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演員請就位》第二期節目一經播出就引發熱議,牛駿峰和郎月婷的精彩表現打動了無數觀眾。牛駿峰隨後發文,講述自己的心路歷程,並感謝了陳凱歌導演對他們的指導。
隨後節目組也放出陳凱歌陪他們排練的花絮,從視頻中可以看到,他們的這次表演得到了陳凱歌的全力指導,上到兩個人的動作、台詞,下到道具的擺放陳凱歌都提出了建議。
正是得益於陳凱歌的指導,他們最終呈現的表現才如此完美。而早在第一期節目中,陳凱歌同樣用三言兩語點撥了陳若軒,讓陳若軒的表演在幾分鐘內就躍升了一個層次。這樣強大的演員調教能力實在是令人讚嘆,很多網友都感慨陳凱歌確實厲害。
除了在綜藝中教學有方之外,他對演員的調教能力也體現在他的電影中。陳凱歌對於作品的態度十分嚴謹,在當年拍攝《霸王別姬》時,他不僅全天守在劇組給演員講戲,還細心指導幾個主演。
比如張國榮就曾因電影的題材敏感性而束手束腳,是陳凱歌來開導他,勸慰他:現在是92年,不是29年,要相信時代的接受度。不僅讓張國榮消除了壓力,還一步步引導張國榮擁有了最好的狀態,沉浸在角色里。這才讓張國榮放下了壓力。
其實,對於導演來說,調教、指導演員是基本功。能像陳凱歌這樣,寥寥數語就讓一個演員從青銅到王者的實力導演也不在少數。
張藝謀也是指導演員的一把好手,張藝謀心裡有一桿秤,十分擅長將演員放在合適的位置並激發出他們的潛能,和陳凱歌慣用的指導教學不同,張藝謀很少直接教演員怎麼演,而是善用引導。
章子怡曾在節目中回憶和他合作的情形,提到自己在因為情緒調動不起來而焦頭爛額的時候,張藝謀用一句「天馬上就黑了,我們要收工了,你自己一個人在這待著」激起了章子怡的狀態,讓她瞬間進入角色,造就了一段感染力極強的哭戲。
而主演了《金陵十三釵》的倪妮也提到和張藝謀拍戲很舒服,因為張藝謀拍戲時非常放鬆,不會露出著急的一面。
除了他們兩個,陳可辛對於調教演員也很有自己的一套,基本上經他指導過的演員,都成績斐然。比如他導演的《金枝玉葉》,讓港姐選秀出身袁詠儀擺脫「花瓶」的身份,榮膺金像獎影后。
而陳可辛最擅長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他曾在採訪中表示,當年的袁詠儀拍《金枝玉葉》時,不一定按劇本走,但是她的自由發揮,更能體現那個年代的年輕人的價值觀。
所以他在後來監製《七月與安生》時,也欣然接受了周冬雨的「不按套路出牌」,因為這樣,能夠通過她去接近年輕人的世界。
執導了《芳華》、《甲方乙方》等電影的馮小剛也是標準的「試錯派」,主演了《芳華》的黃軒曾表示,在拍戲時,馮小剛不會提前講戲,而是先讓演員演,然後他在通過演員的表現找出缺點,並給出改進的方案。
雖然這些大導演調教演員的方式方法都不盡相同,但是不得不承認,他們指點過的演員,表現都不同凡響。那為什麼這些大牌導演都擅長指點演員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一是經驗,二就是積累。他們身為著名導演,經過專業訓練,執導觀摩了無數影片,對怎樣演才能呈現最好的效果這一點,他們遠比演員通透,看的多了,就能找准問題的根源所在。
而演戲就是演人物關係,很多人演不好,就是因為人生經歷太少,不能準確的代入那種情境,所以導演只要抓住問題的中心加以點撥,他們就能迅速提升自己的表演境界。
不過,不管導演多厲害,最重要的其實還是演員。如果演員的悟性不夠,文化素養不行,那再強的導演來指導也是枉然。所以年輕的演員們要是想成為真正的演技派,不僅要聽從前輩的指導,更要擅長自我反省總結,不然演技就會忽上忽下,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