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七大任務,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2024-05-24     求是網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必須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突出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制約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卡點堵點問題、發展環境和民生領域的痛點難點問題、有悖社會公平正義的焦點熱點問題,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增動力、添活力。從經濟體制改革看,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重點做好七方面工作。

  •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圖為2023年8月30日,「中外運海口」輪緩緩駛離青島港,駛向印度欽奈港。2023年以來,青島港「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箱量保持兩位數增長。新華社發 張進剛/攝

一是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各類所有制企業協同發展,充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健全國有經濟管理體系,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企業。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落實好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支持企業家專注創新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

二是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完善產權保護、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完善適應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長效體制機制,大力整治市場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完善市場准入制度體系,持續推進新業態新領域准入放寬。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推動各種生產力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完善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機制,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加強新出台政策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

三是打通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難點。全面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化科技體制、教育體制、人才體制等改革,完善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加快建立產業需求引領的創新體系,持續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實施製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數位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健全數據基礎制度,大力推動數據開發開放和流通使用。

四是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主動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不斷完善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機制,進一步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便利中外人員往來,切實打通外籍人員來華工作、學習、旅遊堵點。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更多高能級對外開放合作平台。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係。

五是加大民生領域改革力度。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制度。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推動社會保險參保擴面,完善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健全區域協調、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

六是健全全面綠色轉型體制機制。協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加快構建綠色製造和服務體系。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完善碳定價機制。

七是加強經濟安全能力保障。健全房地產企業主體監管制度,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統籌好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和穩定發展,建立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建立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健全權責一致的風險處置責任機制,健全以投資者為本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強化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健全糧食產購儲加銷協同保障機制,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構建大國儲備體系,有效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詳見:中共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文章《進一步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策劃:陳有勇 審核:吳強 監製:王兆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8c624034d36a9007d74a87f0cc475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