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富哲理的9個漢字,說透老祖宗的9種智慧
一個漢字,就是一部文化史。
作者:洞見MK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之一。
字形的一筆一畫之間,串聯起的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的風俗習慣和世故人情。
了解漢字,就是了解先人的處世哲學,了解老祖宗的生活智慧。
今天,洞見君為大家總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漢字,個個寓意深刻。
當你讀懂了以下9個漢字,也就讀懂了人生的真諦。
1
一個人過得不好,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付出太少。
學習成績差,是因為你懶散消沉,不肯在讀書上面下功夫;
感情不好,是因為你怠慢他人,沒有用心去經營每段關係;
工作沒有進步,是因為你安於現狀,不肯投入金錢、精力去提升技能,拓展自己。
學習成績差,是因為你懶散消沉,不肯在讀書上面下功夫;
感情不好,是因為你怠慢他人,沒有用心去經營每段關係;
工作沒有進步,是因為你安於現狀,不肯投入金錢、精力去提升技能,拓展自己。
《霸王別姬》里有句話說得好:「要想人前顯貴,必先人後受罪。」
這世上,沒有橫空出世的高手,也沒有一蹴而就的神話。
風光的背後,全是苦練。
想精進一門專業,你可以從網絡上學習資料,或者向身邊的前輩請教;
想提升認知水平,你就去廣泛閱讀各類經典名作,與書中的大師交流。
只要方法得當,堅持下去,你也能夠一步一步向著自己的夢想靠近。
在該奮鬥的年華,請勿虛度光陰。
當你開始腳踏實地,最差的結果,不過是大器晚成。
2
誼,左邊是一個言字旁,右邊是「宜」。
意思是,與人相處,把話說得妥帖得體,兩個人的關係才能親近。
前兩天在網上刷到一則視頻,一對夫妻和朋友們在高高興興地聚餐。
見丈夫多喝了兩杯,妻子就大聲呵斥道:「你不要命了嗎?喝這麼多,死性不改!」
丈夫也火上心頭,拍桌而起,和她當眾吵了一架。
本來是一場聯絡感情的聚會,就因為一兩句話鬧得不歡而散。
生活中很多誤解與矛盾,都是因為嘴笨造成的。
朋友間明明想誇讚對方,卻因為用詞不當,惹得對方不快;
親人間明明想表達關心,卻因為語氣粗暴,導致了關係惡化。
俗話說:「義正需要辭婉,理直也需語柔。」
開口前,不妨先思考幾秒,把語氣放平,把用詞變柔。
當你釋放出自己的善意與尊重,自然能避免衝突,收穫舒適良好的關係。
3
忙,就是「心」「亡」。
日夜操勞,會讓一個人的心靈變得茫然麻木。
《菜根譚》中說:「人生在世,太忙則真性不現。」
我們學習也好,工作也罷,最終目的都是為了體驗百般滋味。
但如果你滿腦子都是任務,讓自己像機器一樣運轉,就會變得功利浮躁,甚至忘卻生活的本真。
周作人曾說過:「人生,有必須的忙,也要有必須的閒。」
在繁忙的日子裡,別忘了給生活留個缺口。
擠出一點時間給自己,讀書、賞花、聽雨、品茶,讓身心得到徹底的休息。
留出一點空閒給他人,陪陪父母,拜訪朋友,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光。
放慢腳步,不疾不徐,當你停下來,你才能真正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生活的樂趣。
4
弟子曾問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孔子回答:「大概是『恕』吧。」
恕字,上面一個「如」,下面一個「心」,意思是要心懷慈悲,以如己之心去待人。
在特殊年代,楊絳曾被下放到農場改造,與同伴們辛辛苦苦開闢了一塊新菜園。
有一次,她回來的時候,碰上了幾個村婦正在拔菜。
婦人們撒腿就跑,楊絳卻沒有前去追趕。
她不僅不惱怒,還在心裡希望這些窮苦的婦人把菜拿走後,能夠讓家人飽餐一頓。
古語云:「人非堯舜,孰能無過。」
在這漫長的人生中,每個人都會做一些不合常法的舉動。
當你見過世間百態,看盡人生疾苦,就會對周圍的一切懷有憐憫,真正理解他人之苦。
退一步乾坤大,饒一著萬慮休。
少一點指責和計較,便多一些溫暖與美好。
