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試玉(349)|嘉賓【朱軍東 王震宇 曾寤堂 彭莫】

2023-08-12   小樓聽雨詩軒

原標題:每周試玉(349)|嘉賓【朱軍東 王震宇 曾寤堂 彭莫】

前 言

周刊所載,玉耶石耶,評以試之,故名「每周試玉」。《詩經》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潤光華,申發將利於欣賞;玉瑕微疵,點到或益於成器。詩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廣益,是所望也。評者公心,詩家平心,讀者賞心,編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豈不快哉!

本期小樓《每周試玉》欄目,邀請嘉賓在【小樓周刊(354):2023年第32期】中,自選數首點評並刊出。(有自願參加小樓【每周試玉】欄目者,請先關注公眾號,由下期嘉賓從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後面留言,自選數首點評並在小樓所有平台刊出。小樓各類點評作品會選用在《中華詩教》紙刊上固定的【小樓薦詩】欄目組刊出。如有異議的詩友請留言跟小編聯繫。)

老人們閒坐聊天

李秋菊(四川)

三五亭中坐,笑談渾忘我。

言詞及子孫,如嚼開心果。

朱軍東:

詩貴真,真而有趣便有好詩。「言詞及子孫,如嚼開心果」寥寥十字便如一段視頻把老人們的音容笑貌、心理狀態表現出來了。詩人如偵探,別人容易忽視的場景,他卻敏感地發現了其中有價值的東西:平淡中見生活底蘊,尋常中見人生快樂。對這首詩激賞之餘,我也提一個小小的意見:第二句「笑談渾忘我」與最後一句「如嚼開心果」有重複之嫌,若易之更佳。

曾寤堂:

以平常語寫所見所聞,如在目前。曩昔陶公嘗言:「親戚共一處,子孫還相保。觴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固此樂也。

母住院陪護

胡新玲(山東)

呻吟長夜到天明,兒痛心扉無計行。

若問近來何所幸,時聽老母打鼾聲。

朱軍東:

當今許多詩詞只是會說「巧話」,巧則巧矣,殊難動人。詩是情感的產物,有真情始有真詩。《母住院陪護》感情真摯,言語樸實,其感人也至深。清人尤侗說:「如以詩論,苟無真意,則聲華傷於雕琢,格律涉於叫囂,其病臃腫。」由此詩我們可以知道何為好詩的根本。

曾寤堂:

「呻吟長夜到天明」,可知住院之苦;「時聽老母打鼾聲」,則是陪護之幸。一「痛」一「幸」之心理變化,乃見真實情感。

羅剎海市

邱曉英(湖北)

營營苟苟一丘河,羅剎泥黃怪事多。

馬戶朝朝忙下蛋,又雞夜夜醉狂歌。

龍臨惡水魚蝦戲,舟擱驚灘風雨磨。

顛倒是非無可忍,利刀出擊斬妖魔。

朱軍東:

刀郎的《羅剎海市》是一首針砭時弊的歌曲,自發行以來火爆全網,引起無數網友的解讀,作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詩人們,自然也有自己的感想。然而,用古體詩寫「讀後感」卻併入容易,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墜入「議論」的坑裡,古人曾經說過,以議論為詩,往往謬戾。然而寫詩就不能「議論」了嗎?另一位古人沈德潛道:「人謂詩主性情,不主議論,似也而亦不盡然。試思『二雅』中何處無議論。杜老古詩中《奉先詠懷》《北征》《八哀》諸作,近體中《蜀相》《詠懷》《諸葛》諸作,純乎議論。但議論須帶情韻以行,勿近傖父面目耳。」邱曉英這首《羅剎海市》雖涉議論,然有意象有情韻,故不失為一篇佳作。

癸卯六月十五同韻賦晨曲三章(其一)

成文生(甘肅)

早踏微晞山影長,蘆花堤畔水清涼。

斑鳩辭樹飛離去,一宿蟲聲熄月光。

朱軍東:

盛夏讀此詩頓覺一片清涼!詩人好手段啊,隔著螢幕都把我的感官調動起來了,不想走入詩中都難!第四句中「熄」字頗見鍊字功夫,使聽覺與視覺錯位相交,從而讓人產生美妙的聯想,這正是「通感」的妙用啊,愛煞!然第三句當中「辭」「飛」「離」「去」語義重複,不夠精鍊,若稍做調整更好。

開江金山寺下晨起口占

冉長春(四川)

藕花深處放心眠,一屋縱然小似船。

久看白雲三兩朵,不興波浪到人前。

朱軍東:

