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做肺結核篩查後集體不適,難道是篩查方法選錯了?

本文共1568字,閱讀需4分鐘

導語

PDD試驗後多名孩子出現不適,難道是篩查方法選錯了?

10月26日新聞報道,河北邢台槐陽中學多名學生家長反映,孩子在進行結核菌素純化物試驗後出現發熱等不適症狀。
隨後涉事醫院稱,共有三四十名學生出現症狀,嚴重的有四五人。

針對此事,當地衛生健康局也作了回應。
12日下午,柏鄉縣中心醫院為440名學生做結核病篩查(PPD試驗)。
有個別同學出現不適,但都在留院觀察2小時後返校。僅有6名學生症狀明顯,被轉送至河北省兒童醫院複查。
其中一名學生髮現患有病毒性腦炎,但與所用藥品無關,其餘5名學生各項指標正常,均於21日返校。

對於這一新聞,有不少人心存疑惑:為什麼要做這一試驗?試驗安全嗎?……

No.1

什麼是結核菌素試驗?

結核菌素試驗(PPD試驗)是結核病篩查的一種重要方法,應用於結核病診斷已有100多年歷史。

時至今日它仍是我國結核病篩查的常用手段,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結核病篩查優先使用的方法。

PPD試驗通過皮內注射從結核桿菌中獲得的活性物質,來判斷受試者是否受到結核菌感染。

但凡人體感染過結核菌或接種過卡介苗,再次遇到結核菌素時就會出現特異的皮膚變態反應,如紅腫、硬結等。根據皮膚反應的程度就可判斷是否感染了結核。

No.2

為什麼要進行結核菌素試驗?

肺結核病在全球範圍仍然是導致健康損害的主要原因,位列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之一。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 2018年全球約有1000萬結核新發病例

  • 其中大多數新發病例(44%)發生在東南亞

  • 印度(27%)、中國(9%)、印度尼西亞(8%)等8個國家結核病例數占全球總數的2/3


  • 而在我國:

  • 2019年5月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肺結核發病96106人、死亡171人

  • 2019年6月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肺結核發病99555人、死亡154人

  • 2019年7月全國法定傳染病報告——肺結核發病93318人、死亡190人

從魯迅筆下人血饅頭治「肺癆」,再到現如今的抗結核治療,醫學的發展雖然讓肺結核的治癒成為可能,但結核病陰霾卻從未消散。

No.3

結核菌素試驗安全嗎?

一般來說,結核菌素試驗對人體十分安全,不過也有一些情況不適合接受該試驗:

  • 各種傳染病的恢復期;

  • 各種器質性疾病,如心血管、腎臟病、胃腸病的急性期;

  • 免疫系統發育不全或獲得性免疫缺陷;

  • 有過敏性反應史,如藥物過敏、預防接種過敏等;

  • 體質虛弱等醫生判定不適合進行試驗的其他情況。

此外進行試驗後,還應注意這些事項:

  • 現場休息片刻,以便觀察身體有無不適。部分進行試驗的學生可能會因太過緊張而出現頭暈不適;而一些過敏體質的受試者,要注意觀察有無過敏反應。

  • 由於皮試部位可能出現紅腫、硬結等,不要用手將其抓破,也不要用創可貼等進行包裹,保持局部清潔、乾燥即可,否則容易引起局部感染。

  • 受試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一般不需任何處理便能自行消退;部分發熱嚴重者應及時就醫,進行對症處理。

No.4

結果陽性就是得了肺結核嗎?

一般在注射結核菌素後72小時(3天)便可查看結果,根據皮試部位皮膚反應程度可分為:

  • 硬結平均直徑<5mm,為陰性

  • 硬結平均直徑≥5mm,為陽性

  • ≥15mm或局部出現水皰、潰瘍等,為強陽性。


  • 陰性一般不考慮感染的可能。而陽性反應也不代表就是結核,還需根據陽性反應的強度,並結合受試者的情況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


  • 以下情況會導致PPD皮試陽性:

  • 目前正處於結核病活動期

  • 曾有過結核感染但已痊癒

  • 接種過卡介苗


  • 未接種卡介苗的兒童若皮試結果呈陽性,則表明體內可能有活動性結核病灶,應及時進行全面的檢查。

而對於成人的一般陽性,診斷價值非常有限。因為我國成人結核感染率很高,陽性僅能表示有結核感染,但不一定患病,只有呈強陽性時才考慮有活動性肺結核。
另外,對於幾個月內多次進行PPD試驗者,若試驗結果從陰性轉為陽性,且期間沒有接種卡介苗,就很有可能是被感染了。

No.5

拓展知識


RECOMM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S3hIW4BMH2_cNUgxY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