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朝宗——跟隨這些青銅器探索過去,「春秋五霸」之齊國歷史

2019-10-28     文藏

近期,「海岱朝宗——山東古代文物菁華」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海岱朝宗」展覽以時代發展和齊地考古學文化的演進為主線。「競爭稱雄」單元介紹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文物。

展覽現場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此戈援近穿處鑄有銘文「高子戈」三字。齊國故城北部褚家村和敬仲鎮的白兔丘村一帶,曾出土過「高子」戈、「節可忌」豆、乳丁紋敦等珍貴銅禮器。據文獻記載,這一帶是齊國貴族高氏的家族墓地。高氏世代為齊國上卿,「高子」戈應該是春秋晚期某位參與執政的高氏之兵器。

「高子」青銅戈 春秋晚期 淄博市臨淄區敬仲鎮白兔丘村高傒墓 齊文化博物院藏

1956年,臨淄徐姚鄉姚王村村民在當地的鳳凰冢打井時發現了一批銅器,其中完整器有鼎八件、豆六件、壺兩件,另外還有一些簋形器殘片及器足等已無法修復。該批銅器中,銅鼎內壁鑄有「國子」二字銘文,表明這裡應該是國子之墓。

「國子」青銅鼎 戰國早期 淄博市臨淄區稷下街道姚王村出土 山東博物館藏

「國子」鼎所屬國氏是春秋時期齊國的顯貴世族,姚王村出土的八件「國子」鼎表明戰國時期的國氏仍有相當高的等級地位。這件銅盤造型莊重,紋飾精美,是兩周之際周式銅盤的典型樣式。

」齊叔姬「青銅盤 春秋早期 1959年自濟南市物資回收公司廢舊物資倉庫揀選 濟南市博物館藏

盤內底有銘文四行22字:「齊叔姬作孟庚寶盤,其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受大福用。」銘文中的齊叔姬是指家中排行居三的齊國姬姓女子,齊國公族為姜姓,世代與魯、宋等異姓國族通婚,該女子應該是嫁於齊國的他國姬姓貴族。

」尋仲「青銅盤 春秋早期 山東省臨朐縣嵩山生態旅遊區泉頭村出土 山東臨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館藏

泉頭村乙墓出土有尋仲盤和尋仲匜。尋仲盤內底鑄有銘文:「尋仲媵仲女子盤,其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用。」有學者認為,尋應讀為鄩,即夏商姒姓古國斟鄩。

「齊趫父」青銅鬲 春秋早期 山東省臨朐縣嵩山生態旅遊區泉頭村出土 山東臨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館藏

此鬲口沿鑄有銘文:「齊趫父作孟姬寶鬲,子子孫孫永寶用享。」

泉頭村甲墓出土有「齊侯子行」匜,乙墓出土有「齊趫父」鬲。「趫」與「行」字義相同,趫父為字,行為名,二者指的是同一個人。從名字來看,此人是某位齊侯之子。據鬲銘來看,這是齊趫父為其姬姓之妻孟姬所作之器,甲、乙兩墓是齊侯之子行與其妻子的異穴合葬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RF4E24BMH2_cNUgZ3r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