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人死亡!河北最新疫情通報!進入流感高發季節!官方預防攻略發布

2020-01-08     視窗在線

2019年12月17日

全省報告法定甲乙丙類傳染病

死亡29例

2019年11月1日零時至11月30日24時,39種甲、乙、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中,共報告乙類傳染病15種,丙類傳染病9種,未收到甲類傳染病報告。

本月共報告乙類傳染病11580例。報告發病數居前五位的病種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猩紅熱和痢疾,占乙類傳染病發病總數94.54%。死亡29例,病種為:愛滋病、肺結核和病毒性肝炎。

本月共報告丙類傳染病15915例,無死亡。報告發病數居前五位的病種為: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瀉病、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占丙類傳染病發病總數的99.80%。

「阿~啾!」

最近身邊是不是聽見

越來越多的打噴嚏聲音?

每到這個時候

討厭的流感就會到來

發燒、咳嗽、鼻涕……

讓人苦不堪言

更為可怕的

和普通感冒不同

它可以引起多種併發症

嚴重還可能導致死亡

由於天氣越來越寒冷

每年12月到次年1月是流感高發季

入冬後,流感患兒明顯增多

12月20日上午,

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召開

河北省流感防控知識媒體溝通會,

發布流感預防攻略!

一、目前我省流行情況和趨勢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流感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呈季節性流行,我國北方的冬春季是流感流行季節。

河北省流感監測結果顯示,我省流感活動水平呈快速上升趨勢,檢測到的流感病毒主要是季節性甲3亞型A(H3N2)流感病毒,我省已進入流感高發季節。

預計2020年1月達到高峰期,甲、乙型流感病毒可能會共同流行,到2020年3月份基本結束,由流感病毒導致的家庭和集體單位聚集性病例的可能性將持續存在,不排除出現由流感所導致的重症、危重和死亡病例的可能,尤其是兒童、老年人及患有慢性基礎病等流感高危人群。

二、流感如何傳播的

流感病毒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而傳播。

流感病人或無症狀感染者說話、咳嗽、打噴嚏時會噴出帶有流感病毒的飛沫,吸入這樣的飛沫就可能被感染。

流感病人或無症狀感染者說話、咳嗽、打噴嚏時會噴出帶有流感病毒的飛沫,吸入這樣的飛沫就可能被感染。

接觸了含有流感病毒的鼻涕、唾液、痰液等污染過的日常用品,如碗筷、水杯、電話等,然後又接觸自己的鼻子或嘴,也有可能被感染。

三、流感的傳染源

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傳染源。從潛伏期末到發病的急性期都有傳染性。

成人和年齡較大的兒童患季節性流感(無併發症)期間,病毒在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續排毒3~6天。

住院的成人患者可以在發病後持續一周或更長的時間散播有感染性的病毒,包括愛滋病在內的免疫缺陷病人也會出現病毒排毒周期延長。

四、重症流感高危人群

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較易發展為重症病例,應給予高度重視,儘早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進行流感病毒核酸檢測及其他必要檢查。

1. 年齡<5 歲的兒童(年齡<2 歲更易發生嚴重併發症);

2. 年齡≥65 歲的老年人;

3. 伴有以下疾病或狀況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免疫功能抑制;

4. 肥胖者(體重指數 BMI 大於 30);

5. 妊娠期及圍產期婦女。

五、流感的臨床表現

潛伏期一般為 1~7 天,多為 2~4 天。無併發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於發病 3~4 天后體溫逐漸消退,全身症狀好轉,但咳嗽、體力恢復常需更多時間。

1. 主要症狀: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體溫可達 39~40℃。

2. 其他症狀: 可有畏寒、寒戰,多伴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咽喉痛、乾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等;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感染乙型流感的兒童常以嘔吐、腹痛、腹瀉為主要特點。

3. 併發症: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流感病毒可侵犯下呼吸道,引起原發性病毒性肺炎。流感病毒感染者,特別是重症流感患者容易合併細菌和真菌等其他病原體感染,嚴重者可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其他併發症有神經系統損傷、心臟損害、肌炎、橫紋肌溶解綜合徵和膿毒性休克等。

4. 流感樣病例:發熱(體溫≥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出現發熱的時間應在本次急性發熱病程內,體溫認定包括患者自測體溫和醫療機構檢測體溫。

六、如不幸被得了流感怎麼辦

1. 奧司他韋、扎那米韋、帕拉米韋等藥物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有效治療藥物;

2. 早期尤其是發病48小時之內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能顯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發生率;

3. 抗病毒藥物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4. 體溫恢復正常、其他流感樣症狀消失48小時後或根據醫生建議,患者可正常上課或上班。

七、個人預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

接種流感疫苗;

杜絕帶病上課上班;

增強體質和免疫力;

勤洗手;

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

儘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上臂、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儘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

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應注意休息及自我隔離,前往公共場所或就醫過程中需戴口罩。

八、藥物預防

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觸者(且未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後尚未獲得免疫力)進行暴露後藥物預防,建議不要遲於暴露後48小時用藥。

可使用奧司他韋和扎那米韋。奧司他韋:成人劑量每次 75 mg,每日一次,使用 7 天;扎那米韋:每次 10 mg,每日 1次(分兩次吸入),使用 7 天。

九、流感流行期學校、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怎麼辦

及時發現和報告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

積極落實學校晨檢制度、缺勤(缺課)的監測、報告與管理制度;

加強與衛生健康部門的信息溝通,主動配合衛生健康部門的調查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清除衛生垃圾和死角;

做好單位配套設施(如洗手設備等)的裝備。

根據實際情況,可減少或停止學校和單位的集體活動,儘可能減少和避免與發病學生、員工接觸,避免全體或較多人員集會。

必要情況下可根據專家建議採取停課、放假等措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H0ih28BMH2_cNUg8Mv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