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盧布成了西方國家的「救命稻草」
#普京:向歐洲供應天然氣用盧布結算#
文/君劍
一覺醒來,就看到普京宣布了一則關鍵消息—— 美歐等「不友好國家地區」購買俄羅斯天然氣,將必須用盧布結算。
(23日普京主持俄羅斯政府會議)
這對西方國家而言,想必是一個「驚喜」吧。俄烏衝突爆發之後,西方國家在經濟金融領域,打響了對俄羅斯的「制裁戰」,包括把俄羅斯踢出SWIFT、禁止提供美元和歐元、撤離投資、限制交易等,伴隨而來的是盧布暴跌,盧布兌美元甚至跌破了100大關……
然而現在, 盧布好像又漲了,而且在普京宣布這一決定之後,漲幅明顯。
看來,金融手段不是只有西方國家有,要耍手段,俄羅斯也有的是手段。
(踢出SWIFT?)
現在懵的是西方國家,尤其是歐盟,目前殼牌等巨頭的態度是拒絕回應,但是歐盟可不能不回應,因為歐盟無法做到不買俄羅斯的天然氣。在最近, 圍繞能源禁運問題,歐盟剛剛爆發了一波爭吵,德國作為歐洲「三巨頭」之一,力主不能禁運。
德國當然不是賭氣,而是因為歐盟實在太需要俄羅斯天然氣了。斯塔蒂斯塔顯示, 2020年歐洲23國,有3個完全俄羅斯天然氣,分別是摩爾多瓦、北馬其頓和波赫。而50%以上天然氣來自俄羅斯的歐洲國家,數量有13個。德國的俄羅斯天然氣占比也達到49%,而且這兩年好像漲了。即使是號稱不需要的法國,也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總體看來,歐洲至少有40%的天然氣由俄羅斯供應。
這意味著啥?用德國自己的話說—— 禁了俄羅斯天然氣,先跪的可能是歐盟。
(買不買?)
不禁俄羅斯天然氣,那就得用盧布買。但這也太打臉了吧,而且,如果使用俄羅斯的盧布結算,那麼西方國家的金融制裁就等同無效,盧布會繼續升值,將俄羅斯踢出SWIFT就毫無意義。
普京把球提給了歐盟和英國,現在他們該怎麼做?
有評論認為,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西方國家最終妥協,同意用盧布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這種可能性很大,因為這是關係到生死存亡的問題,現階段歐盟無法擺脫俄羅斯天然氣,未來數年也不能。如果歐盟不想冬天凍死人,那就得這樣做。
但也可能,歐盟就是要硬到底,並尋求從其他地方獲得天然氣,比如卡達,甚至是美國。如果那樣,俄羅斯的計劃就收不到效果。
(北溪二號)
不過,普京這一次很堅決,就是要把這項計劃推行下去。這很好理解,反正俄羅斯都已經被制裁成這樣了,繼續用美元歐元結算天然氣,對俄羅斯而言只會是束縛。既然如此,俄羅斯就不如堅持走自己的路,不再給西方國家掣肘的機會。這個過程很痛苦,但是一旦蛻變,盧布就不是現在的盧布,俄羅斯也不是現在的俄羅斯了。
而且,俄羅斯的能源並不愁賣。雖然歐洲是俄羅斯天然氣大客戶,但俄羅斯天然氣一樣可以賣給其他國家,俄羅斯也還可以賣石油。比如土耳其最近就在和俄羅斯談能源合作,印度也打算繞開美元,用本幣方式購買俄羅斯的石油。另外,巴基斯坦已經開始和俄羅斯合作,「巴基斯坦流」天然氣管道項目已經在推進之中。
何況,東方還有一個更加廣闊的能源需求市場……
這個世界不是非西方國家不可,也不是說離開西方國家就活不下去。
走自己的路, 有時候會更精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ea867750ca2181aae8fca78d6b788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