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明了火遍全網的蘿蔔刀,卻無力對抗盜版

2023-10-20     果殼網

原標題:他發明了火遍全網的蘿蔔刀,卻無力對抗盜版

「後來我點進這個買家的個人頁面一看,發現她IP位址就在義烏,然後我又看了另外一個比較可疑的買家,發現這人也是個做電商的。

從七月開始,問號每天的時間安排都非常簡單:列印、組裝、包裝、發貨,然後不斷重複這套流程,直到陽光灑進昏暗的出租屋。

問號的全名是「瘋狂的問號493」,他是一名專門做3D列印的B站UP主,同時也是一位還沒畢業的大學生。

由於最近這段時間的訂單比較多,他便在學校附近找了個房子合租,室友與他年齡相仿,每天都得出門上班,但問號不同,他需要待在房間裡熬夜趕訂單,每次做訂單一做就是一整天,連個做飯的時間都擠不出來。

七月是問號人生的轉折點,因為在那個月,他親手製作的塑料玩具莫名其妙地在抖音上爆火,不久之後,他引以為傲的原創作品風靡全國,成為廣大中小學生人手一把的新潮玩具——蘿蔔刀

蘿蔔刀已經快速疊代出了各種IP版本(顯而易見,不會有授權)

沒人知道蘿蔔刀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就連問號自己在面對這個問題時都附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居高不下的熱度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致富機遇,瘋漲的訂單數量讓不少商家賺得盆滿缽滿,打開某些電商平台,月銷10萬+的店鋪也不在少數,似乎學生們手中的社交貨幣永遠會是熱門爆款。

然而對問號來說,「蘿蔔刀創始人」這張名片更像是張有名無實的空頭支票,沒人關心,沒人在意,更沒賺到多少錢。

問號告訴我,自己上個月的收入大概是兩萬元,去掉平台抽成,去掉材料成本,這兩萬的毛利是六七千,不含房租水電人工費。

這很現實,也很無奈,問號自嘲道:「真要算的話,可能還不如工廠流水線上組裝蘿蔔刀的工人賺的多。」

今年是問號接觸3D列印的第10年。自初中走進3D列印社團的那一天起,他便無可救藥地愛上了這台精密的機器,在那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問號一直都抱著自娛自樂的心態享受3D模型製作和分享的過程。

這樣的心態延續到了問號的大學生活。問號在北京長大,目前在武漢讀大學,他說自己的學習能力不怎麼樣,也缺少了點學習興趣和自律,因此大學四年掛了好幾門基礎課,繁雜的學業和惱人的考試讓面臨延畢的他很是頭疼。

不過也正是因為沒在讀書上花太多時間,問號才得以擠出大把時間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上。問號喜歡格鬥機器人,喜歡遊戲道具模型,還喜歡沒事打上兩把《Apex英雄》,3D列印與這些興趣愛好類似,都只停留在「圖一樂」的地步。

問號自己列印的蘭伯特傳家寶

偶爾來訂單的時候,問號就抽空做一做,早些時候B站沒有開通可供交易的工房,二手平台閒魚也沒有開放庫存功能,最早的一批顧客只能在QQ群挨個私聊,然後再跑去閒魚逐一下單,上架一個下單一個,非常麻煩。

平均每個月不超過30單,或者說平均下來每天能有一單就不錯,問號覺得那段時間的訂單量不過只是做著玩:「按照投入的時間來看,賺的錢可能還沒有20塊一小時,不如去洗盤子。」

個位數的訂單量

7月5日,是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的日子。當天,問號在抖音上發布了自己的蘿蔔刀視頻,大概是獲得了抖音算法的流量支持,這則視頻意外走紅,播放量一晚飆升至500萬,一些隱約嗅到蘿蔔刀商業潛力的廠家和電商開始投流推廣,但問號本人卻無動於衷,只是淡然應對。

「無動於衷」的意思不是說問號不想賺錢。一方面,抖音商店的運營打理較為麻煩,問號作為個人商家實在有些分身乏術;另一方面,那會兒他正忙著賺大錢——問號回憶說,他製作的新品「香蕉刀」恰好被B站某位UP主帶火了,於是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自己每天就做10把香蕉刀,別的啥也沒幹,連著做一整天不帶休息。

他開始習慣用外賣來計算自己消耗的時間成本,周圍的外賣全部吃過一遍之後,200個訂單就算是基本完成,等回過神來,盜版的蘿蔔刀已經占據整個市場了。

問號覺得做香蕉刀的那段日子挺折磨

事後回看當時的決定,問號並沒有表露出多少遺憾之情。「想賺錢的話就得搶占先機,想壟斷單純笑話了……哪怕他們(盜版批發廠)不做,也不代表我就能做,本來也不是我能賺到的錢,單純就是一個情感傷害了,經濟損失談不上。」

問號很清楚,自己一個人在成千上萬的蘿蔔刀訂單需求面前顯得太過渺小。他不是沒有嘗試過授權外包,8月中旬,他與一家注塑廠達成了合作,開始售賣正版授權蘿蔔刀,蘿蔔刀的刀身會刻上一個胡蘿蔔形狀的問號,象徵著它的原作者「瘋狂的問號」。

