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ChatGPT」App來了,iOS先推!

2023-05-19     正解局

原標題:狂飆!「ChatGPT」App來了,iOS先推!

發展的洪流不可阻擋,我們要做的是迎接挑戰。

ZHENGJIEKEJI

正解科技出品

01

比Tiktok更火的國際應用來了!

ChatGPT首款官方App登場,第一天就衝到了App Store排行榜第二。

5月18日,OpenAI正式宣布推出iOS版本應用程式,免費提供民眾使用。

並且安卓版本也將隨後發布,並支持語音輸入、同步歷史記錄等多項功能。

ChatGPT從去年亮相以來,只能通過官方網站或者整合該功能的第三方App使用。

而且在國內,合法的途徑基本沒有。

根據OpenAI的說法,推出iOS App是他們將最先進的研究成果轉化成一款實用工具的第一步,未來也會不斷降低使用門檻。

比如現在的雖然只針對美國提供服務,但不久後會拓展至全球。

現在也只有英語,未來還有更多語言。

ChatGPT App還可以跨設備同步歷史記錄,換句話說,就是可以記錄你以往搜尋過的內容、提問,並且隨時提供查看。

另外,這款App還整合了OpenAI的開源語音辨識系統Whisper,用戶可以直接語音輸入,省下打字的功夫。

最友好的是,ChatGPT完全免費且沒有任何廣告,甚至官方自己也在App Store頁面上強調,這款官方App是免費的(沒有廣告!)。

對OpenAI來說,最重要的是利用這款App收集用戶的使用感想,從而改進服務。

「我們很希望知道用戶怎麼使用這個應用程式,並會在收集用戶回饋時努力改進ChatGPT的功能與安全性。」

當然,如果你非要充錢的話,那也不是沒有渠道。

每月充值20美元,就可以升級為ChatGPT Plus的用戶,使用GPT-4,以及搶先體驗新功能,享有更快的回應速度等付費用戶福利。

相比於GPT-3.5,GPT-4的資料庫擴充了10倍以上,更加智能,也更加意味著可以節約用戶時間。

不過ChatGPT手機版暫時只在美國地區的App Store上架,因此只有iPad和iPhone能使用。

而要下載的話,就要把App Store地區先轉去美國,才能找到OpenAI上架的官方App。

由於ChatGPT限制中國地區,因此暫時沒有合法的渠道下載這個應用。

如果想升級ChatCPT Plus,Open AI也只接受美國信用卡。

02

為什麼ChatGPT那麼送福利,現在電腦端的會員數量都暴增了,怎麼還「做好事」呢?

其實ChatGPT推出App版本,就是為了搶占先機。

因為現在正是AI競賽白熱化的階段,Google、微軟、Meta等科技巨頭相繼推出AI服務,並且整合進搜尋引擎、生產力工具等各項實用服務之中。

前幾天的Google I/O上,Google就宣布聊天機器人Bard將與Google地圖、試算表等服務整合,並且推出可在各項生產力工具中協助用戶完成工作的AI助手Duet AI。

儘管OpenAI被公認為技術上暫時領先,ChatGPT回答更準確、人性化。

可一旦缺乏將技術變為實際工具、為用戶賦能的管道,就有可能被後來者超過。

原因是ChatGPT的好用,建立在兩大基礎上。

一個是算法,一個是數據量。

算法上,Google這樣實力雄厚的公司很可能會趕上。

所以數據量的多寡就很重要。

怎麼吸收數據呢?

免費給公眾用,就是在吸收數據!

基於這種先發優勢,相信ChatGPT的王者地位還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

如果國內的用戶也想隨時隨地感受AI帶來的便利,那麼就要等等國內應用了。

從目前的消息看,百度的文心一言還是最熱門的。

可惜的是,在一周前,中文通用大模型綜合性基準的測試結果表明,模型能力評分中,文心一言墊底。

最好的國內AI則是「星火認知大模型」。

這是安徽合肥的科大訊飛的產品,具有文本生成、語言理解、知識問答、邏輯推理、數學能力、代碼能力、多模態能力。

目前,該模型可較好地完成中英文論文、品牌宣傳語以及故事內容等多形式的撰寫。

董事長劉慶峰表示,訊飛在長文本生成和數理能力方面有一定優勢。

其中,在中文長文本生成方面超過了ChatGPT,但英文方面則還有一定差距。

同時,他公布該模型在今年將持續升級的3個裡程碑節點。

6月9日,將升級開放式問答、多輪對話、數學能力;

8月15日,升級代碼能力、多模態交互能力;

10月24日,將實現中文超越ChatGPT的當前版本,英文能做到與ChatGPT相當的水準,並在教育、醫療等領域做到業界領先。

03

AI時代,你追我趕,希望國產公司早日能拿出可以具體落地的,產品力不輸國外的應用出來。

畢竟中國人更懂中國人。

ChatGPT還是以英文為主,中文知識量在總參數中的比例相當低。

相比之下,國內AI大模型對於句型、用語、文本的理解力,都更符合本地的使用需求。

人工智慧已經進入類似摩爾定律的時代,成長速度之快,超乎所有人的想像。

可以預見的是,強大的AI在未來不只止步於文字能力、代碼能力,還會包含視頻、網頁、企業資源規劃的結構化數據,在商業應用上更進一步。

雖然AI可能會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衝擊,但在科技競賽上,中國不能缺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7a157f1151d6746a35a4741e8c026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