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回放了,我的眼睛就是尺。」
「大家都知道,這個選手(黃大憲)是個有故事的人。」
「讓我們好好看看回放,看看韓國隊是怎麼摔倒的。」
光看這幾句自帶bgm和情緒的發言,大家就知道阿槓今天要聊的人是王濛。最近一段時間,王濛憑藉她又狂又穩、說話還帶點口音的「濛言濛語」住在了網際網路上。每逢有冬奧短道速滑比賽,她的名字和解說就一定會上熱搜。
一場場解說聽下來,這位短道界的「大魔王」,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了全網公認的解說界嘮嗑兒式天花板。連黃健翔這樣的碎嘴大王,在她面前都變成了捧哏。
而除了單口相聲式解說帶來的氣氛調動,王濛火出圈或者說被認可的根本原因,還在於她的專業和靠譜。
大家來聽聽王濛解說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半決賽這段。
中國運動員李文龍在滑行時和加拿大選手的冰刀發生了碰撞,之後因重心不穩摔倒。儘管在李文龍摔倒後任子威奮起直追,但最終成績還是受到了影響,位列小組第四。
部分衛視在解說這段時用的都是「可惜」「沒把握住機會」等詞,王濛卻在第一時間篤定地說「踢刀了踢刀了,不用擔心」,然後在判罰結果出來時,一通專業分析為什麼中國隊能判進決賽。
「我為什麼知道呢,因為我在這上面吃過虧啊!」
「我去找國際滑聯的技術代表請教,連翻譯都沒帶,我找他說了兩個小時,我要他給我講明白為什麼荷蘭能判進。」
「你不給我講明白,我怎麼回去給我的運動員講?」
#在比賽這件事上,我們不是怕輸,而是怕輸得不明不白#
因為踢刀問題王濛在任教時遇到過也死磕過,所以當同類問題再發生時才能順利發現並解決。並在第一時間憑藉專業知識給觀眾吃下定心丸,這才是專業解說該有的樣子。
部分媒體在賽後用上了類似「中國隊死裡逃生進決賽」這樣的標題,可實際上中國隊根本不存在任何僥倖心理或者所謂的主場優勢,我們是乾乾淨淨滑進決賽的。
阿槓毫不誇張的說,今年冬奧如果沒有王濛的解說,我們這樣的普通觀眾在短道速滑項目上只能看個熱鬧。
她的解說簡單大氣,三言兩語就把短道規則講得明明白白。再加上曾經運動員的從業身份和對中國短道速滑隊的了解,言語間讓更多人了解到了短道速滑以及身處這項賽事中的運動員。
中國隊拿到短道速滑項目混合團體2000米接力決賽金牌後,王濛立刻祝福范可新圓夢。對於參與過三屆冬奧、實力頂尖運氣卻總差那麼一點點的范可新來說,這枚金牌她等了12年。
王濛言辭非常克制地說她的不容易和突破,還特意提及不是拿家庭不好當做噱頭或者要求什麼,只是想讓大家更了解她。
領了「護滑」任務的「國民小兒子」李文龍,他從一開始就放棄了奪牌目標,堅決執行教練戰術,努力卡住對手路線,確保隊友領先。如果不是王濛在解說中點破,肯定他的聽話,指出他滑折了的冰刀,大家根本不知道小兒子的重要性。
假設不聽這些專業分析,可能在很多觀眾眼中,李文龍就是個單純的銀牌得主。
更關鍵的是,她在這個基礎上,還從專業角度把控住了輿論風向。
就拿武大靖來說吧,作為奧運會500米的世界紀錄保持者和上屆平昌奧運會500米的冠軍,武大靖在公眾眼中是作為奪冠熱門上場的。但在半決賽里,卻因為受到了韓國選手黃大憲的抬刀影響無緣決賽。
王濛在實時解說中直接開罵黃大憲,說他完全影響了大靖的滑行。
「大靖在那個位置受到了干擾。黃大憲往後腳跟抬了起來,刀抬了起來。他那個動作太危險了,大靖如果正常滑行就直接踢到他的冰刀上了。如果大靖不躲呢,會有傷病危險的。」