可惜的是,沒過多久,蘿蔔刀的正版化道路便以一種戲謔的方式迎來了結局——合作方的一位重要合伙人「卷錢跑路」了。

「跑路」一詞或許不太恰當,這件事更像是廠家不打算進一步追究。只不過面對這些糟心事,問號沒有走法律途徑,而是把打碎的牙咽進了肚子裡,選擇了退讓與妥協。「這件事我沒什麼話語權,屬於合作方內部問題,而且為了後續合作繼續,我沒提出過多主張。」為了避免再出現類似的問題,問號現在主要採用單筆授權費的形式與廠家合作,雖然數額不算太多,卻也能滿足日常的開銷。

與問號合作的廠商也存在比較普遍的品控問題

但現狀就是,各大電商平台里的各類商家打著「正版」的旗號賣到斷銷,即便他們壓根就不認識蘿蔔刀的原作者是誰。隨手打開一個商品頁面,你能很輕易地找到所謂的「假一賠四」正品保障服務,點開二級頁面,「正品」的定義被放在了三級頁面,而在三級頁面里,盜版商品的定義是這樣的:

問號沒有申請蘿蔔刀的專利,蘿蔔刀也沒有受到其應有的著作權保護。眼看著盜版的蘿蔔刀越來越多,越賣越好,我感嘆說:「要是相關的版權能正常運作,每賣出一件蘿蔔刀你都能有一定收入的。」

問號只是淡淡地回覆:「如果所有法律都能正常運轉,那這個社會就近似烏托邦了。」

在蘿蔔刀火起來之前,問號製作的幾乎所有玩具都選擇了開源。

開源是3D列印的圈子裡普遍存在的一種共享精神。3D列印不是憑空生成,它需要列印者提前在建模軟體中設計模型,再經過處理後將圖紙導入機器,換句話說,列印其實只是手段,列印者本質上進行的是建模和設計。

3D列印圈主流分享網站Printables里就有大量用戶分享模型圖紙

隨著近些年來印表機市場不斷內卷,「會用印表機」這道門檻已經被逐漸磨平,只要準備好機器、圖紙和相應的材料,人人都能在家裡享受DIY的樂趣。

但這樣的樂趣,往往會被屢禁不止的抄襲毀得一乾二淨。

「毀」可能是個不太確切的說法,問號覺得「大環境一直都是這樣,只是我個人有點想靠這個吃飯了,就選擇保留圖紙了。」

問號的說法不無道理,在蘿蔔刀被盯上之前,抄襲就已經蔓延到了3D列印圈的每個角落,但凡有點知名度能變現的列印作品,基本上都沒能逃脫被抄襲的命運。

更要命的是,抄襲這東西,你就是想防也防不了。

為了進一步解釋防無可防的抄襲是如何做到的,問號特意向我說明了他近期接連遭遇「商業間諜」的案例:

「8月份的時候,我還在做香蕉刀,因為香蕉刀沒開源,市面上找不到實物,也找不到圖紙文件,結果我就遇到了個商業間諜。對面是個小姑娘,她跟我說男朋友過生日,想搞個禮包盒,她特別中意這個香蕉刀,恰好我手裡還剩一把樣品,我就用順豐給她寄了過去。」

「順豐剛把快遞拿走的時候,我就反應過來了,我心想不對呀,我干這行乾了那麼久,我這個作品的目標受眾人群是誰我心裡還是有數的。她們那些個商業間諜就喜歡拿嬰兒的表情包做頭像,跟我以前的顧客完全不重疊。後來我點進這個買家的個人頁面一看,發現她IP位址就在義烏,然後我又看了另外一個比較可疑的買家,發現這人也是個做電商的。」

「當時我直接就破防了,我心想你跟我忽悠這忽悠那,到頭來你是義烏注塑廠的。我立馬打電話讓快遞小哥爬七樓,又把快遞給我送回來了,感覺還有點兒得罪那個順豐快遞員了。」

義烏是小商品批發市場的聚集地,同時也是盜版蘿蔔刀最猖獗的地帶之一。得益於高度發達的工業化產業鏈,復刻一把蘿蔔刀的模具簡直易如反掌:沒有實物的玩具,只要有張截圖,模具城裡那些師傅半天內也能做出模型,找個工科大學生可能要不了500塊;有實物的玩具那就更簡單了,直接量一下就行,至於說真正有區別的細微之處,廠家不在乎,消費者更不在乎。

很多時候,電商買回去也不一定只是用於倒模,更有可能是為了拍攝商品圖片用於宣傳。

從開模到銷售,強如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也需要準備半個月的時間,這半個月的時間商家可等不得,他們需要買下一個現成的玩具,回去拍圖上架產品,待到半個月後玩具大規模量產再給顧客發貨,說白了,就是要提前吃這半個月的流量。

