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卡片成孩子 「社交密碼」,有人已消費上萬元

2023-11-16     南國早報

原標題:小小卡片成孩子 「社交密碼」,有人已消費上萬元

小小卡片成孩子 「社交密碼」,有人已消費上萬元

如果你還在收集奧特曼卡片,可能已經趕不上校園社交節奏了。最近,在南寧市一些中小學生當中,流行起收集明星小卡片。

花上萬元買卡,你的身邊有沒有

初一男生亦哲(化名)打開手機支付寶的購買記錄,金額從20元到100多元不等。這些訂單信息幾乎都是他幫班上女同學代購的記錄,如漫畫「小卡」、明星「小卡」等。

小宸(化名)正是讓亦哲幫忙代購的女生之一。她說,自己買的卡還算少,大概花了一兩千元,她的一名同學是熱門女團BLACKPINK成員的粉絲,為了買到她們的「小卡」,目前已經花了1萬多元。

據悉,「小卡」一般指發行平台在發行專輯時附贈印有「愛豆」照片的限定卡片,起初在韓國娛樂圈流行,近年來在國內也逐漸興起。一般來說,「小卡」採用盲盒形式贈送,粉絲購買每張專輯後獲得的卡面都是隨機的。

在南寧市新竹路一家韓團明星專輯店裡,顧客大多是附近的中小學生,他們的目標是專輯裡隨機附帶或店主精心挑選出售的「小卡」,價格從30元~450元不等。店主稱,發行量比較少的卡,價格相對較貴。

實體店裡的「小卡」很暢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 張文卉攝

小宸告訴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小卡」的形式種類比較多樣,比如簽名卡、鐳射邊框小卡、拍立得之類的都是大家收集的目標,「官網上的售價比較貴,有時也會從閒魚上購買二手卡」。

集卡花費不菲,爸爸媽媽有點愁

隨著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湧入「小卡」交易圈,引起了家長們的關注。

某網站的卡片銷售信息。(網絡截圖)

「上個月我才發現,她把壓歲錢全都買『小卡』了。」市民楊女士說,女兒剛開始追星集卡時她並不在意,但當她無意間發現女兒收集的卡片越來越貴時,才意識到有問題。

市民萬女士稱,她觀察發現,女兒將早餐的費用省下來,全都用於網上「淘卡」。

當然,也有一些家長贊同孩子集卡,並給予支持。「我知道她在集卡,有時也會幫她買,已花了兩三千元。」市民莫女士說,她的女兒今年上六年級,擁有3本小卡冊。在她看來,追星是很多孩子的青春情感寄託,允許在合理範圍內追星。

陪伴難用錢補,和娃聊聊優秀愛豆

廣西社會學者謝金甫認為,追星的現象一直存在,韓圈歌曲的旋律比較歡快,能夠抓住青少年的心,他們社會閱歷也不豐富,把明星當成追捧的對象。 他說,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三方共同努力,很多家長忙於工作未能陪伴孩子,心存愧疚,試圖用錢來彌補,這不太妥當,建議家長對孩子「多花時間少花錢」。

南寧市第二中學心理學教師譚行績表示,目前韓圈文化在中小學生中流行,不少學生本著從眾心理加入了追星的行列。

「我們要先理解青少年追星時的情感,而不是一概否定。」譚行績說,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究哪些明星身上有值得學習的優秀品質,而不是單純追求其熱度。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編輯:黃叮佳 晏明珠(見習)

校對:黃少華

責編:楊波

審核:胡志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fb50dc97821b0be5d76268a3edc1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