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三國的世界》
將從真實的歷史和文化思潮的演變這兩個層面去探尋那段歷史中最有價值的精神本源以及它對中國人的影響,樹立和宣揚隱含在那段亂世當中,得以傳承千年的道德力量和文化價值。
全片共6集,每集50分鐘。由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四川廣播電視台聯合出品。本片創作總監由著名紀錄片製作人康健寧擔任,總導演段錦川、蔣樾。
《三國的世界》以嚴謹的歷史態度、新鮮的觀察視角,通過講述「三國」和其中人物的命運故事,傳遞他們所承載的傳續千年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底蘊,並探尋那段歷史中最有價值的精神本源以及它對後世的深刻影響。
《三國的世界》分別為《良史演義共三國》《星落秋風五丈原》《橫槊悲歌觀滄海》《義薄雲天垂九州》《一江南北真豪傑》《大江東去意未銷》。第一集的主要人物是《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和《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以及為《三國志》作注的作者裴松之;第二集的主要人物是蜀相諸葛亮;第三集的主要人物是魏武帝曹操;第四集的主要人物是漢壽亭侯關羽;第五集是群像,以東吳的孫權、周瑜和魯肅為主要人物;第六集聚焦三國文化的影響力為何如此普遍、持久。
第一集大江東去意未銷
以說書的形式演繹三國故事應該始於北宋。北宋末期,說話藝術中已經形成"說三分"的專科。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袁闊成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播講的《三國演義》轟動一時。今天,以電影、實景劇、電子遊戲等各種現代媒介演繹三國故事的文化現象仍然層出不窮。
第二集星落秋風五丈原
所有的三國人物之中,受後世崇敬的人不少,由人至神的也有人在,然而在當世及後世皆備受崇敬的則非諸葛亮莫屬。魏文帝曹丕死後,孫權稱帝,為了共同抵禦曹魏,吳蜀第二次結盟。很有可能是孫權親手起草的盟書中既沒提到後主劉禪,也沒談及孫權自己,卻明明白白標出"諸葛丞相"四字,他讚揚諸葛丞相"信感陰陽,誠動天地"。
第三集橫槊悲歌觀滄海
在真實的歷史中,曹操成為白臉奸臣是在宋元之後才出現的現象,也就是朱熹在《通鑑綱目》中指斥曹操為"篡逆"之後才逐漸形成的,清人毛宗崗在評點《三國演義》時更是直接了當地指出曹操"是古今來奸雄中第一奇人",堪稱"奸絕"然而,所有這些指責就像毛澤東主席所言,那是封建正統觀念製造的冤案。
第四集義薄雲天垂九州
關羽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關羽死後後主劉禪追諡"壯繆侯",武而不遂、死於原野曰壯,名與實乖曰繆,所以,此諡實非美諡。蹊蹺的是,1500多年之後,乾隆皇帝下了一道聖諭,將《四庫全書》中《三國志》所載的"壯繆侯"通通改為"忠義侯"。
第五集一江南北真豪傑
本集圍繞三國時期最為著名的也是奠定了三分天下之勢的赤壁之戰這一重大事件來刻畫東吳君臣的一組群像。圍繞這場生死大戰,東吳眾多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但是,有兩個著名的人物可說是備受冤屈。首先是魯肅,因為小說和戲曲的影響巨大,因此人們的印象中魯肅是一個受氣包似的老好人,更像諸葛亮的陪襯。實際上,魯肅是一個具備戰略眼光的大政治家,是他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之前就向孫權提出了"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的"吳中對策"。
第六集良史演義共三國
所謂歷史與演義的衝突猶如清代史學家章學誠對《三國演義》的批評,他說:"七分實事,三分虛構,以致觀者,往往為所惑亂。"正是這"七實三虛"使得絕大多數的讀者誤將小說當作正史來接受和傳播,這也是"三國"在中國歷史和文化範疇一個十分特殊的現象。
統編版語文1-6年級上冊單元知識匯總
限時小學1-6年級數學計算題庫,各年級計算能力目標
限時2021日曆計劃表資源,讓孩子學會合理安排學習計劃
限時高頻視覺詞進階,從這套視覺詞金字塔句子練習開始
限時統編版語文1-6年級下冊名師教學視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ApXFHcBct9sAqDcBQSW.html每天和孩子一起進步,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