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造人」,吸睛還是吸金?

2022-08-19     品橙旅遊

原標題:文旅「造人」,吸睛還是吸金?

【品橙旅遊】過去一年,數字人因元宇宙概念出圈而備受追捧。艾雯雯、杭小藝、青島小嫚……關於數字人的討論,絡繹不絕。為推動數字人產業發展,北京市出台了國內首個數字人產業專項支持政策。數字人賽道正在享受資本與政策的雙重加持。

攝圖網

政策加持數字人產業發展

「數字人」被譽為全球數字經濟的新風口,以及中國數字經濟的新增長點。為了促進數字人產業發展,北京市發布了國內首個數字人產業專項支持政策《北京市促進數字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從構建數字人全鏈條技術體系、培育標杆應用項目、優化數字人產業生態等方面為支持數字人產業發展提供了指引。《行動計劃》中指出:

攝圖網

在產業規模方面,北京市數字人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培育1-2家營收超50億元的頭部數字人企業、10家營收超10億元的重點數字人企業。

在技術方面,突破一批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建成10家校企共建實驗室和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在雲端渲染、交互驅動、智能計算、數據開放、數字資產流通等領域打造5家以上共性技術平台。

應用層面,在文旅、金融、政府增領域培育20個數字人應用標杆項目。依託北京市名勝古蹟、博物館、大劇院、體育場館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支持推廣數字人特色應用。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科學學院副院長鄧寧表示,數字人本身不是全新概念,多年前微軟亞洲研究院打造了「小冰」,在語音交互和人工智慧方面算得上行業領先,目前已經推出了第九代產品。其強大的人工智慧交互引擎賦予了她不同的超能力,包括AI創造音樂、短視頻、繪畫等很多人類技能。用戶通過註冊即可擁有一個虛擬世界的自己的「小冰」個性化化身,企業也很容易利用其打造自己的企業IP數字人,商用模式已逐漸顯現。

文旅數字人頻頻「上崗」

在技術和市場的驅動下,諸多數字人火速出圈,繼美妝達人「柳夜熙」,虛擬人脫口秀演員 「梅澀甜」,以及超寫實數字人「KOL·翎」和AYAYI之後,一大批文旅數字人也開始上崗。

今年以來,國家博物館推出新員工虛擬數智人「艾雯雯」,杭州市打造了文旅數字Idol「杭小憶」,青島城市推薦官數字人「青島小嫚」上線,以及飛豬「目的地虛擬代言人」首次亮相等。

來源:中國 國家博物館官網

從數字人應用場景來看,主要分為形象代言人和服務型人員兩種類型。量子位《虛擬數字人深度產業報告》中顯示,「身份型」數字人市場規模預計為1750億元,「服務型」數字人的市場規模將超過950億元。目前來看,大家更傾向於打造「身份型」數字人。

數字人的商業價值取決則於其類型劃分和人物設定,通常服務型數字人通過代替人工服務來降低企業服務的成本,實現降本增效;代言人型數字人的價值則在品牌傳播和營銷上。

以飛豬「目的地虛擬代言人」為例,通過快速搭建虛擬場景、到達理想目的地,可實現虛擬空間與真實空間、虛擬空間與虛擬空間的實時互動。

飛豬旅行目的地營銷負責人程沉表示,未來會有更多目的地擁有自己的虛擬代言人,虛擬代言人應用的場景和旅行的結合會更多,包括但不限於進入直播間做虛擬主播,通過穿戴設備和遊客直接交流互動,或帶領遊客到某一個目的地景區進行沉浸式探索等。

世優科技累計打造了虛擬IP 「阿央」、虛擬歌手小繆Metamuse、「京東狗」、「海爾兄弟」等600+虛擬形象IP。世優(北京)科技市場總監紫郁表示,虛擬數字人的出現,不僅給了企業和品牌一個與年輕消費者溝通交流的契機,還可以讓虛擬數字人參與文旅短視頻宣傳及衍生品的製作,也可作為跨界合作與產業鏈整合的增值主體,在社交和娛樂之中持續觸為用戶帶來的新鮮體驗,有效提高景區吸引力、提升景區的品牌價值和商業價值。

鄧寧認為,數字人是一個集合了技術、內容、運營為一體的全新領域,一方面技術成熟度尚難以使其完全取代人進行複雜度很高的工作,更多還是以形象、互動、展示等外在性任務為主;另一方面,數字人IP的樹立,有賴於前後期個性人設、技能、內容、事件的運營與打造。「數字人的最終發展方向,一定還是技術和人設的結合,做一個光鮮亮麗的虛擬人很容易,但做一個有血有肉、人設獨立、內容優質的數字人卻很難。」

鄧寧表示,目前文旅行業已經有博物館、景區等採用數字人進行虛擬空間IP打造,但目前還更多僅限於概念化和展示化階段,數字人在文旅行業還處於嘗試和嘗鮮階段,對其人設打造、內容生產還沒有形成定式。

熱市場下商業模式的思考

數字人產業正在進入「爆發期」。量子位《虛擬數字人深度產業報告》中預測,到2030年,我國數字人整體市場規模將超過2700億元。

攝圖網

熱概念、熱市場、熱產業的背後,更令人關注的無非是數字人的變現能力。目前來看,數字人的兩大變現途徑:一個是品牌代言、聯動、宣傳合作上實現盈利;另一個是周邊產品售賣等。

似乎打造數字人網紅,吸引流量,再通過流量變現,已經逐漸市場認可為一條可行路徑。以「2022年虛擬數字人商業價值潛力TOP50」中排名第二的AYAYI數字人為例,「又A又颯」的照片一經亮相,便收穫了大量年輕粉絲,也讓她斬獲了嬌蘭、保時捷、安慕希,Moody等品牌合作。

其「操盤手」燃麥科技創始人Nicky公開表示,並不希望讓AYAYI成為一個代言人,而是強調共創,讓數字人真正「共情」。以入職阿里這一商業合作為例,AYAYI的身份是天貓超級品牌日的數字主理人,需要發揮策展的作用,同時發布NFT數字月餅等定製化產品。

按照Nicky的規劃,目前所做的事情只是第一步,未來燃麥科技要通過「AYAYI」們聚集更多虛擬內容,同時和C端進行交互。

顯然,虛擬偶像的粉絲經濟也不容小覷。有數據預測,2021年虛擬偶像帶動周邊市場規模1074.9億元。但目前來看,文旅場景中數字人更多在於賦能,本身變現能力還有點進一步挖掘和提升。

嗅覺敏銳的資本市場也看到了其中機會。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數字人:數字經濟新賽道》報告中統計,2021年數字人相關企業融資共有2843起,融資金額達2540億元。2022年1月,數字人領域融資量就接近100起,融資金額超4億元。

凌雲光相關負責人對品橙旅遊表示,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虛擬世界生態的完善,打造數字人的需求會進一步釋放,數字人也將從定製化走向通用化,從B端走向C端,甚至在未來虛擬的數字場景中,每個用戶都可以擁有數字人「分身」。

雖然數字人製作技術已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但製作一個高水準的數字人成本依舊高昂。人工製作過於依賴於美術設計人員的個人能力,導致數字人製作質量參差不齊。「成本高、產能低也是目前制約數字人生存效率的主要瓶頸。」 凌雲光相關負責人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e1a5c83c1f54dc360aeb93b18058d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