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半女童把降壓藥當糖果吃,直接送命!兒童用藥要注意這3點

2019-11-05     兜媽愛叨叨

現在是秋冬季節,孩子難免會感冒,看著孩子感冒難受的樣子,很多家長都會心疼。

為了孩子早點康復,家長們往往會給孩子吃些感冒藥、退燒藥來治療,然而胡亂使用藥物,可能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

2歲半的依依最近感冒了,有些發燒,因為依依本身就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在等手術治療的時間,所以父母就非常著急。

為了能讓依依快點好,媽媽翻箱倒櫃,找出了家裡所有的感冒藥、退燒藥,一個一個地試著給依依吃。

一天過後,依依的燒是退了,可人也變得變得沒有精神,皮膚也變黃了,她的父母覺得不對勁,就把依依送往醫院檢查。

醫生髮現,依依的凝血功能除了問題,是急性腎衰竭,幸虧家長小心,發現得早,不然就可能讓孩子送命。

確診之後,依依被緊急轉入ICU病房,接受血液凈化、護肝等治療,才轉危為安。

為什麼依依會突然患上腎衰竭呢?媽媽回憶,她給依依吃了氨酚黃那敏顆粒、某口服液,還外用了退熱栓。

醫生表示,這三種藥物中都含有一種名為「對乙醯氨基酚」的藥物,過量使用,就會導致孩子出現腎衰竭。

對乙醯氨基酚,也叫「撲熱息痛」,它有一定的鎮痛作用,也能調節體溫,起到促進散熱、清熱的作用,因此很多常見感冒類藥物都含有這種成分。

但是,過量使用對乙醯氨基酚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因為它需要在肝臟中代謝,所以會對肝臟造成一定的負擔。

長期或過量使用對乙醯氨基酚,就可能誘發肝功能衰竭、甚至是白血病,如果是孩子吃多了,也可能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傷害。

有時候,為了感冒快點好,很多人會幾種感冒藥混著吃,如果選擇的感冒藥里都含有對乙醯氨基酚,就容易造成過量攝入,產生嚴重的後果。

之前南京市有個27歲的碩士小張,他在感冒後買了很多感冒藥,一起吃了,但就是不管用,還出現腹瀉的症狀。

熬了幾天,感冒始終不見好,小張就去醫院就診,檢查發現,他不但高燒,還有腎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中毒凝血障礙等問題,被直接送進了ICU。

但最終小張還是因搶救無效而死亡,從入院到離世,僅僅過了7天時間。

後來經過醫生檢查,發現小張很可能就是因為攝入了過量的對乙醯氨基酚,才導致死亡的!

用藥安全哪裡要注意?

小小的感冒,也可能因為用藥不當,而奪取孩子的生命。

事實上,用藥安全,是一個家長們必須要注意的問題。

根據統計,我國每年有30000因為用藥不當而失聰,這種事故一旦發生,就很難治好。

還有因為用藥不當造成肝腎功能出現問題、神經系統受到損害的孩子,更是不計其數。

這些情況,很多都是父母不知道一些用藥安全的常識而導致的,而且有些家長還有一些用藥誤區:

中午忘記吃藥,晚上加倍補回來;為了孩子乖乖吃藥,就溶進牛奶/飲料里……

殊不知,父母一個小小的疏忽,卻可能讓孩子受到受到終生的傷害

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用藥安全,這幾點一定得注意。

1. 藥物的儲藏

很多人家裡都有一些常備藥,但如果沒收好,被孩子誤服,可能就會出大問題。

之前安徽有個兩歲半的女孩,在家裡找到了一瓶降壓藥,沒人看著,她一個人就吃了半瓶。

結果女孩的血壓急劇下降,瀕臨死亡,家人帶著孩子輾轉於南京的兩個醫院,不停地心肺復甦,可最終還是沒能挽回孩子的生命。

降壓藥多是糖衣包裝,小孩子可能會認為它是糖果,但它明確為「兒童禁用」。如果家長不收好,被孩子找到,就可能出現問題。

孩子的好奇心比較重,不管什麼都敢往嘴裡塞,而「是藥三分毒」,無論什麼藥,孩子沒病吃了都不好。

因此,家庭中的常備藥,一定要放在孩子夠不著、找不到的地方,這一點雖然簡單,可如果家長們疏忽了,就可能釀成大禍。

2. 按照自己的感覺給孩子用藥

兒童科學用藥,最重要的就是慎重,嚴格按照醫生的處方來給孩子用藥,不能私自給孩子換藥,減少或增加劑量,擅自決定用藥時間。

比如說抗生素,很多家長都會它感到擔憂,拒絕給孩子使用。

然而,面對某些細菌感染的疾病,就必須要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如果家長堅持不用,孩子反而會越病越重。

另外,使用抗生素也必須注意足量足療程,不能看孩子病情好轉就不用,這樣容易使細菌產生抗藥性。

不僅僅是抗生素,其它類型的藥物也是一樣的,面對兒童用藥,家長要對醫生有基本的信任,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給孩子用藥。

3. 服藥不能亂來

有些藥物有苦味,孩子不願意吃,家長就用各種方法引誘孩子吃下去,比如用果汁飲料等來送藥。

然而,果汁中含有果酸,可能會中和藥物中的鹼性鹼性成分,導致藥效降低。

還有的家長,把膠囊類的藥物拆開,直接把藥粉吞進肚子裡,更是會導致食道被灼傷。

服藥時,還是要按照說明上來,可以用獎勵的方式讓孩子吃藥,切不能用些歪門邪道。

兒童用藥需要謹慎,這些必須注意的地方,家長們可要留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F1YPm4BMH2_cNUgb9x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