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新動態】暢享安逸舒適的晚年生活!濰坊建設高品質「15分鐘養老服務圈」
在承接老年助餐社會餐桌功能的餐廳吃上一頓生煎,再到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享受健康服務、與老鄰居聊聊天……濰坊新村街道老年人在「15分鐘養老服務圈」中,可以暢享安逸舒適的晚年生活。經過多年建設,濰坊已經形成「1+2+3+8+X」養老服務設施格局,讓社區老人「原居頤養、樂享資源」。
濰坊現有戶籍老年人口3.26萬,老齡化比例為33.8%,養老服務需求旺盛且多元,老年人對社區各類養老服務設施的期望值高。另一方面,街道地處寸土寸金的浦東中心城區,街區整體建成度較高,可利用空間資源非常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間,盡最大可能為老年人建設種類齊全、功能豐富、可達可及的優質「15分鐘養老服務圈」,是街道一直著力推進的重要民生保障工作。
目前濰坊已經形成「1+2+3+8+X」的養老服務設施格局,即1所養老院、2所長者照護之家、3處綜合為老服務中心、8家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以社區長者食堂為樞紐的「1+9+X」助餐服務網絡,以及全覆蓋的居民區標準化老年活動室等。
濰坊擁有3個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服務半徑分別覆蓋社區「東、中、西」區域,各具優勢和特色。浦東南路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是具備8大類24項養老服務的樞紐型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功能最全,智慧養老、認知症照護是其特色;東南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以提供原居頤養支持服務為特色,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長護險護理站以及綜合適老化樣板房、輔具體驗與租賃等功能的居家養老支持坊都集中在此;濰坊路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以康養為特色,設在該中心的長者運動健康之家通過提供智能化、適老化建設器械和專業指導服務,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運動康養服務。
通過梳理社區存量房產和資源,同時結合置換、租借等方式,濰坊早在2012年就建成分布均衡、方便可及的7個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實現日托類養老設施的15分鐘可達。截至目前,街道共有8個老年日托,是上海市日托最多的街鎮之一。
先行先試、勇於開拓是濰坊養老服務不斷創新提升的法寶。2014年按照「因地制宜興辦家庭化、小型化養老機構」的要求,濰坊試點「長者照護之家」建設,將原濰坊敬老院四村外設服務區改建為長者照護之家。這種嵌入小區的微型養老機構只有「一碗湯的距離」,卻緩解家庭照料的壓力和就近養老的困境。作為上海市首批試點機構,濰坊四村長者照護之家為全市長者照護之家的建設提供了有益探索和經驗。
日常飲食也是老年人特別需要的服務,而且這一領域的需求非常多元,濰坊社區(長者)食堂的建成實屬一大突破。食堂所用房屋原系街道租借予社會餐飲單位,為完善社區為老助餐服務體系,街道通過司法訴訟途徑收回房屋,並妥善解決多年來油污與噪聲擾民的現象。
建設過程中,街道主要領導帶隊至外區、外街鎮優秀典型的同類型養老設施考察取經,學習建設亮點和運營經驗;物色運營能力和實績突出的第三方專業機構,提前介入、充分參與建設方案設計,確保設施功能與後期運營無縫銜接;多次邀請市、區民政局對設計方案開展深入細緻指導……
同時,街道撬動、引導市場資源參與完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近年來,街道不斷嘗試尋求一批有資質、有信譽、有愛心的社會餐飲單位加入老年助餐行業,截至目前共發展5家社會餐桌,實現街道主要道路社會餐桌的全覆蓋。通過鼓勵和引入社會餐飲企業參與老年助餐服務,形成「政府+市場」的多元供給格局,進一步拓展和完善了社區助餐服務體系,滿足老年人高品質、多元化助餐服務需求。
目前,濰坊新村街道每千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築面積已經達到70平方米,遠高於市級規劃提出的、2025年要實現的目標,是浦東新區該項指標排位前列的街鎮。「1+2+3+8+X」的養老服務設施網絡,數量多、點位密、布局均衡合理,真正實現設施可達、服務可及,讓社區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各類養老服務。
下一步,濰坊路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濰坊敬老院等已有設施將得到升級完善,光明集團下屬康養集團投資建設的北張家養老院項目正在施工,預計年底竣工。未來濰坊將進一步加密「15分鐘養老服務圈」,為社區老人提供更多的養老資源供給和選擇。
文字:趙天予
供圖:濰坊新村街道
編輯:姜天瑤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發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