武大靖衝刺降速,是因為黃大憲摔倒後不收刀,他為了避開黃大憲的冰刀,刻意減緩速度。也正因此,才被身後的哈薩克選手超越,最終小組第三無緣晉級。跟什麼實力下降、不好好訓練一點關係都沒有。
如果他不當機立斷躲開冰刀,刀刃就會刮臉,那這影響的就不是成績問題而是傷病問題。在2010年世界盃比賽中,中國選手韓佳良就因韓國選手金炳俊未能及時收起冰刀而血染賽場。
#阿槓想罵誰的意願,很明顯了,手指立刻掐起來#
大家也知道競技體育的殘酷性和鍵盤俠們的大放厥詞,輿論一旦控制不好,武大靖就會從為國征戰、差點受傷的英雄變成實力不行的拉胯運動員。
#畢竟運動員賽場上明槍暗箭受盡委屈,下場後還要受質疑和背刺的事兒我們也沒少見#
包括男子1000米決賽時中國選手任子威和匈牙利選手劉少林的判罰,她賽時就講得很明白,賽後還做了更為詳細的說明。什麼從內到外、從外到內,從手部動作到冰刀的危險動作,王濛將短道速滑最新制定的6種判罰講地清清楚楚。
《王濛老師:考綱與真題解析20220209》,你值得擁有。
#任何人不看王濛講解劉少林為什麼犯規這個視頻我都會傷心的!!!#
很多運動員為什麼會做出當下選擇、奪冠熱門為什麼沒進決賽、運動員摔倒後的判罰……這些都是身為解說的王濛給我們講的規則和分析。
從阿槓的個人感受出發,觀眾看比賽時並不需要什麼詩句堆砌的華麗辭藻,也不想聽和稀泥的廢話,只要解說能清晰明了、能講清前因後果就可以了。
就像網友說的,好的解說能帶動觀眾情緒,而差的解說不僅讓觀眾看得雲里霧裡,甚至會質疑比賽的公平性,繼而辜負運動員的付出。賽事不只是運動員們展示自我的過程,更是宣傳項目的窗口和契機。
#講真,觀眾為什麼能容忍咪咕的轉播延遲,就是因為王濛。這屆咪咕請了王濛真是賺大了。咪咕,好好乾,你的福氣還在後頭呢!#
聊完了王濛的專業性和前瞻性,她性格中大大咧咧、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搞笑和颯爽也是很多人i她的原因。
王濛直播時武大靖來直播間給她捧場,王濛一開始不信,直到大靖給她刷了三個火箭後才發現原來真是自己人(大靖好單純,讓刷就乖乖刷)。確認是本人後,江湖你濛姐就催他早點睡覺好好準備比賽,然後一jio給他踢出了直播間。
前有任子威被踢出作業群,後有武大靖被王濛踢出直播間,你們短道速滑隊實在是有點東西。
孫龍在比1500米時個人狀態不太對,王濛恨鐵不成鋼地被氣到不行,女子1000米都比到第五組了,她還在訓。類似「40歲的大姐還在沖,孫龍你還想當大哥啊」「一個大嘴巴子給他踢去隔離得了」這種狠話一句句往外冒。
因為她的持續輸出,網上也開始出現針對孫龍的負面討論。她雖然會批評孫龍的成績不理想,但面對網友的語言暴力,還是會護短。
「我是他的教練,我對他是愛之深責之切,但是你們不應該對他去有什麼網暴,那說人幹什麼呀?」
「我對他有感情啊,這個小子是我一直看著的,我可以這樣說,你們說他幹什麼啊,沒有意義了,散了散了。」
這類發言還有韓國網友罵安賢洙時,她在第一時間的回應
可能很多人最近在翻看王濛的視頻時,都會被她性格中的這種快言快語和敢說吸引,比如經典的500米沒有對手的自信。
說國家投入這麼多就是讓你去拿金牌的,她不要第二,就要冠軍的霸氣。
還被她和韓國對罵國粹以及一些抗韓語錄爽到,
她運動生涯的成績,也確實達到了制霸短道的程度和狂的資本,是那種少有的天賦性極強的紫微星選手。
兩屆冬奧會攬獲4金,在中國運動員中冬奧金牌數第一;七破女子500米世界紀錄,成為短道速滑女選手滑進43秒第一人;擁有51個世界冠軍頭銜,是史上贏得世界冠軍第二多的中國選手……
