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炅和汪涵的兩種人生

2020-04-01   學海xh1966


01.

每次提到國內著名的男主持人,人們一定會想起兩個名字:何炅和汪涵。

作為湖南衛視的兩大王牌主持人,他們兩個人有很多共同點:年齡相似,經歷相仿,同樣是以娛樂節目成名,又都是主持界的扛把子。

然而,當真的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之後,你會發現:他們兩個人實在是太不一樣了。

首先來說何炅。

眾所周知,在娛樂圈裡,大家稱何炅為「何老師」,除了因為他曾經在北京外國語學院任職過,真的當過老師之外,這個稱呼更多體現了大家對他的尊敬。

從業二十多年以來,他幾乎沒有過任何負面緋聞。

說話有分寸,情商極其高,主持功力也是有目共睹。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個時時刻刻讓人感覺到溫暖的人。

在《嚮往的生活》中,黃磊曾說:「何老師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只要他覺得這個孩子不錯,就一定會盡力幫助。」

在《明日之子》這檔節目中,有一個選手做錯了事,讓現場陷入了尷尬,何炅也罕見地露出了冷臉。後來楊冪問他,是不是生氣了,何炅搖搖頭說:「我只是在想怎麼替他圓場,要不然我怕他承受不了這麼大的落差。」

那位選手是有才華的,即便是知道他年輕氣盛,何炅也願意提供一個機會,讓他實現自己的理想。

這是何炅的善意,沒有任何功利性,最純粹也最動人。

02.

除了隨處可見的善意,何炅最令人尊敬的,還是他那顆謙卑的心。

錄製《快樂大本營》時,他總是恭恭敬敬地將話筒遞給觀眾,從來不插話,也不搶話。在《嚮往的生活》中,他也總是坐在角落裡,微笑著傾聽嘉賓們的故事。

但每當節目需要解圍時,他總會第一時間出現。

記得有一期節目,魏大勛說做演員很累,拍爛片時總是演員替導演背鍋。

本來是一句無關痛癢的吐槽,但尷尬的是,在場有幾位都是導演,這樣的一番話就顯得意有所指了。看見這種情形,何炅及時站了出來:「他說的應該是《梔子花開》,這事確實怪我。」

這樣一說,便把所有的事情攬到了自己身上,避免了其他人的猜忌,巧妙地替魏大勛解了圍。

很難想像,一個人要有多謙卑,才能委屈自己成全別人。而這就是何炅,甘當綠葉,也願犧牲自己,為別人解圍。

我想,正是因為這種時時刻刻為別人著想的性格,才讓他有了極高的人緣。

去年4月28日,微博推送了何炅過生日的消息。

不到兩天,就有了78萬條評論,從剛出道的小演員,到像劉德華這樣的天王巨星,幾乎上過《快樂大本營》的人,都為他送出了祝福。

場面之盛大,著實讓人震驚。

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何炅的性格,更偏向於「全面」,將所有事情做的盡善盡美,把所有關係處理地滴水不漏。

就像是生活中那些各方面都優秀的人,可望而不可及。

但就像有句話說得那樣:越繁華,越孤獨。

每一個看起來完美的成就背後,都有著別人想像不到的辛苦。當一個人只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時,也就意味著他將真實的自己藏了起來。

這樣的他,活得很成功,但不夠自在。

他總是盡全力做好每一件事,維護每一個人,但是卻唯獨沒有偏愛自己,他把真實的那個自己,藏起來了。

他活得很繁華,但內心難免孤獨。

03.

而反觀汪涵,則是另外一種人生。

和何炅一樣,汪涵也有著極強的專業能力,主持《天天向上》時,幾乎沒有出過錯。好多次大型的晚會上,都有他成功救場的身影。

記得有一年金鷹頒獎典禮中,導演給四位獲獎的主持人分了四個盒子,讓他們根據盒子裡的內容,說出自己對金鷹節的祝福。

前面三位主持人盒子裡的東西千奇百怪,他們的解釋也很精彩。但當汪涵打開盒子時,卻發現自己拿的是一個空盒子,裡面什麼也沒有。

當時現場的觀眾都為他捏了一把汗,可汪涵卻氣定神閒地說:「我突然間想起道德經裡面有這樣的話:有,是萬物之所始;無,是萬物之所母。

十屆金鷹節,我們有太多太多的驕傲,但是我們要把這『有』緊緊放在心裡,驕傲放在心裡;我們要把這有可能的『無』的危機,時時地放在腦子裡。

同時把這『無』送給我們所有的電視人,送給我們每一個金鷹節的參與者,要記得心裡有一點小小的危機。」

能把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盒子說成是「無」,進而把它轉換為發展中的「危機」來提醒自己,這樣的主持功力,足以讓人敬佩。

其實,「從無到有」也是汪涵的境界。

經常看湖南衛視的觀眾都知道,汪涵是一個學識淵博的人。哪怕是遇到一個稀鬆平常的東西,也能引經據典,講出自己的見解。

除了主持,他還愛讀詩、寫字、學習民樂、研究中醫和方言等等。

他曾經自掏腰包,建立起方言保護協會,呼籲人們保護方言文化。他的書籍《有味》中,也經常提到他對於各類文化的理解。

可以說,他是一個有匠人精神,也有文化底蘊的人。

相比於何炅的「全面」,他為人處事,更多的是「精」和「專」。

喜歡文化,就一直在文化領域深耕,不喜歡流行,就埋頭於書本。別人都在各種社交網站上刷存在感時,他連微博都不會用。

甚至時至今日,整天用的仍然是當年的老式手機。

在人際交往方面,他的個性也是非常突出。

在綜藝節目《火星情報局》中,錢楓曾吐槽汪涵刪掉了自己的微信,而汪涵則回應說:「這算什麼,我連陳坤範冰冰的都刪掉了。」

在《野生廚房》中,得知火箭少女要來上節目時,汪涵第一反應是:「火箭少女是誰?」

跟林彥俊對話時,也是很茫然地問:「你們是有一個九個人的團嗎?」

由此可知,即便是經常錄綜藝,汪涵的朋友圈也是非常精簡的。

他自己也在節目中表示過:「記不住那麼多人,平時只會和比較要好的朋友來往,工作和生活,都儘量地按照自己的喜好來。」

04.

這幾年,何炅不斷地開疆擴土,在各個領域小有成就。而汪涵則是安心地守著自己那一方山水,多年未有改變。

雖然事業受限制,但這樣的態度,倒是讓他的生活多了幾分自在。

談到汪涵和何炅的不同,知乎網友曾經這樣說:「汪涵是舉輕若重,而何炅是舉重若輕。」

汪涵的人生,帶有稜角,更偏向於「自我」。雖然無法迎合他人,但卻能在自己的領域內深耕,活得瀟洒自在,把每一件細小的事情賦予足夠的意義。

而何炅的人生,更加「圓滑」,更致力於「他人」。他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得盡善盡美,即便是有再大的困難也能輕鬆化解,但卻因此受限,無法真正地表達自己。


兩種不同的性格,兩種不同的人生。

他們的經歷,給所有的中年人提了醒:如果你想要把所有事情做得盡善盡美,就必須像何炅一樣適當委屈自己,如果你想活得更自在,那就要做好像汪涵一樣,被限制的準備。

人生從來不是完美的,有得必有失。

選好自己的路,一直走下去,無悔無憾無愧於自己,就已是最大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