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雍正帝第一位女人,接連生育兩位皇嗣,卻為何只被封為「嬪」

2023-05-19     寒雲天

原標題:她是雍正帝第一位女人,接連生育兩位皇嗣,卻為何只被封為「嬪」

康熙以後,典制大備。皇后居中宮;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分居東、西十二宮。——《清史稿·列傳一·后妃》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有一位份屬「年妃黨」,曾積極為年貴妃出謀劃策、爭奪盛寵當最終卻一舉將年貴妃扳倒的尷尬角色——曹琴默曹貴人。這位在電視劇中被最終晉封為「襄嬪」的可憐女人,就是取材自雍正帝後宮妃嬪——「懋嬪」。

清朝后妃分為「三等八級」,分別為:「正妻」——皇后;「高等妃嬪」——皇貴妃、貴妃、妃、嬪;「低等妃嬪」——貴人、常在、答應。

也就是說,「懋嬪」只是「高等妃嬪」隊伍中位分最低的妃嬪,雖能成為「一宮主位」,雖然擁有撫養親生子嗣的權利,但也只是剛剛脫離了「通房丫頭」的隊伍。

根據《清史稿》和《清實錄》等官方文獻的記載,歷史上的「懋嬪」大約於康熙三十年左右進入皇四子胤禛的府邸,初封「格格」,也就是俗說的「通房丫頭」,乃係皇四子胤禛的第一位女人。

根據相關歷史文獻的記載,彼時的「懋嬪」大概是「試婚格格」的身份,或許因為外貌出眾、性格溫和而被皇四子胤禛納為「格格」。

康熙三十三年,「懋嬪」為皇四子胤禛生育了第一位子嗣,也就是後來的皇長女;

康熙四十五年,「懋嬪」為皇四子胤禛生育了第五位子嗣,也就是後來的皇三女;

雍正皇帝一生共育有4位公主,而「懋嬪」一人就為其貢獻了一半!

作為雍正皇帝的第一位女人,還擁有著接連生育兩位皇嗣的成績,為何在雍正元年被晉封為「懋嬪」以後,終生再無晉封?

清朝官方文獻對於「懋嬪」的記載並不多,但從僅存的文字記載,我們也能大致推斷出原因所在。

1、根據《清史稿·公主列表》的記載,「懋嬪」雖然接連生育兩位子嗣,但兩位女兒均「未逾月殤」,都沒活到滿月便不幸夭折。當然,這是清朝早婚早育制度和落後的醫療條件有著直接關係,但高達100%的子嗣夭折率勢必會影響皇四子胤禛對其的臨幸頻率和恩寵程度。

說到底,一個嫁入皇家的女性如果喪失了生育優勢,基本可以宣布其後宮生活和丈夫恩寵的終結。再加上康熙四十五年的皇四子胤禛已經開始暗中準備奪嫡,子嗣的繁茂是一個必備的奪嫡加分項,這就必然使得皇四子胤禛將恩寵轉移,忽略「懋嬪」。

2、「懋嬪」進入皇四子胤禛府邸的時候,胤禛大約14歲,「懋嬪」大約15歲,還是兩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根本不懂感情。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進入「九子奪嫡」時期以後,皇四子胤禛開始考慮外戚家族對自己的奪嫡影響。

根據《清史稿》的記載,「懋嬪」出身「內務府包衣」,而且其父宋滿只是一個「主事」(正六品的基層文職官員),根本無法給皇四子胤禛的奪嫡帶來任何政治幫助。有鑒於此,「懋嬪」也只能慢慢被皇四子胤禛忽略,直至完全消失在其視線中。

3、雍正元年,雍正皇帝按照「嫡福晉」冊封皇后、「側福晉」冊封貴妃等基本原則大封后宮。「懋嬪」也就是在這次集中冊封中被封為「嬪」,位居皇后、年貴妃、齊妃和熹妃之後。

憑心而論,一個「使女格格」能被直接晉封為「嬪」,已屬特殊恩寵。更何況,雍正皇帝繼位後便立即投身繁雜的政務之中,根本無暇顧及後宮庶務,甚至沒空理會諸位妃嬪。如此背景下,「懋嬪」能被雍正皇帝直接忽略,位分始終停滯也並不奇怪。

總體而言,出身卑微、外戚勢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懋嬪」,再有兩位子嗣均「未逾月殤」的悲痛經歷,彼時的皇四子胤禛勢必會將自己的恩寵抽離,轉移到能給其帶來政治幫助、能為其繁育健康子嗣的女人身上。再加上雍正皇帝登基以後的「以勤先天下」,幾乎忽略了所有的後宮妃嬪,「懋嬪」也只能成為眾多可憐悲苦妃嬪中的一員,獨守寂寞、等待終老。

參考文獻:《清史稿·列傳一·后妃》、《清實錄·世宗實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bb2875df3192121754dd46be6bad6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