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中篇連載 | 木偶傳奇(上)

2022-04-30     故事會

原標題:精彩中篇連載 | 木偶傳奇(上)

· 李永斌

有這麼一家人,祖祖輩輩都幹著木偶戲這個行當。一路走來,酸、甜、苦、辣皆是故事,亦是傳奇……

1.木偶之家

同治皇帝年少繼位那會兒,根基不穩,朝廷各方勢力暗潮湧動。不過,清廷上那些爭權奪位的事,對大多數老百姓來說,還是很遙遠的。百姓自有百姓的煩愁,日子不易過,日子總得繼續過。

離京城千里之外的山東海河縣,有位貧病交加的木偶老藝人吳有福。這日,他倒在自家茅草屋裡,奄奄一息,身旁圍坐著兒子一家三口。

吳有福艱難地抬起手,指指門後那個黑木箱。兒子吳郝運趕緊把箱子挪過去,問:「爹,您要這個?」吳有福又費力地動動手指,示意打開箱子。

吳郝運照辦,箱子裡面是四隻木偶——唐僧師徒四人的模樣。吳郝運知道他爹最喜歡那隻孫悟空木偶,便拿出來遞給爹。吳有福將木偶緊緊地抱在懷裡,兩行濁淚無力地淌了下來。他緩緩地說道:「這是你太爺爺親手做的木偶,傳到我這兒快一百年了。我乾了一輩子木偶戲,如今也把這手藝傳給了後代。這一行雖然發不了財,但也算養活了咱一大家子,這玩意兒對咱有恩!」

吳郝運和他八歲的兒子吳安平,重重地點頭。吳有福欣慰地閉眼,輕輕撫摸著懷裡的孫悟空木偶,喃喃道:「把這個和我葬在一起,我倆在地下好有個照應。閻王爺見了孫悟空,怎麼著也得給個面子吧!」

夜裡子時,一隻夜貓子鳴叫著飛過,吳有福抱著他心愛的「齊天大聖」仙逝了。吳郝運謹遵父命,把爹和木偶仔細地裝殮好,埋在了縣城郊外的一處高地。

辦好父親的後事,回到家中,吳郝運便把剩下的唐僧、豬八戒和沙和尚木偶用布層層包妥,放回了木箱,再套上鐵鏈鎖好。妻子梅氏不解,問道:「你這是幹什麼?」

「從現在起,這就是傳家寶,演戲不再用這些木偶,我自己另做新的。」

吳郝運說到做到,不到三個月,他便做出三套不同戲劇人物的木偶。木偶分提線木偶、杖頭木偶、鐵絲木偶、掌中木偶等。吳郝運做的是山東杖頭木偶,由三根棍支撐,與提線木偶的操作手法相反。杖頭木偶是人在下,一手執主棍將木偶舉過頭,一手持另外兩根操縱棍,完成木偶的一系列肢體動作。主棍內設有機關,可根據需要完成眨眼、張嘴、攥拳等細微動作,使木偶表演更生動。因為杖頭木偶有一定分量,又需要一直舉著演出,所以非常考驗表演者的臂力和耐力。

吳郝運帶著妻兒堅持每晚練功,到了白天,他們一家就進城賣藝。他們往人多的地方一站,支上一個鐵架,蒙上一塊一人高、兩丈寬的紅布,就能表演了。吳郝運和兒子站在幕布後面,他的身體剛好被幕布擋住,而吳安平年歲尚小,個頭太矮,要踩著高蹺才行。表演前,吳郝運會學著父親的樣子給家人吼一嗓子:「好戲開場嘍!」接著,妻子梅氏拉弦伴奏,父子倆則邊唱邊演,有時劇目人物眾多,兩人還要分飾多角。雖然忙活,一家人倒也配合默契。因為他們的表演出彩,一時風靡全城,甚至名傳濟南府,經常有達官貴人邀他們去唱堂會,吳氏木偶戲從此名聲大噪。

