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40多年的人造衛星,重新向地球傳回信號,科學家卻高興不起來

2023-10-21     魅力科學君

原標題:廢棄40多年的人造衛星,重新向地球傳回信號,科學家卻高興不起來

菲爾·威廉士(Phil Williams)是英國的一位業餘無線電愛好者,他熱衷於用自己製作的無線電設備來監聽來自太空中的各種無線電信號,2012年3月,他發現了一個較為強烈並且非常有規律的信號,這個信號是以237MHz的頻率發出的,每隔4秒鐘就會重複一次,其發射源位於近地空間。

威廉士認為,這樣的信號明顯不是自然產生的,於是他用電腦軟體對該信號進行了分析,隨後他驚訝地發現,這個信號很可能是來自一顆名為編號為「LES-1」的人造衛星,而他之所以感到驚訝,其實是因為這顆人造衛星已經廢棄了40多年。

「LES-1」是美國林肯實驗室(Lincoln Laboratory)設計的一顆低軌道通信衛星,其目的是測試太空中的電離層對無線電通信的影響,以及探索新型的太空通信技術。這顆人造衛星於1965年2月11日發射升空,由於發射過程中出現了故障,它沒有進入預定的同步軌道,而是進入了一個高度約為2800公里的橢圓軌道。

更糟糕的是,由於控制姿態的點火操作沒有成功,這顆人造衛星很快就處於了一種無法控制的翻滾狀態,這意味著它無法完成其原本的任務,所以在發射之後不久,它就成為一顆廢棄的人造衛星,到了1967年,人們就再也沒有接收到它的信號,後來這顆人造衛星也漸漸被遺忘了。

一顆廢棄40多年的人造衛星,居然重新向地球傳回信號,這樣的事情可不常見,在消息傳開後,多名無線電愛好者對此進行了確認,威廉士還聯繫了林肯實驗室,向其報告了這個發現,該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也對這個消息感到驚訝,在經過仔細分析後,他們確認了這個信號確實是來自「LES-1」。

為什麼會這樣呢?人們對此議論紛紛,甚至有人還提出猜測稱,這可能是外星人重新激活了這顆人造衛星,並試圖通過它來向人類傳遞信息。

不過科學家對此給出的解釋是:「LES-1」的運行軌道會穿過「范艾倫輻射帶」,這裡充斥著大量的高能帶電粒子,當這些帶電粒子轟擊「LES-1」的時候,就可能將它的發射電路重新激活,而「LES-1」呈多面體形狀,其表面覆蓋了2376個太陽能電池,可能其中的一部分還可以繼續工作,進而為其提供電能。

至於「LES-1」發出的信號每隔4秒鐘重複一次,則是因為它一直處於翻滾狀態,當可用的太陽能電池面向太陽時,就會發射信號,而背向太陽時,信號就會暫停,而它的翻滾周期正好是4秒鐘的時間。

廢棄40多年的人造衛星重新開始工作,這似乎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然而科學家卻高興不起來,為什麼呢?因為這表明了,在經過這麼久的時間之後,廢棄的人造衛星依然可以在地球附近的空間中遊蕩。

根據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廳 (UNOOSA) 維護的發射到外層空間的物體索引,截至2023年初,人類發射的人造衛星已經達到15946顆,在它們之中,只有6718顆在正常工作,而其它的都早已廢棄。

科學家認為,儘管這些廢棄的人造衛星有一些已經隨著軌道衰減而墜入大氣層,但其中的大部分仍然在圍繞著地球運行,它們體積小、速度快,其運行軌跡難以預測,甚至根本無從察覺,這無疑會給人類探索太空造成巨大的潛在風險,假如它們一頭撞上了正常運行的太空飛船,後果將不堪設想。

時至今日,包括廢棄衛星在內的太空垃圾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由於人類目前仍然在不停地進行太空發射任務,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想像,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的太空垃圾也會越來越多。

所以很多科學家都在呼籲,我們應該規範太空發射和運行的標準,儘量減少新產生的太空垃圾,並開發和使用太空垃圾清理技術,利用機器人、雷射、磁性網等手段來捕獲和移除太空垃圾,同時我們還應該建立和完善太空態勢感知系統,利用雷達、光學、無線電等手段來監測和預測太空垃圾的位置和軌跡,進而大幅提高對太空垃圾的避讓和預警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dcae3c852d6e665e98b609da81df8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