9歲滑冰,29歲因傷退役,王濛用人生中最青春的20年將自己喜愛的事業做到了極致。時至今日,她的統治力還因為一些梗而爽翻全網,比如「頹廢過線」「她甚至可以調整一下護目鏡」「大爺遛彎」等等。
對於她的實力認可,讓觀眾惋惜她因傷早退,夢斷索契更成為很多人心裡的痛。特別是在前兩天解說女子500米比賽時,王濛感慨老對手義大利選手方塔娜參加了5屆冬奧時說「我就滑了兩屆。」
是誰聽了梗住偷偷在哭,是我……
但大家收一收情緒後會發現,就在網友仰望她曾經的輝煌成績,恨自己沒能經歷她的巔峰時,王濛早早地就找到了自己該走的路。
當國家隊主教練時,她邀請了很多國內外的短道人才來中國執教,包括但不限於現在任教於中國短道國家隊的金善台和技術教練安賢洙,把中國隊的格局向國際打開;
在器材方面有天賦、肯鑽研,教給了很多選手在器材方面的保養、養護、使用知識;
#周洋曾經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比賽時折了冰刀,後來是換上王濛給她磨的備用冰刀奪冠。#
關心運動員退役後的發展,做了一個只面向退役運動員的MCN機構,而且對不同的退役運動員還有不同的規劃。能成為達人的就做幕前,不能的就做攝像這種幕後,不管是幕前還是幕後,都會有專業團隊去培養……
#很好哭的是,這個機構沒有唯冠軍論,不只針對獲得過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的運動員,也包括沒有升到國家就要退役或者是因傷病中斷運動員生涯的選手。#
在這個採訪里,王濛的很多話都說的非常直白,完全把運動員的生活窘境戳破給觀眾看。賽場之外,每個人都要生活。我們看過太多冠軍退役後難以維繫生活的故事了,王濛做的這個機構真的有戳到我。
「你看不到的無名之輩,也是運動員,他們也從事了這個運動十年之久,他們也要面臨再就業。」
「那不然呢,他怎麼生活,他只有光環,他也需要生活。」
「我做的是一份使命,我做的就是退役運動員的故事。」
阿槓這兩天補王濛的資料,最感動的就是她在運動員時期其實受過很多打擊,後來迅速成長後實力和威望都達到了一定高度,可她並沒有去打擊後來的小隊員,而是不怕後輩超越自己,帶著大家一起前進。
尤其在巔峰期受到某些打擊後,她的職業生涯完成了從運動員到教練再到其他身份的轉變。在了解她這一路走來的經歷後,你很難不被她對短道的堅持與熱愛所打動。
因為在踢刀等技術層面吃過虧,所以虛心去請教,再也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當運動員時意識到了退役困境,退役後身體力行的推進體育機構,盡力完善制度內沒能保障的部分;解說比賽,誠懇真誠的通過專業層面帶動觀眾了解短道速滑,沒有懂王的那種居高臨下;
阿槓說了這麼說,不是說要給王濛造神,或者說捧殺她。而是覺得她的了不起不僅僅體現在運動員時期的輝煌成績,更在於她退役後的專業和高瞻遠矚的眼光。
對於運動員王濛來說,遺憾肯定是有的,她有能力滑出更耀眼的成績,再延續自己的短道輝煌。可對於熱愛短道速滑的王濛來說,她卻沒讓這種遺憾的心情影響到自己,反而轉化成了動力撐起了傘,為更多新一代的選手們保駕護航。
她是真的熱愛短道速滑,並決定為這個項目貢獻一生的力量。不管能不能走進開幕式的內場,不管短道速滑的賽場未來還會不會出現另一個王濛,她對於冬奧的貢獻都不可磨滅。
屬於王濛的黃金一代過去了,但花會繼續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e5db2aee8d3fe4bb3f1930d06245c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