這首詩二十四個字卻含著兩層意思,第一次意思是明面上的「寫景」,第二層意思是暗地裡的「喻人」。藕花,蓮花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為人如蓮便行得正、做得端、睡得穩,更不怕外邪相侵。「一屋縱然小似船」補足起居環境,同時也烘托出詩人從容的心態。白雲者何?老杜詩「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變幻如蒼狗」也。世事黑白顛倒、變幻無常,詩人卻堅守初心「不興波浪到人前」,此亦是潔身自好的寫照。

本詩使用了藕花,白雲,波浪等帶有隱喻性的詞彙,使詩的底蘊變得豐厚,也更加耐人尋味。通過這首詩我們感受到金山寺下的美麗與寧靜,也觸摸到詩人內心深處的高潔、從容和坦蕩。讀此詩如飲一杯春茶,香氣氤氳,回甘不斷。

榴 花

於文清(鎮江)

小院紅翻五月天,青春模樣憶當年。

美人裙子新裁剪,旋動光華照大千。

朱軍東:

把榴花比喻成裙子並不新鮮,然而可貴的是詩人「將錯就錯」把喻體與回憶打成一團,詩句頓時生出別樣的光華了。更為可貴的是詩人「憶當年」只描述情境,並不抒發感慨,於是便有含蓄之美了。古人說:「詩者敘事以寄情,事貴詳,情貴隱,及乎感會於心,則情見於詞,此所以入人深也。」此詩正是如此。

聞 蟬

戴炳南(福建)

何事濃陰里,悲嘶不肯停。

愁多憐自語,怨久問誰聽。

孤鳥雲天闊,故園池草青。

勞君相警策,醉夢得清醒。

王震宇:

三、四聯有開合,章法不俗。若即若離,自有寄託。

霧游大容山

孟祥榮(廣東)

車燈不盈尺,盤路入虛空。

遠近都無見,雲山一色同。

辯聲知鳥在,聽水賴泉通。

四顧蒼茫里,唯餘一老翁。

王震宇:

句句寫霧,而變化以遠近濃淡之筆,四面烘托。結句見人,通篇有歸宿。起句亦佳。

夏夜觀書

雷經升(安徽)

侵衣暑氣夜猶長,燈火昏沉一卷黃。

竹影臨窗驚好句,時隨風起度微涼。

王震宇:

體物細膩,怡然自樂,如臨其境。

侯靜雅(北京)

閒裊春煙隔水波,長亭愁碧影婆娑。

東風一片楊花雪,撩亂他鄉倦客多。

王震宇:

情景兼到,聲調諧婉,有餘韻也。

山雨次東坡韻

安全東(四川)

晨起山雨急還徐,巡檐檢校勝讀書。

穿林野鳥語自得,風翻荷蓋不成珠。

燕薊魚龍縱浪舞,憐他蒼黎大劫如。

且擬放晴出門去,五尺篙弄水平湖。

王震宇:

此篇當為七言古風。因雨興感,音節尤佳。

詩友於黃陵御宴宮設宴賀我七六初度

楊逸明(上海)

龍孫一桌酒杯擎,黃帝身邊宴慶生。

刀切蛋糕如獻夢,手持花束似還嬰。

基因未改詩求索,正氣長教筆恣橫。

答謝諸君同唱和,醉翁吟句到三更。

(2023年8月4日於陝西省黃陵縣)

王震宇:

活潑潑地,筆不沾紙。時代語,信手拈來,融化無跡。俗語云:心靈手巧。殆逸明先生之謂邪?

游圓明園舊址

張明新(山東)

噙淚撫殘石,難平心上疤。

廢園雖有樹,不看向西花。

曾寤堂:

三四感憤殊深。「不看向西花」,謂游觀舊址,念及八國聯軍進犯之事,以至「向西」之花亦不肯看。

憫 農

陳鎮(河南)

日日分勞到月斜,秋來稻米賤如沙。

勸兒莫學耕耘事,免誤青春與養家。

曾寤堂:

語語寫實,可痛可嘆。

賈建明(四川)

槐花落盡沒車塵,十里琴台鋪錦茵。

何若垂枝還雪色,清涼分與掃街人。

曾寤堂:

槐花落後如鋪錦茵,但終歸會沒入車塵,無補於世。何若在枝頭蔽日遮炎,惠及掃街之人?雖詠物,實憫人也。

錦城不遇

王夢陽(河北)

竹椅清茶伴夕陽,江邊盡享慢時光。

勝游三日應無憾,只欠逢君醉一場。

曾寤堂:

前兩句寫友人「勝游」之狀,其後一轉,謂「勝游」如此閒適,應當無憾。惟彼此不能相遇、不能共醉,終是美中不足。不發摯熱之語,不作惆悵之態,反覺自然恰當。

為詩人學者陳作先老先生題照

郭通海(北京)