問號也研究過如何應對抄襲,他說自己是「被迫研究」,不過到頭來還是沒研究出個所以然。他設想過申請專利,可專利申請的周期恐怕比玩具的商業壽命還長,再者已經開賣的產品好像是不能再申請專利的,不可能所有產品都為了專利都先封存一年,而且在乎你有沒有專利的盜版廠是少數,外觀專利和實用新型的話繞過也非常簡單……

在意識到自己的買家群體里潛藏著商業間諜的那一天,問號做出了一個決定,他把自己幾乎所有的商品都下了架,只留了一個蘿蔔刀,據他本人所說,下架是因為「已經無所謂了」。

現在再打開蘿蔔刀的商品頁面,冰冷的數字告訴我這件玩具一共賣出了393份。剔除一切成本,按照粉絲專享價25元/件來算,問號通過蘿蔔刀獲得的直接收益是9825元,他曾幻想過這個數字能達到7位數,但幻想終究只是幻想。

閒下來之後,問號出門去醫院開了趟藥。他患有糖尿病,只能靠生活來調理,偏偏他近期的作息極其紊亂,而醫院的工作時間窗口又非常短,距離他上一次去醫院開藥,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了。

好在忙得焦頭爛額的日子總算是結束了。後來他才想起來,自己好久沒有打開以前喜歡玩的《Apex英雄》了。

10月3日,問號憑藉著自己的人脈拉了個QQ群,裡面全是他列印圈子認識的朋友。

問號說:「雖然本意是交流建模和設計,但是現在討論的比較多的確實也是商業化問題。」

他跟我算了筆挺簡單的帳。「現在3D列印行業非常卷,材料均價差不多0.15元每克,一個蘿蔔刀50克,成本就是七塊五。可是呢,人家義烏注塑批發價低得令人髮指,高質量的夜光蘿蔔刀30克只賣七毛五,差距是整整十倍,而且這還是夜光蘿蔔刀,如果是普通蘿蔔刀,成本可能只要六毛,列印的這七塊五才剛開始,這還沒算上五金,組裝人工費和包裝費。」

「還有最致命的,」問號補充道,「快遞費是8塊錢一單。」

用快遞費丈量對方與自己之間的距離,大概是每一位個人賣家的必經之路。為了省下這筆開銷不小的運費,問號甚至還親自給同城買家送過貨。

問號目前的工作環境

好在問號的心態良好,他沒什麼消費慾望,覺得自己的收入能支持自己的生活就行。跟多數年輕人一樣,問號沒打算買房,也不想結婚,「說白了,生活就是在娛樂自己。」

隔了一陣子,問號補上了一句話:「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這麼搞可能不太孝順,不太對得起爹媽。」

問號還沒有大學畢業,他延畢了,父母對他散漫的學習態度意見很大。不過對於兒子把3D列印當成本職工作這件事,他們只是不怎麼看好,並不反對。

我問他:「把愛好當成事業,後悔嗎?」

問號說:「才三個月,還沒來得及後悔。」

7月份之前,問號的人生規劃里,「打工」占了很大一部分。這裡的打工,指的是傳統意義上的打工。

現在問號的生活比較輕鬆,他主動放棄了埋頭苦幹的機械化工作,只做樣品和開發,今後的商品生產一律交由合作商和廠家來做。他聽說這個月上海會接連舉辦頗具規模與影響力的中國玩具展和玩博會,他很想去,反正也比較閒,只是出遊成本限制住了他的慾望。

收入拮据是問號如今的現狀,刨去吃喝之後,剩下的錢不多。蘿蔔刀確實是風靡全國,只不過問號賺到手的可能也就幾千元,目前他指望著與廠家的合作開始回款,到那時候就能維持自己的日常生活了。

問號是幸運的,蘿蔔刀的成功對3D列印圈的所有人來說都是不可複製的案例,實際上他也確實以此為契機,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與此同時,問號也是不幸的,任何牽扯到了利益的行業——或者說根本就不算作是行業的小玩具列印圈——只會被無孔不入的逐利商人們無情地壓榨殆盡。

如果問號能潛心運營抖音帳號,他是否能就此逆天改命,搖身一變成為百萬富翁?不好說,人總得給自己留個念想。

至於那些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讓所有人都不開心的糟心事,往往也會在幾個月之後伴隨著蘿蔔刀的降溫徹底消散。或許明年的這個時候,大家還會隱約記得這個火過一陣子的小玩具,但卻幾乎不會有人記得,原來蘿蔔刀爆火的背後是3D列印圈深陷的抄襲泥淖。

「我只是覺得,現在的大環境談不上好與壞,只能說你適應不適應。但我是希望以後大家都能適應的,或者說都能找到一個更好的出路。像我們這樣的受害者在其他各行各業也一直都很多,沒有什麼新奇的,大家能活下去就都挺好。」

在高談理想之前,起碼得先活下去。3D列印圈是這樣,好像還有很多行業也是這樣。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 遊戲研究社ID:yysaag),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8eeed197773f1e7e9b35f2b9389b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