2.禍從口出

光緒二十五年,慈禧太后搬到頤和園的樂壽堂住,已經有段日子了。此地風景秀麗,氣候宜人,老佛爺整天對著如此美景,卻始終鬱鬱寡歡,這可急壞了大總管李蓮英。

寒冬臘月的一天,宮內異常冷清,慈禧百無聊賴地躺在鳳床玉榻上閉目養神。突然,李蓮英入內,小聲稟報:「老佛爺,今兒個給您找著一好玩意兒,您賞臉瞧瞧?」

慈禧連眼皮都沒抬,說道:「猴崽子,有啥好玩意兒是哀家沒見過的?又想找個由頭討賞吧!」

「只要能讓老佛爺寬心,就是對奴才最大的賞賜!奴才這次找了能人異士來給老佛爺解悶呢!山東海河縣有一吳氏木偶戲,表演起來如真人附體,實乃民間之絕技。」

「當真?趕緊叫來看看!」

「人就在宮外候著呢!」

「你這是把准了我的脈呀!宣上來,就在這兒演吧,我懶得動彈。」

不一會兒,李蓮英便領著吳郝運一大家子進到殿內。此時的吳郝運和妻子已是古稀老人了,兒子吳安平也不再是當年那個踩著高蹺演木偶戲的少年郎,他的身邊站著妻子劉氏和兒子吳興同。

行禮之後,慈禧命令開演。吳郝運便駕輕就熟地準備開戲——現在是妻子和兒媳拉弦,爺仨表演,選的劇目是《西廂記》。爺仨一邊操縱木偶,一邊唱,一會兒裝男,一會兒扮女。木偶如同真人一般惟妙惟肖,逗得慈禧「哈哈」大笑。

演完後,慈禧意猶未盡,她眯著眼,饒有興致地問道:「這手藝挺好,看你們滿頭大汗,想必還挺吃力,練這東西多少年了?」

吳郝運恭敬地回道:「回老佛爺,草民練這木偶戲有六十九年了,是吳氏木偶第六代傳人。」

「好個傳人!你與哀家細細講講這木偶戲的門道。」

說起木偶戲,吳郝運的欣喜之情不能自已,他說道:「回老佛爺,這木偶戲也叫傀儡戲,木偶不是活人,只是任人操縱的一個工具……」吳郝運只顧著滔滔不絕,未曾發現慈禧臉上已有慍色。李蓮英趕緊示意他就此打住,然而於事無補,吳郝運越講越來勁。「操縱木偶的人在幕後,大權都在他手裡。他讓木偶向東,木偶絕不向西;他讓木偶罵狗,木偶就絕不會去打雞……」

慈禧突然一探身子,兩眼盯著吳郝運,似笑非笑地問道:「那你說說,咱們大清誰是木偶,誰又是操縱這木偶之人呢?」

吳郝運一時蒙了,沒等他開口,慈禧早已怒目圓睜,臉色大變:「混帳東西!來人,統統拉出去砍了!」吳郝運一家都被這一聲吆喝嚇得渾身戰慄。

李蓮英一瞧,不妙,這人可是他找來的,事情鬧大了肯定牽連自己呀,便趕緊打圓場:「老佛爺息怒,這小老兒就是一山野村夫,您別跟他一般見識,以免真落了小人的口實……依奴才看,不如賞他們幾十大板,逐出京城,也就是了。」

慈禧點頭了。就這樣,吳郝運等人被架出去各領了三十大板,一家子帶著傷,被連夜逐出京城。

回到家中的吳氏一家驚魂未定,不敢輕易再演木偶戲了,從此吳氏木偶一蹶不振。幾年後,吳郝運去世,大清滅亡。亂世年代,吳氏木偶第七代傳人吳安平,帶著一家老小奔赴省會濟南謀生,因為技藝精湛,一時又聲名大噪,漸漸為泉城百姓所喜愛。

未完待續……

更多精彩故事,盡在故事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caecf5ee4c078dffcd6d48bdc5f06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