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FUN WORLD
作者:沙粒小八
連日來,多個景區「建與拆」圍牆相關事件占據各個媒體的重要版面。但與往日不同的是,現在的輿論幾乎一邊倒的是反對的聲音。
「風景屬於全體國民所有,我們有沒有共享權力?」「門票經濟所占比例過大」等批評的聲音不絕於耳。而在業內專家來看,中國的景區管理要拆的圍牆還有很多。
隱性消費的困擾
對於民眾的討伐之聲,浙江旅遊科學研究院院長張曉峰認為,這可能是一種遊客對於景區某些問題長期不滿積累後的正常反應。
張曉峰說:「一方面一部分景門票套票現象嚴重,隱形消費比較多,另一方面,隨著疫情三年的影響,消費能力下降,消費者更願意把錢花在大交通等硬成本上。心態的變化也導致了一些不滿情緒。」
首先來看門票套票的問題。這已經不是新鮮的話題。雖然有業者認為,多景點聯合售票是一種實惠讓利的售票模式,具有「獨立管理,一票通行」的特點,還節省了遊客的購票時間。但是消費者並不買帳:「只想要遊玩一個景點,卻被迫玩了眾多不想去的景點」是主要的槽點。
2022年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針對網民反映的「梵凈山景區捆綁銷售中南門古城」問題進行公開回復,並對景區運營企業提出明確要求:禁止對中南門歷史文化旅遊區的產品組合作硬性規定。
據業內人士透露,雖然《旅遊法》第四十四條中規定:將不同景區的門票或者同一景區內不同遊覽場所的門票合併出售的,合併後的價格不得高於各單項門票的價格之和,且旅遊者有權選擇購買其中的單項票。但是套票捆綁式銷售屢禁不止,原因在於「景區把所有的收益都壓在門票上和景區的小交通上,使得營收結構非常畸形,門票收入占了整個景區收入的80%,甚至是90以上。」
景區內的小交通及索道也是備受詬病的問題之一。
近期,有遊客吐槽「在喀納斯景區旅遊換乘觀光車三次」的現象,多位遊客表示,景區內交通不僅價格越來越高,還出現了「分段收費」的新模式。
此外,在旺季或節假日期間,過高的客流量可能導致觀光車擁堵或等待時間太長,給遊客帶來不便和不滿,如採用調度制的九寨溝觀光車運行路線不固定,景區內站點不僅多,還另設「只上不下」和「只下不上」的特殊站點,大幅增加了遊客乘車的難度。
從景區的角度來看,收費高啟是因為觀光車運營成本不低,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同時,觀光車的維護和管理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人工成本與運營費用說到底最終也是由消費者買單。但是,景區內小交通收費模式簡單、收益高,還是深受景區的歡迎。
對此,張曉峰表示,近年來,弱化「門票經濟」的呼聲一直不斷,但一些景區的門票依賴症依然嚴重,對住宿、餐飲、遊樂、深度體驗、商務會展、親子研學等業態不是很重視,所以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在於景區業態的豐富,以及盈利模式的多樣化。
攝圖網
安全問題一拆了之?
雖然一些景區的圍牆建了又拆,但是安全問題並不是可以一拆了之的。
在出現了網絡批評後,陝西省宜川縣黃河壺口風景名勝區管理局5月1日公開表示,陝西側延壺公路從壺口景區西側半山腰穿過,毗鄰壺口主景區的一段路面寬6米,為雙向兩車道,東側是與黃河河床形成12米至15米高差的懸崖,西側是易落石的斷崖。該路段未修「安全牆」前可遠眺壺口瀑布,但若遊客和車輛在該路段逗留可能面臨被落石砸傷的危險,還易阻礙交通,引發交通事故。據稱,2011年,陝西省宜川縣黃河壺口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在該路段東側修建了部分安全擋牆,並在西側設置了若干「落石地段、禁止停留」的安全警示牌,但由於擋牆較短較低,仍有遊客在此逗留攀爬,導致事故發生。2019年5月,負責黃河壺口瀑布旅遊區運營的陝西黃河壺口文化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對該段「安全牆」進行了加長加高,之後再未發生因遊人和車輛在此逗留而引發的安全問題。
據實地探訪過壺口瀑布景區的張曉峰透露,此言不虛。景區周邊山體地質疏鬆、有落石危險,景區道路也較為狹窄(省道),如果有遊客下車停留,的確會有安全之虞。
而景區管委會把圍牆拆了之後,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冒著員工安全的風險去做疏導,或者要把整個山體做防護,投資大、周期長,效果不一定佳,這些問題對於景區管理者來說的確有一定難度。
張曉峰院長評價道:「現在網絡上民眾一邊倒地去譴責景區的現象有可能是受到輿論影響,此事需要更加客觀理性的判斷。可以想見,一旦某天出現了安全事故,又會有很多人去譴責當地的管理不到位的問題。所以,景區或政府在建牆之前需要公示,在事後也需要更耐心地解釋。」
對此,他建議政府在處理這類事件的時候在做事的程序上進行優化。首先要公開當地山體滑坡的情況及交通條件,然後召開聽證會,向公眾公布實際情況、調研情況,可以通過拍視頻、召開新聞發布會等方式徵集意見,來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以便更好地化解問題和矛盾。
其實,一段小小的圍牆並不是簡單地建與不建、拆與不拆的問題。
有形的圍欄好拆,無形的圍欄不好拆。很多地方對景區建設、觀光旅遊根深蒂固的觀念並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改變的。
正如張曉峰院長所言:很多時候遊客對景區評價不高,主要的原因不是花了錢,而是覺得錢花得不值,這源於景區的各項配套設施、綜合服務不到位。而很多景區卻不習慣、不會、也沒有能力去做其他旅遊的產品和旅遊的形式,因為無論是康養旅遊、戶外運動、休閒度假、親子研學等等,都需要不少的投入,也需要相應的專業人才,而這些正是某些旅遊景區所缺乏的,這就導致大家只能是因循守舊,在現有的路徑上一路狂奔。
的確,景區的一些圍牆拆了,但是另一些圍牆還待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