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是健全的,才能為社會創造財富,讓家庭充滿和諧與快樂

2022-02-10     沫沫的靜好歲月

原標題:孩子的心理是健全的,才能為社會創造財富,讓家庭充滿和諧與快樂

最近冬奧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家裡的孩子們也找到了自己的「新偶像」:谷愛凌。

他們好喜歡這個18歲的小姐姐,實力、能力與美麗兼具,情商、智商和愛國心都在線上,著實讓人心不由己的不得不愛。

尤其是谷愛凌代表中國出戰冬奧會,引起個別美國網友的「批評」時,小姐姐落落大方、遊刃有餘的回答:

「我並不是我並不是想要讓所有人都滿意……我知道我的心地是善良的,我也知道我所做的決定是基於所有人的利益,我覺得這會帶來更大的好處。如果有人不相信這就是我的初衷,那麼這隻說明他們沒有足夠的同理心去理解別人的善意,可能因為他們和我有不同的價值觀。如果有人不相信我或不喜歡我,那麼這是他們的損失。他們也成不了奧運冠軍。」

無不彰顯出這位天才少女強大的情商和智商。

作為父母來講,在如今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社會,我們都會忍不住地不斷思索:我們究竟應該怎樣養育孩子,才能讓他們能夠站的更好、跑的更遠、笑到最後?

事實上,孩子們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和教誨,更離不開父母的支持和信任,同樣,也離不開父母本身的努力和優秀。

而對於孩子來講,我們要首先保證他們的心理是健康、健全的,才能為這個社會創造財富,也才能讓家庭充滿和諧和快樂。這是一種「心理社會能力」的培養。

世衛組織曾經將「心理社會能力」比較全面的解釋為:

是一個有效地處理日常生活中各種需要和挑戰的能力,是個人保持練好的心理狀態、並在與他人、社會和環境的相互關係中表現出適應和積極行為的能力。

心理社會能力包括:

1、了解自身特點,培養自我認識能力

對於孩子來講,了解自身特點,能夠學會在各種機遇、挑戰以及學習生活中,保持「勝不驕敗不餒」很重要。

現在越來越多地涉及到孩子的社會新聞,都從一個側面描繪出孩子因為壓力大、心情差或者一時的不順就把自己逼到絕路的悲劇。

如果孩子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懂得自己的長處;父母也時不時地為孩子助力,在孩子悲觀沮喪的時候,及時為他撥開迷霧,指點迷津,讓孩子明白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一時的挫折算不得什麼,從而讓自己豁達、樂觀一些,不就能夠從根本上杜絕悲劇的發生了嗎?

2、學會傾聽和表達,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良好的溝通能力是人際交往能力的基礎,而人際交往能力是孩子健全心理能力的另一個關鍵因素。

所以,讓孩子學會傾聽和表達,在年幼的時候,能夠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遇到的各種情況;在年少的時候,能夠正確地傾訴自己的思想和想要得到的幫助;在和朋友相處的時候,能夠懂得傾聽,也能夠以己度人,站到別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

當孩子懂得人與人交往要和諧相處、友好協商、克己讓人的態度,當人際交往出現問題和矛盾時,要寬容、公平、有理有據、落落大方的處理方式;這樣就有效地避免了太多的人際交往的問題,也讓自己的人生之路更為開闊。

3、可以掌控自己的情緒,學會緩解壓力的能力

成年人都明白,當壞情緒爆棚的時候,自己的人生就會跟著一塌糊塗。所以,能夠掌控自己的情緒,擁有緩解壓力的能力,人生就會是另一番境遇。

而培養孩子掌控自己的情緒,也許是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只要持之以恆,並且有目標的帶動和糾正,孩子就可以懂得如何宣洩和放鬆自己,從而讓自己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有些孩子在情緒爆發的時候,就是「天使」變「惡魔」的時候,不依不饒的哭鬧、歇斯底里的折騰,只是因為自己的願望沒有實現,自己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

而這些情緒的由來,一定與父母不正確的態度有關。比如對孩子太過於縱容和嬌慣,比如對孩子無底線的退縮和滿足,都會讓孩子無法正確面對自己的情緒,無法面對自己被拒絕後的心情。

可是,有句話說得好:今天你不管孩子,明天就會有人替你管教孩子。那個時候對於孩子、對於家庭來講,可能就會萬劫不復。

所以,延時滿足、合理拒絕、學會理解、培養愛心,都是不錯的方法,沒有人生來就是完美毫不犯錯,而面對錯誤如何調整自我,改變自我,更為關鍵。

培養孩子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就要培養孩子嚴格的自律能力,能夠嚴格地要求自己,善待別人,面對比自己強勢的人,不卑不亢,面對比自己弱小的人,也不諷刺譏笑;不會為自己一時的利益得失斤斤計較,也不會為自己偶爾的不公平待遇患得患失……

這才是具有強大心理社會能力的人,也是在未來社會能夠讓自己平和、幸福終生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8b0f7c16f0b3f3a4edca08e2032fe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