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威海手冊:全球社區可持續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威海手冊》)在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上正式對外發布。該報告將為我國城市和全球其他地區社區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加具象的經驗借鑑、技術分享和操作指南。
社區作為社會的基本單元,不僅是人們生活的空間載體,更是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的重要基石。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國人居署的指導和支持下,我市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系統總結提煉全球社區可持續發展經驗,推出《威海手冊》。
《威海手冊》從社區這一微觀視角出發,深入挖掘全球範圍內社區可持續發展的成功案例,特別是在聯合國人居署獎、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上海獎)、國際城市創新獎(廣州獎)、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杜拜獎)等國際權威獎項中獲得認可的城市與社區實踐。同時,報告廣泛汲取了聯合國人居署、教科文組織、環境規劃署、發展規劃署等機構的研究成果,以及各國和地區的重要報告,確保了內容的權威性和實用性。
《威海手冊》精心設計了亞洲篇、美洲篇、歐洲篇、非洲篇、大洋洲篇五大板塊,精選了50個具有代表性的社區可持續發展案例。這些案例不僅體現了地域文化的多樣性,也展示了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下,不同國家和地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所採取的創新策略與實踐路徑。每個案例均包含案例背景、實踐過程和經驗借鑑三部分,旨在為讀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解與分析。
與此同時,鑒於中國在社區可持續發展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特別是在近年來推動的完整社區建設和「四好」(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理念上的成功實踐,《威海手冊》特別設置了中國篇,集中展示了中國不同地區的代表性案例。這些案例不僅體現了中國在城市化進程中對於社區品質提升、居民福祉增進的不懈追求,也展示了中國在應對全球可持續發展挑戰時的創新思路與解決方案,為國際社會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鑑。
未來,《威海手冊》將作為年度報告常態化推出。
來源:威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