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老味道!這些冬日美食,一個都不能錯過!寧波老味道!這些冬日美食,一個都不能錯過!

2019-12-16     寧波發布

四季更替

寧波人的飲食文化

依循著大自然的韻律

冬日漸深

來感受寧波人喜愛的冬味


魚鯗——壓飯榔頭



魚鯗是寧波人很喜歡的一道菜。魚鯗的吃法很簡單,一般只要將其蒸熟即可食用。在老寧波的口味中,淡魚鯗是下酒的好菜,鹹魚鯗則是地道的壓飯榔頭。


魚鯗有兩種曬法,一種是在竹器或漁網上曬,另一種是用繩子扎住魚鯗尾部,吊在支架上曬。吊曬必須在魚身上用竹篾撐住,以防魚身合攏,影響乾燥。


曬魚鯗最講究的是天氣,漁民在曬鯗季往往會特別關注天氣變化。因為在曬的過程中, 如中途下幾天雨,天晴後再拿出曬,這樣曬成的魚鯗,質量就大打折扣。所以,最理想的曬鯗時節,是入冬後的刮西北風的晴天。


淡水魚乾——另一種美味



寧波的海鮮自不用說,坐擁東錢湖、九龍湖等優質湖泊的寧波人,還喜歡將淡水魚曬成魚乾。



淡水魚乾通常用草魚、螺螄青等品種曬制,趁著晴好的冬日西北風颳起,不能曬太干、鹹淡適中。東錢湖人喜歡把青魚尾巴烹煮成青魚划水,而剩下的大段魚身就切成片晾曬成青魚乾,儲存起來慢慢享用。



年糕——年年高



寧波年糕發軔於清朝年間,是家家戶戶冬季里不可缺少的食品。「年糕年糕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好」更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長久以來,寧波人習慣在冬季「搡年糕」。熱氣騰騰的大灶頭邊上,歡聲笑語,大家把壓榨好的米粉揉碎、過網、裝入蒸籠、放入灶頭,待粉蒸熟,倒入漏斗狀的機器。流水線上有人搗粉,有人切年糕,有人晾年糕。


在工業發達的今天,傳統手工藝已被機械化生產所代替,但無論用何種方式製作年糕,那糯糯的清香和濃濃的鄉情依舊溫暖。


番薯粉絲——山里鄉味



地道的番薯粉絲,是寧波不少挑剔食客所鍾愛的。番薯粉絲別看體態纖細,卻濃縮了澱粉的能量;而番薯粉絲的製作,則更多的是凝結著綿遠鄉情的分量。



番薯粉絲製作非常講究。山民從田間挖出番薯中,挑選出表面光滑、無病蟲害、大小適中的番薯。接著就進行清洗去皮,磨成的漿液越細越好,經過濾布一遍遍過濾,沉澱出番薯粉;再調成糊狀蒸熟,掂量火候和漿的厚薄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蒸好放在通風、避光的陰涼處冷卻,最後刮絲晾曬。



曬乾後的番薯粉絲會用稻草或竹殼繩一束束捆起來,這樣散發著淡淡清香的番薯粉絲才算最終製作完成。


咸齏——最濃郁的情節



「三天唔吃咸齏湯,兩隻腳骨酸汪汪」。咸齏是用鹽腌制後的雪菜,是寧波的傳統咸下飯。



寧波咸齏,其主要原料就是雪裡蕻(雪菜),它既可同其他菜肴搭配著吃,也可油炒單吃,甚至可以洗乾淨生吃。



如果說咸齏好吃,那麼,咸齏的滷汁就更為好吃了。咸齏鹵是寧波人必備的調料。在煮海鮮的時候,它能起到去腥、去油膩和增香的效果,用咸齏鹵去清蒸海魚、河魚或是溪魚,都十分鮮美,著名的寧波大菜——咸齏大黃魚就是用咸齏鹵和大黃魚作為原料來製作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df3Lm8BMH2_cNUgLmk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