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魚友都喜歡自己製作魚缸濾槽,有的習慣於使用整理箱,因為容積足夠大,有的喜歡使用玻璃來製作,因為我當初的魚缸架子設計的不合理,最早沒有想過添置三排魚缸,所以導致魚缸上部空間太小,濾槽不能做的太大。
對於這個東西我是這麼認為的,我們有多大的濾槽和過濾,就養多少的觀賞魚,這個是一點問題也沒有的,很多新手養魚總會感覺自己的濾槽太小,而很多老手養魚,總會覺得濾槽太大根本就用不上,對於我這些80的魚缸來說,有個小上濾槽足矣。
製作濾槽其實和粘魚缸沒有什麼兩樣,我在這裡簡單的和大家說一下製作步驟:
我的打算是把濾槽側放在魚缸的左側之上,占到底部兩個格子的寬度,所以說整個濾槽的具體尺寸是長40厘米,寬20厘米,高只有10厘米,採用的是5個厚的玻璃。
那麼首先兩個大面就是40乘以10厘米的玻璃兩塊,然後就是兩個側面,因為採用的是邊包底的做法,側面要減去兩個玻璃的厚度,所以說側面的尺寸就應該是19乘以10的兩塊玻璃,而底部玻璃應該是前後和左右各去掉一厘米,因為它是包在中間的,所以應該是39乘以19的玻璃一塊。
這個尺寸其實並不難計算,但是很容易粗心算計錯誤,我們還是仔細點好。
因為玻璃是直接讓玻璃店切割的,我自己也省事,包括了底部的打眼工作,我也怕自己做不好,我所做的只是把它粘起來就是了,現在這個年代工錢太貴,這樣一套小濾槽的玻璃錢才15塊錢,如果讓人家製作,總共加人工一套就要80塊錢,10套就得800大洋,太不划算了,我自己一個多小時10個小濾槽就整完了。
所以回家的第一步就是要磨邊,這個人家是不給磨的,磨邊其實很簡單,需要一個小砂輪片就行,只要把玻璃磨得不能劃破手指就可以了,這個工作比較簡單,很輕鬆搞定,記得一定戴手套,再一個儘量不要在硬質的地面上操作,以防玻璃破碎。
需要的工具也就是膠槍、玻璃膠、膠帶紙、泡沫板、擦手的抹布或者衛生紙等等,因為是魚缸濾槽也沒有必要和製作魚缸那麼精良,大約粘起來不漏水就行。
1、擦拭玻璃,先粘背面和底面
首先我們需要把玻璃擦拭乾凈,然後把底部玻璃放置平整,最好是能夠墊上一個泡沫板靠牆放置,因為這個地方是直角,連尺子都省的用了,再者製作這樣的魚缸,只要是玻璃尺寸合格,絕對是粘起來方方正正的,使用到直角尺子的作用不大。
鋪平底部玻璃後,我們要先粘背面的玻璃,把它的一邊打上玻璃膠。
很多新手製作魚缸,總以為把玻璃膠能夠從膠槍里擠出來就完事,實際上不是的,我們這是要靠膠槍把玻璃膠拖平和拖勻稱,這個倒也不難,有十分鐘也就學會了。
剛開始的時候,我做的也不好,因為很長時間沒做了,不過一會就習慣了,安裝的時候,先把背面慢慢的靠近底部,使它們先有效粘連,然後在用力推著底部玻璃,找一個東西扶助背面玻璃就行。
2、再粘兩個側面
然後就是要粘兩個側面,分別是在側面玻璃的正面邊緣和側面打膠,這裡千萬可別算反帳,否則就沒法用了。
這個也比較簡單,手裡拿著一個側面的玻璃,也是先把它和底部粘連,然後再和背面玻璃對接,這個時候背面玻璃就不容易倒了,我們也可以順手拿膠帶把背面和側面的上部直角固定住。
另一個側面也是使用同樣的方法,粘連後直接使用膠帶固定。
如果是較為沉重的玻璃就需要找重物倚靠,以防倒落。
3、最後我們再去鑲正面
所以這個正面玻璃就是三邊打膠了,只留出上部邊緣不用打膠,然後使用同樣的方法,把正面和兩個側面和一個底面對接即可。
最後如果還不放心的話,可以把缸內的膠縫再補一遍膠,然後用手指抹平。
上述指的是我們自己在家裡進行最為簡單的製作,工具也不會那麼湊手,如果是好的膠槍,基本上很快就可以完成,玻璃膠的質量越差,膠槍的質量越差,我們使用起來越費勁,所以說工具越好速度越快,也不見得就是水平的高低,質量問題是有保證的,就是美觀度差點,那個其實是個細不細心的問題。
所謂的注意事項就是一定要防止斷膠或者膠中有氣泡,只要是我們用力均勻,慢慢的拖著膠槍走,都不會有大問題,萬一有斷膠的地方,當時適當補膠也不會有事。
再者就是一定要及時使用膠帶固定,一步一固定,這樣就會避免了很多的麻煩,即使一開始玻璃有所晃動或者滑動,也沒有關係,最後形成濾槽後自然而然就結實了,再說了我們還可以適當補膠。
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們一定要有耐心,濾槽粘好後就不要去亂動,像現在的室溫,不到20度,最好是放置3天以上再去進行其他的步驟操作,比如說隔斷之類的。
在某些大一點的魚缸濾槽里,又是什麼擋流板、溢流板,分成幾格幾格的,然後還要去算計空隙是多少,高度是多少,實際上這些問題,對於整個魚缸水質和我們飼養的觀賞魚來說,我們只能說它不是沒有一點作用罷了。
上濾棉下生化,和前濾棉後生化,在道理上並沒有什麼兩樣,底濾槽里確實都是分格的,濾棉在前、生化在後,而在滴流盒裡就是上濾棉下生化,如果不分格,整個都是一體的話,也不是沒有,魚缸小了就得那樣,所以說,我們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操作就可以了。
包括了反氣舉和整理箱製作的濾槽,也都是上濾棉、下生化的多,大家怎麼不去分格了呢?我們飼養觀賞魚如果總去糾結於這些問題,還不如嚴格的控制飼養密度和投喂量的好。
當然了,如果我們的濾槽較大、濾材較多,希望分一下類,擺放的整齊一些,適當分格,加上溢流板和擋流板,有利於水流通暢,誰也沒說不可以。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