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流行的「屁股針」,見效快又便宜,現在為什麼不見了?

2023-11-18     家庭醫生在線

原標題:曾經流行的「屁股針」,見效快又便宜,現在為什麼不見了?

近段時間

熱議話題#屁股針為什麼消失了#

勾起了不少朋友的童年記憶

這也讓一些人不禁疑問

小時候流行的「屁股針」

現在怎麼都銷聲匿跡了?

01

屁股針是什麼?

人們常說的「屁股針」,其實屬於肌肉注射的一種,是指把藥物注射到肌肉組織中。

肌肉注射的方式能夠避免藥物經由肝臟代謝,在注射一些種類的疫苗以及對血管刺激性可能較大的藥物時,往往會選用這種注射方式。

而屁股部位肌肉比較「厚實」,自然就成了肌肉注射的「優秀候選位置」之一。除此以外,大腿外側、兩邊胳膊的三角肌區域等,也是肌肉注射的「候選位置」。

臨床上,除了肌肉注射外,還有各種適合於不同場景的注射方式,常見的有靜脈注射、皮下注射及皮內注射。

1.靜脈注射

顧名思義,就是直接把藥物注射到人體的靜脈之中。日常經常提到的吊水、打點滴都屬於靜脈注射。這一注射方式的好處是,直接將藥物注射至靜脈血液,藥物不容易被肝臟等器官代謝,而且能在較短時間被送往全身。當需要藥物儘快起作用時候,臨床醫生就會選擇這一方式。

2.皮下注射

提及皮下注射,大眾較為熟知的就是注射胰島素了。胰島素一類的大分子蛋白質一般難以經由口服吸收,需要通過注射給藥,而相對於靜脈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的操作要求更為簡單,即便不是專業醫護人員也能學習操作。這對於需要長時間注射胰島素的病人而言,選這一注射方式就很適合。

3.皮內注射

皮內注射最常用於一些藥物的「皮試」操作,醫護人員會把針頭貼在靠近皮膚表面的地方往裡注射藥物。這樣操作主要是因為注射點相當靠近皮膚表面,若身體有不良反應,比較容易觀察到。

02

都是肌肉注射,

打在屁股和打在手臂區別在哪

首先,大家要清晰,打針的作用是:在臨床治療中,部分藥劑並不能經由口服獲得藥效,或是無法經過口服吸收作用,所以就會選擇直接注射藥物到人體來進行治療。

而同樣屬於肌肉注射,選擇打在屁股上或打在手臂上,主要得看注射的藥劑類型及用量。一般而言,手臂的肌肉注射操作更方便,適合小劑量的藥物注射;而對於較大劑量或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更常見是選擇屁股的肌肉注射

03

「屁股針」為什麼現在都銷聲匿跡了

其實「屁股針」並沒有消失,只是現在需要應用屁股針的場景變少了。而「屁股針」逐漸退居次要地位,主要跟以下的幾個因素有關:

1.容易造成尷尬。打過「屁股針」的都知道,注射時需要脫下褲子、露出屁股。這在一些相對不私密的公共注射室,患者隱私將面臨挑戰。

2.疼痛感比較厲害。「屁股針」要刺入厚達3cm的皮膚及脂肪組織,才能觸達肌肉。注射時,針頭會相對扎得比較深,自然疼痛感也會更強。此外,屁股血管及神經線分布密集,每次打完針後不少病人都覺得覺得屁股又麻又痛。

3.有刺激神經的風險。屁股內側有坐骨神經線,如果醫護人員的打針操作不成熟或者方法有誤,可能會刺激坐骨神經,引發神經損傷,甚至影響正常行走。

4.藥物在「更新換代」。隨著藥物科研進步,當年一些必須經過「屁股針」注射的藥物已被淘汰。例如:部分青黴素類藥物,被頭孢類藥物取代。

綜合以上原因,「屁股針」才越來越少見。但對於一些給藥量很大的肌肉注射類藥物,可能還得依靠「屁股針」,讓它發揮最好的療效。

家庭醫生在線媒體矩陣中心

編輯:彭秋霞

審校:郝雅竹

從胃痛到查出胃癌僅2周!醫生:這5類人最危險

女人壽命長不長,看「腳」就知曉?腳上有6個特徵,壽命短不了

腸道里長了息肉,上廁所時會有3個提示,別等到中晚期了才發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80c14f480ff7e6770e510ecd6f653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