郊外清幽院,閒來種豆花。

心情爬上架,結個大南瓜。

金魚:

相比於某些客套恭維,擺拍一下抒發些所謂共同人生感慨的寄贈詩,這個大南瓜味道好得多。清幽或不必直接道出,由讀者自行感受。

早 行

李文順(江蘇)

何以消煩暑,沿湖沐曉涼。

水香荷戲鯉,風碧柳搖塘。

擊兔蒼鷹墜,排雲白鷺翔。

松亭逢老友,閒坐話刀郎。

金魚:

第五句感覺像吳儂軟語中忽然插進一句你瞅啥,若是故意為之倒也有趣。

畫荷塘

湯傑軍(廣州)

裊裊身姿筆下栽,蜻蜓點上綠平台。

花香全仗墨香替,唯有蛙聲畫不來。

金魚:

勝在構思,遣詞或可再斟酌。

海浪花

尹長山(山東)

乘風漫渡不須槎,衝破天藍浣白沙。

八月怒開三萬朵,清涼撲岸勝梅花。

金魚:

梅花:???。感覺共同點不多的兩種事物,沒必要強行對比,不若在浪花的獨有特點上做文章,比如年年無日不開花什麼的。

宅家避暑有吟(中華通韻)

彭明華(廣州)

紅日如燃去復還,詩家幸住荔枝灣。

似風無意吹江冷,有鷺盈門羨我閒。

往事嚼來心蕩漾,涼台坐到夜蹣跚。

不如微笑出城去,雪嶺流溪海上山。

金魚:

古代詩人常羨白鷺閒,作者變成連白鷺都羨我閒,可見有多閒。但這只是表面,作者的內心其實想過去憶今朝我此起彼伏,最後忍不住出門去旅遊散心。對於這種有錢有閒寫詩還6的詩人,我只想說土豪我們做朋友好不好。

塞上雨霽看夕陽

薛維敏(新疆)

雨霽高台送夕陽,盈盈一捧墜蒼茫。

晚霞烘熱林間靄,余火燒紅山脊樑。

傾酒豈能消塊壘,讀經猶可燭行藏。

明朝不改雞聲早,九派橫流破大荒。

金魚:

前四句佳,由盈盈一捧之小化作漫山遍野之大,比一味渲染大詞效果好得多。三聯感覺與整詩略違和。尾聯由夕陽想到明朝日出,詩境圓滿。

太陽快落下去了,你們的孩子居然不害怕?

當然不害怕,她知道明天太陽還會升起來的。

浣溪沙·冬夜夢過大姑母伉儷故居兼憶曩歲團年

獨孤食肉獸(歐洲)

——大姑,父輩之長,生於庚午秋,小字宜秋,蓋予曾祖時任宜城縣令;姑父先世系漢口浙商,開明敦厚,風華逾人,及改開禁馳,時主曾氏團年,攜兩表兄每示諸父以時尚之先,與大姑一生情篤。丁酉夏,予徙歐,未幾大姑伉儷相次在漢下世,父輩由是凋零太半。癸卯夏補序按:大表兄歿於滬,時當西曆八月一日。

曾主團圓歲歲同。夜寒送客月衢風。百年如畫舊簾櫳。

櫥後晶樽時熠熠,框間儷影轉濛濛。拜堂高掛錦燈籠。

金魚:

時空換位,獸詞基操。

蝶戀花·溫課小組

王又龍(上海)

六個女生加個我,放學回家,一起溫功課。學霸差生都當過,老師角色輪流做。

各類習題頻切磋,玩捉迷藏,總是爭先躲。常被伊們相棄唾,身雖笨笨心非惰。

金魚:

見過凡爾賽,沒見過這麼凡爾賽,必須掛出來被單身狗們吊打。

本期嘉賓簡介

嘉賓排名以長幼為序

朱軍東 壬子年生人,「鼠」輩也。愛攝影,人稱「色」友;愛寫作,人稱「濕」人。著有散文集《尋常一樣窗前月》(2014年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詩詞集《梨花明月總相關》(2015年安徽文藝出版社)。

王震宇 1975年生。遼寧省葫蘆島市人。師從孔凡章先生。著有《遼西三家詩》(合著)《獨笑樓詩存》《劍南詩選》。《小樓聽雨》詩詞平台評論委員。

曾俊甫 網名寤堂,號還園、勖盦,湖南新化人。社發起人之一,新化萸江詩社副社長,長沙湘天華詩社秘書長。參與策劃、主辦六屆「湘天華杯」詩詞大賽、首屆「嚶鳴杯」傳統詩詞辭賦大賽。有《臥雪詩詞選》。

彭莫 網名金魚。八零後,鋼琴教師,定居瀋陽。

編輯/章雪芳 校對/馮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