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給女兒取名隨姐夫的姓,除了父母,孩子的姓氏還能隨誰?

2022-06-01     孕育島

原標題:女子給女兒取名隨姐夫的姓,除了父母,孩子的姓氏還能隨誰?

正常情況下,孩子的姓氏一般都是跟隨父親或者母親的姓。不過網絡上有一位女子,在和前夫離婚後,給新生女兒辦理戶口的時候,卻讓女兒跟隨了姐夫的姓氏,著實讓人捉摸不透。

女子給新生女兒取了姐夫的姓氏,前夫不幹了

刷手機時一則新聞引起了小島的注意。小張和小賀在結婚後生下一個女兒,因為某種原因一直沒有給孩子上戶口,而之後夫妻倆解除了婚姻關係,孩子跟著媽媽生活。

沒想到媽媽在給孩子上戶口的時候,在孩子姓氏那一欄,填寫的既不是前夫的姓氏,也不是自己的姓氏,而是自己姐夫的姓氏——「趙」

不過這樣的做法隨即就引起了孩子爸爸的不滿,明明是自己的女兒,為什麼要跟著別人的姓氏,於是便把孩子媽媽起訴了,要求前妻把女兒的姓氏更改過來。

無論是跟媽媽姓或者是自己姓都可以,但就是不能跟姐夫的姓氏。

孩子跟媽媽姐夫姓氏,是有難言之隱還是另有隱情?

對於孩子姓氏問題的判決,最後的結果是要求孩子媽媽把孩子的姓氏更改過來,跟隨自己的姓氏。

對此,網友們也是對此議論紛紛,大家實在不明白,孩子明明有生物學父母,為什麼還要姓其他人的姓氏?甚至有網友猜測,難不成孩子和爸爸之間,沒有血緣關係?

也有的網友猜測,孩子媽媽也可能想要把孩子送給姐姐姐夫領養,不過這樣把孩子隨意地送人,也是不合法的,無論是收養還是變更收養人,都需要走法律程序。

看完這樣的行為,不得不感嘆孩子媽媽究竟是因為什麼會這樣做?畢竟這樣的做法很容易讓人產生誤會,孩子是不是姐夫的?

其實從這方面來說,孩子媽媽真的倒不如隨便給孩子取個姓氏,也比跟著姐夫的姓氏要好得多。

孩子跟媽媽姐夫姓氏,既不符合倫理也不符合法律

對於這樣的情況,專業人士表示:這樣的做法既不符合道德倫理,也不符合法律法規。

從道德倫理上講,姓氏體現的是血緣傳承和文化傳統,雖然現在姓氏自由,但原則上大多還是隨父姓的居多,其次就是隨母姓,這才是最符合中華文化傳統和倫理觀念的。

孩子跟著父母的姓氏,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姓氏文化的一種體現,應該得到良好的傳承。

另外,從法律上來講,在姓氏上,孩子無外乎就是遵從父姓或者母姓,除此之外,像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比如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是法定撫養人的姓氏,才可以不遵從父母的姓氏。

孩子的姓氏很重要,輕易不要更改

常言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一個人的姓名,尤其是姓氏,從本質上來講,是不能隨便改動的。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就是這樣的。

孩子的姓氏可以隨父親,也可以隨母親,另外,一旦孩子被別人領養,也可以更改隨養父母的姓氏。

在姓氏的問題上,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媽媽開始要求孩子跟自己姓,看似是夫妻之間的平等,但實際上也存在著一些弊端。

讓孩子跟著父親的姓氏,很大程度上都是讓爸爸更容易接受這是自己的孩子,畢竟對於孩子來說,媽媽是誰可以確定,但爸爸就不一定了。

讓孩子跟著爸爸的姓氏,不僅可以給爸爸吃一顆定心丸, 也能讓爸爸更好地承擔起照顧和撫養孩子的責任和義務。

另外,很多時候即使爸爸同意孩子隨媽姓,但心裡上難免也會有芥蒂,以後一旦有一些風言風語,爸爸都會懷疑孩子和自己的親子關係。

所以說,在孩子的姓氏問題上,從來都沒有什麼可爭論的, 隨父姓是歷史沉澱下來的產物,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讓孩子跟著爸爸姓,讓爸爸安心的同時,還能促進家庭和睦,兩全其美。

小島想說:

除去思想和道德上的問題,給孩子改姓也是比較麻煩,需要準備一系列的相關材料,才能更改姓氏,手續較多過程比較繁瑣。

所以很多人都說,在給孩子上戶口的時候,無論是姓氏還是名字都要確定好,一次性辦理好,以免後面改姓或者改名增加麻煩,不過如果真的是因為一些特殊情況,必須要改,那改就好了。

今日話題:你覺得孩子媽媽為什麼要讓娃跟姐夫姓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f1905eab57f1a8f8d5cb0fd51dbc5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