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譚發馨
2019年,《恩施州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發布,要求全州上下嚴格按照方案,牢牢聚焦垃圾分類總要求和年度目標任務,聚焦重點、精準施策,確保垃圾分類工作紮實有效推進;在垃圾分類工作中,全州各級各部門要抓好試點示範,逐步推廣拓寬。率先建好8個垃圾分類試點社區,探索商業住宅、機關單位、相關企業、老舊小區等不同區域垃圾分類的有益模式,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垃圾分類工作試點好經驗、好做法。
推行垃圾分類工作,不得不提到州政協八屆三次會議上,陶華、黃同元、舒蓉3位委員聯名提出的《關於加強垃圾分類的建議》。
政協委員聯名建議推行垃圾分類
「目前,我州生活垃圾處理的方式主要是填埋,不僅占用土地,還易污染周邊土壤、空氣以及地下水。垃圾分類處理不僅體現了社會的文明程度,還關係到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生活垃圾中,金屬、塑料、玻璃、廢紙等可回收利用資源約占生活垃圾總量的42.9%,垃圾中的其他物質也可以轉化為可用資源。對垃圾進行充分回收利用,是有效解決城市垃圾增量和資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徑……」在州政協八屆三次會議上,陶華、黃同元、舒蓉3位委員聯名提出了《關於加強垃圾分類的建議》。
該提案中,委員們建議州政府應充分重視垃圾分類回收工作,儘快出台在全州範圍內廣泛開展垃圾分類回收工作的規定或措施;加大對垃圾分類回收的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從社區、學校、村委會等基層大力開展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普及垃圾分類的常識,督促及促進大家正確處理生活垃圾;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居民實行垃圾分類,對垃圾分類做得好的社區、學校、家庭及個人定期獎勵,對沒有做到垃圾分類的進行處罰;建立健全垃圾處理收費制度,根據污染者付費的原則,制定科學的計收辦法並開徵垃圾處理費,加強收費管理;新建小區要合理規劃垃圾回收站,成為審批和驗收的必備條件,強化新型社區的綜合功能;發揮社區功能,實現以家庭為單位的垃圾分類。家庭是生活垃圾的重要來源,是垃圾回收鏈的重要環節,只有在源頭上實現垃圾分類,才能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回收工作。
該提案全面闡述了我州實行垃圾分類回收的現實緊迫性,提出了針對性、操作性都很強的意見,對我州垃圾分類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提案辦理單位積極作為
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收到該提案後,對其中提到的問題進行了辦理,並向3位委員進行了答覆。
目前,我州全面啟動城鄉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積極建立健全垃圾分類回收體系,全面推進我州垃圾分類工作。
我州出台《恩施州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全州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時間表」和「任務書」,對縣市年度目標任務進行了明確,做到了有的放矢、目標清晰。州住建局與州供銷聯社聯合發布《關於深入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與生活垃圾分類「兩網融合」工作的通知》,對垃圾資源化回收利用工作做了明確規定。各縣市成立相應機構,建立工作專班,出台工作方案。
各縣市加大專項資金投入,積極推進垃圾處理終端建設。恩施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開工建設,餐廚垃圾應急處理廠(油水分離站)正在進行合同簽訂及項目場地平整工作,預計年底前可完成。利川市已建成一座日處理30噸的餐廚剩餘物處理設施;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進入環評階段;計劃新建一座餐廚剩餘物處理廠,目前項目基礎工程已建設完成,主體正在建設中,2020年初可投入使用。建始縣餐廚廢棄物終端處置項目正在進行場地平整工作,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設施已完成招投標採購及合同簽訂。巴東縣餐廚垃圾終端處置設施已完成地勘、工程設計及概算工作,正在進行立項相關工作。宣恩縣廚餘垃圾處理站目前已完成主體建設,年底前可投入使用。咸豐縣餐廚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已完成設備安裝調試。來鳳縣餐廚垃圾資源化循環利用項目正在進行編制環評、可研報告;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進入環評階段。鶴峰縣餐廚垃圾處理廠已建設完成並投入運行。全州77個鄉鎮生活垃圾中轉站,設計總轉運能力2618噸/天,已全部建成投入運行,平均日處理垃圾達到2300噸。全州城管系統將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及處置體系建設工作作為當前的工作重點,從線路設置、設備購置、運輸調度、終端建設等多方面入手,逐步探索完善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體系。
下一步,我州將進一步加大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各種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教育;全力抓好垃圾分類試點工作;紮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壯大行業主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Wwffm8BMH2_cNUgLQj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