊女和覺遠在一起的美好畫面。

而當「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的旋律響起,我們必然會想起那部充滿異域風情的《冰山上的來客》。

巍峨的冰山,動人的舞蹈,純真的愛情,心懷鬼胎的特務,這些迷人的元素共同構成了這個驚險而又浪漫的故事。

1963年,影片上映後得到億萬觀眾的喜愛,時至今日仍讓人難以忘懷。

01、拍攝中途停工,趙心水臨危受命

在那個反特片層出不窮的時代,《冰山上的來客》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和《英雄虎膽》《羊城暗哨》《國慶十點鐘》等反特片不同,《冰山上的來客》把故事放在了遙遠神秘的邊疆部落。

潛伏多年的土匪,真假古蘭丹姆,險峻的自然環境,都讓這個故事充滿了傳奇色彩。

這個故事並非編劇空穴來風,而是赫哲族的劇作家烏·白辛真實的所見所聞。

1955年,烏·白辛在帕米爾高原地區拍攝紀錄片時,曾跟隨邊防戰士一起執行任務,還曾抓獲過一個偽裝成香客的國外間諜。

拍攝期間,他還聽聞了當地塔吉克族的一個古老傳說。

一個塔吉克青年突破山神設下的重重阻撓,把冰山上的紅花摘下帶給心愛之人。

與敵特的鬥智斗勇,浪漫美好的愛情故事,讓烏·白辛的創作靈感不斷湧現,回去後便寫下了劇本《冰山上的來客》。

之後烏·白辛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與長春電影廠的導演王逸相識,王逸聽烏·白辛說起這個劇本後非常感興趣。

在簡單看過後,王逸覺得劇本驚險曲折很有表現力,便上報到長春電影廠著手開始拍攝。

為了更好地了解邊疆政策,王逸帶著編劇團隊來到帕米爾高原地區實地考察,之後便組建攝製組開始正式拍攝。

沒想到不久後因為長春電影廠改革,《冰山上的來客》攝製組被分配到其他工作組,再加上王逸本人在新疆拍攝時產生強烈的高原反應,拍攝工作不得不停滯下來。

但此時影片已經投資十多萬,放棄不拍實在可惜;於是廠領導找到廠里的青年導演趙心水,希望由他完成拍攝工作。

思量再三後,趙心水接下這個任務,之後他先後三次進入新疆,深入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幾個月的時間裡,他住在當地牧民家,從邊防戰士那裡聽聞了不少他們的事跡。

比如片中一班長在暴風雪中被凍成冰雕的情節,正是來自邊防戰士的真實經歷。

從塔吉克族部落那裡,趙心水參與了當地的民族婚禮,還觀看了塔吉克族的叼羊比賽,塔吉克族人勇毅剛強的性格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些經歷讓趙心水對這個故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從新疆回來後,他便從兩個方面對之前的劇本進行改寫。

一是以邊防軍與「真神」為首的匪徒之間的鬥智斗勇為主線;二是展現小戰士阿米爾與古蘭丹姆之間的感情。

不得不說在那個相對保守的年代,影片對愛情的描寫大膽而真摯,也深深感染著無數觀眾。

作為讓這部影片起死回生的功臣,趙心水獲得了長春電影廠主辦的「小百花獎」的最佳導演獎,證明了自己在導演方面的能力。

02、經典音樂遭受質疑,差點胎死腹中

這部電影之所以被人久久銘記,很大程度也是因為《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這首歌。

在電影中,這首歌是真正的古蘭丹姆與阿米爾的「重逢之曲」,分別多年的兩人通過這首動人的旋律認出對方,兩人緊緊相擁的一幕感動了無數觀眾。

這首音樂的作曲人是著名作曲家雷振邦,《五朵金花》《劉三姐》等影片的樂曲都是由他創作。

為了更好地把握影片的情境,雷振邦來到新疆體驗生活,幾經輾轉歷時半個月才到達塔吉克自治縣。

他在這裡住了三個月,每天和塔吉克人在一起生活,聽著當地人用獨特的民族樂器演奏音樂,這些體驗帶給他很大的啟發。

此外,雷振邦在雪山哨所採風時,被冒著風雪駐守的戰士們深深打動,由此為影片譜下了另一首經典音樂《懷念戰友》。

「當我永別了戰友的時候,好像那雪崩飛滾萬丈······」

傷感而又舒緩的旋律,配合著一班長在冰山上被凍成冰雕的一幕,產生了非常悲壯的震撼效果。

但出乎趙心水等人意料的是,無論是配樂還是情節卻遭到了相關負責人的質疑。

第一,《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這首歌太抒情,不太適合電影基調,應該換掉。

第二,一班長是英雄人物,不能犧牲。

儘管年輕,但趙心水非常有自己的原則,他沒有妥協而是非常誠懇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真的是個錯誤,能不能給我一次犯錯誤的機會?

他的堅持最終換來了負責人的尊重,也成就了影片令人難忘的兩個段落。

03、導演在街頭親自物色女主角

在所有演員中,最難找的就是真古蘭丹姆和阿米爾這對「苦命鴛鴦」的飾演者。

在趙心水看來,古蘭丹姆的形象是否成立,是影片成功的關鍵所在。

於是在開拍前,趙心水親自到新疆街頭物色女主角,但一連十多天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

直到某天,趙心水在一家醫院門口看到一個女孩帶著紗巾,一雙大眼睛散發著光彩。

這個女孩叫阿依夏木,當時只有15歲,那種清純靈動的氣質讓趙心水一眼看中了她。

在趙心水的勸說下,阿依夏木得到父母的允許,暫停半年多的學業專心拍攝。

但阿依夏木不會說漢語,再加上之前沒有拍戲的經驗,這給拍攝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趙心水卻是很有耐心,和其他演員一起教阿依夏木表演的方式,還幫助她學習漢語發音。

私下裡,阿依夏木也花費大量時間突擊漢語,積極適應拍戲的節奏。

但在這部電影大獲成功後,阿依夏木卻沒有繼續在演藝圈發展,選擇回到學校完成學業。

畢業後,阿依夏木在糧店當過售糧員,也在油脂公司做化驗員,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另外,飾演阿米爾的阿木都力米提是新疆男子排球隊的隊員,無論身高還是形象都很符合趙心水的人選。

排球隊教練起初不想讓阿木都力米提去拍戲,但在趙心水的再三請求下,再加上上級領導的督促,阿木都力米提也順利進入劇組。

雖然沒有表演經驗,但阿木都力米提非常刻苦,為了演出角色的情緒,他經常對著鏡子練習表情,慢慢揣摩角色的感覺。

這個角色成就了阿木都力米提,讓他得到了無數觀眾的喜愛,電影上映後他還收到上千封觀眾來信。

可惜的是阿木都力米提也沒有走上演藝道路,拍完电影後又回到排球隊,一直到退役。

六十年過去,《冰山上的來客》沒有被人忘記,期間還被改編成影視劇、話劇,片中的音樂也被一代代人演唱。

即便放在今天這部影片也難以超越,它的故事、音樂、場景已經刻入觀眾的骨子裡,無法再被複製。(撰文:皮皮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fc84ab67c9e24780629654d5c5dba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