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

2024-05-17   博物館世界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共8章、72條。具體分為:總則、無障礙設施建設、無障礙信息交流、無障礙社會服務、保障措施、監督管理、法律責任和附則。主要內容包括:

一、明確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定位、原則和管理體制

一是妥善處理保障重點與惠及全體的關係,明確無障礙環境建設在重點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基礎上,積極推動建設成果惠及全體社會成員,包括:在立法目的中明確,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參與和融入社會生活,促進社會全體人員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在適用範圍中規定殘疾人、老年人之外的其他人有無障礙需求的,可以享受無障礙環境便利。

二是明確無障礙環境建設應當與適老化改造相結合,遵循安全便利、實用易行、廣泛受益的原則。

三是明確堅持黨的領導,突出政府主導,對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管理體製作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有關部門做好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住房和城鄉建設、民政、工業和信息化、交通運輸等主管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範圍內,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助做好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

二、系統規定無障礙設施規劃、設計、建設、改造、維護和管理相關制度

一是嚴格確保無障礙設施建設質量。包括:明確新建、改建、擴建的居住建築、居住區、公共建築、公共場所、交通運輸設施、城鄉道路等應當符合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規定無障礙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並與周邊的無障礙設施有效銜接、實現貫通;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在無障礙設施建設中的職責作出明確規定

二是強調重點單位、區域、場所等配套建設無障礙設施的義務。比如明確要求殘疾人集中就業單位、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部分地區的人行道路系統、停車場等應當配套建設相應的無障礙設施。

三是對無障礙設施改造作出系統性規定。包括:要求政府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造計劃並組織實施;明確無障礙設施改造責任人,對不具備無障礙設施改造條件的規定責任人,應當採取必要的替代性措施;對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老舊小區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等重要問題作出專門規定。

四是針對「重建設輕維護」突出問題,對無障礙設施的維護和管理作出明確規定。包括:明確維護和管理責任人,對其所承擔的維護和管理職責作了列舉;對非法占用、損壞無障礙設施等行為作出禁止性規定,並明確了相應法律責任,五是明確通過意見徵詢、體驗試用等方式,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參與無障礙設施建設。

三、豐富無障礙信息交流內容

一是明確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為殘疾人、老年人獲取公共信息提供便利,採取無障礙信息交流方式發布突發事件信息;要求藥品生產經營者提供無障礙格式版本的標籤、說明書。

二是對利用財政資金設立的電視台、網站、移動應用程式以及圖書館、博物館、電信業務經營者等提供無障礙信息的義務作出規定。

三是明確要求硬體終端產品、自助公共服務終端設備、便民熱線、緊急呼叫系統等應當具備或者逐步具備相應的無障礙功能。

四是完善鼓勵支持措施。包括:鼓勵圖書、報刊配備有聲、大字、盲文、電子等無障礙格式版本;鼓勵編寫出版自文版、低視力版教學用書;鼓勵地圖導航定位產品完善無礙設施標識和無障礙出行路線導航功能;鼓勵藥品以及其他商品的經營者提供無障礙格式版本的標籤、說明書。

五是對國家通用手語、國家通用盲文的推廣、採用作出要求。

四、擴展無障礙社會服務範圍

一是規定公共服務場所提供無障礙服務的要求,對涉及醫療健康、社會保障等服務事項的,明確要求保留現場指導、人工辦理等傳統服務方式。

二是對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司法訴訟仲裁公共運輸、教育考試、醫療衛生、文旅體育等方面的無障礙服務分別作出有針對性的規定。

三是新增應急避難場所提供無障礙服務的義務性規定。

四是完善殘疾人使用服務犬的相關規定。

五、健全無障礙環境建設保障機制

一是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無障礙環境建設經費列入本級預算,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

二是加強無障礙環境理念的宣傳教育,提升全社會的無障礙環境意識。

三是積極構建無障礙環境標準體系,建立健全無障礙環境認證和信息評測制度。

四是採取措施促進新科技成果運用,支持無障礙設施:信息和服務的融合發展。

五是將無障礙環境建設情況作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等創建活動的重要內容。

六、完善無障礙環境建設監督制度

一是對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考核評價、委託第三方評估、信息公示、投訴舉報處理答覆等相關工作機制作出明確規定。

二是明確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提出加強和改進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對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進行投訴、舉報。

三是規定殘聯、老齡協會等組織可以聘請相關人員對無障礙環境建設情況進行監督。

來源: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求是網

審核:周甜

核發:熊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