願我們都能用寬闊的胸懷處世待人,以善良的言行化解矛盾。
5
智這個字,上面是「知」,下面是「日」,意思是日日都應增加一點自己的知識。
勤學之人,如春起之苗。
在短期內看不出什麼明顯的改變,但無形之中早已拔高了自己的高度。
比如就讀書而言,讀上三日五日,你得到的是一個故事,幾個精闢的句子;
一年兩年,你收穫的就是更開闊的世界、更多元的觀念;
日積月累,你也能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擁有真正獨立的智慧。
世界上的一切事情,大多如此。
以開闊的心態去擁抱新事物,去容納新知識、探索新世界。
每天優於過去一點點,終有一日,你就會讓他人望塵莫及。
6
《道德經》中有句話說:「將欲取之,必固予之。」
一個人想要從別人身上得到好處,就要先學會付出。
留心觀察生活,你就會發現:
那些自私自利,生怕被人占便宜的人,往往都過得很差。
而心胸寬闊,主動讓利於人者,大多人緣極好,生活幸福。
收藏家馬未都曾從一個鄉下老人手中,買到一件難得的古物。
回到北京之後,他又細細品玩,才發現這件古物的價值遠超過自己之前所付。
於是,他立馬差人給對方送去了補償金。
這件事傳開以後,馬未都在收藏界的口碑大大提高,大家都信服他的人品,有了珍品第一時間都會找他合作。
極致的利他,就是極致的利己。
你的每一次犧牲,每一次善心,都會被別人看在眼裡,掛在心裡。
終有一天,他們也會想方設法,回報於你。
7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人生最痛苦的是什麼?」
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是:「按照別人的標準活著。」
人活一世,各有各的難處。
我們也曾為了他人的認同,偽裝自己,強顏歡笑;為了眾人的期望,改變理想,隨波逐流。
在一味的迎合隱忍中才發現,我們早已迷失了自我。
余華在《活著》中寫道:
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我們不必活成別人眼中的自己,也不用因他人而改變自己。
當你屏蔽了外界的種種非議,忠於自己,你才能在舒適的節奏里活得風生水起。
8
「富」字拆開來看,就是寶蓋頭下面有「一」「口」「田」。
上有瓦片能遮風擋雨,下有寸土養家餬口,這就是富裕。
人這一生,其實所需要的不多。
然而很多人的慾望,卻是沒有盡頭的。
他們講究穿衣和吃喝,買了房子又換車,在不知不覺間,就掉進了攀比虛榮的漩渦。
他們整日勞碌奔波,卻唯獨忘記了讓自己快樂。
《道德經》中說:「貪慾不可助長,知足方能長久。」
倘若靈魂太貪婪,外在的東西再多,也抹不掉痛苦的人生底色。
知足常樂,方能在物慾橫流的俗世,為內心保留一方凈土,為自己增添一份幸福。
9
我們都在課本里學過杯弓蛇影的故事:
一個人在喝酒時,把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十分恐懼,最後竟然把自己給嚇死了。
想太多,就是這樣一場自導自演的災難。
雞毛蒜皮的小事,過度思考,就變成了滔天的大事;
平常微小的舉動,反覆琢磨,就變成了別有用心的行徑。
「近代書聖」于右任先生歷經沉浮,卻一生淡泊、隨遇而安。
有人曾向他請教長壽的秘訣,他指向了客廳里掛著的一副對聯: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想得少了,煩惱就少了。
從現在開始,停止自己的精神內耗,不多想,不空想,不亂想。
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睡覺的時候睡覺,每一件事情都全身心地投入,用心體味。
把心放寬一點,身心舒適了,你就能閒庭信步,從容應對生活中的坎坷與挫折。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一個漢字,就是一部文化史。
每一個小小的方塊字里,都藏著先人對生活的洞察,對人性的思考。
認真品讀它們,我們也能化解生活的謎題,找到方法和力量,修煉出更好的自己。
點個贊吧,與朋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