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骨科手術間正在熱火朝天忙著手術。
突然,急診科通知要加一台手術。沒辦法,一切都得給急診讓路。
進入手術室的,是一位年輕女性患者。
負責麻醉的劉醫生,立即準備實施麻醉。但過程中,讓劉醫生感覺她極不配合。
這種不配合,主要體現在話太多。
受傷的部位在手指,並且一直在滴血。喋喋不休的表現,讓劉醫生一度以為她是不是有點休克前期的興奮過度。
經過緊急的血氣分析和血壓等測量,基本上排除了失血過多的可能。於是,大家繼續進行手術。
劉醫生這邊,拿著超聲探頭開始進行神經阻滯。儘管一紮針她就「嗷嗷叫」,但劉醫生還是冷靜快速地完成了麻醉。
麻醉完成後,要測試一下麻醉效果。但是,她怎麼都不肯配合,只是在那裡一個勁兒地問問題,或者喊疼。
直到這條胳膊下沉無力後,劉醫生不再勸她安靜一些,拿起一支鎮靜藥打了進去。
藥物起效後,她很快就睡去。手術這邊,也都恢復繼續手術的狀態。
看到患者之前那種興奮狀態,骨科醫生還有點擔心麻藥不夠,於是要了兩支局麻藥上台。但劉醫生確定地說:不用追加麻藥,她不疼的。
果然,無論怎麼處理,她都一直在那裡睡覺。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手術結束。甚至,直到出了電梯口,她還要繼續睡。
這時,護士也調侃道:多花20塊,睡一覺也挺好的。
其實,劉醫生當時考慮的還有一個層面,即局麻藥中毒。
他是在超聲引導下完成的神經阻滯麻醉,相比較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少的麻藥。但是,如果患者本身麻藥吸收過快或者不耐麻藥,也有可能出現麻藥中毒。
另外,他當時真沒打算給她鎮靜。因為,她這個手術很快,預計也就20多分鐘。弄睡著了,下手術台的時候還得抬下來。
手術室內,抬患者也是一個體力活。人如果不會動,那真的是很沉。有時候,一天要抬十來個人。不經意之間的這個活,也在考驗著大家的腰力。
在這裡提醒大家的是,手術台上不要太緊張。如果太緊張,可能會導致醫生擔心,從而會採取措施。但這樣一來,可能就會多花錢。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