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讓本該四處串門的春節假期變成了天天宅家。無處可去的少年兒童在做什麼呢?泗涇二小的孩子們,有的用歌曲,有的用文字,有的以打卡運動的形式,代表全家人抗擊疫情的決心和信念。
每天看新聞,為嚴峻的抗疫形勢焦慮著,也被各行各業的逆行者事跡感動。現在不正是一個讓孩子們學習先鋒,致敬先鋒的時刻嗎?」泗涇二小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孫薈涵的想法,得到了學校德育小組、校級家委會的支持,共同商議後制定了「致敬先鋒,泗涇二小少年兒童在行動」五天打卡活動。
一天一個主題。第一天,孩子們化身紅領巾小百靈,為先鋒們獻上一首具有讚美、鼓勵或祝福含義的歌曲,並送上祝福。來自三(1)中隊的方遠山隊員,和爸爸媽媽合唱一首《跟彩虹一起成長》,向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先鋒們敬禮致敬,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第二天少年們化身小運動員,通過視頻記錄分享了自己在室內進行的運動。不出門,不添亂,在家也要做合適的室內運動,增強免疫力。二(5)苗苗中隊的邱姝瑗上傳了每天拍皮球和投籃鍛鍊的時刻。
每天通過電視了解大量時事新聞,有沒有讓你特別感動的事情呢?第三天的主題是「紅領巾小書蟲,與爸爸媽媽分享最感動的先鋒故事」。「有了以鍾爺爺為代表的醫護人員在前線衝鋒陷陣,我們都堅信這場『戰疫』最終一定會取得勝利。」「向所有的醫護人員敬禮致敬!感謝你們!」來自五(3)中隊的於雪菲菲在媽媽的手機上和電視上都看到了鍾南山爺爺和醫護人員在武漢工作的場面,非常感動。她把這些感人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並自發給奮戰前線的醫護人員寫了一封感謝信。
第四天,孩子們化身小創客,想像未來身為科研人員的自己,會發明什麼來幫助治療控制新型冠狀病毒。五(5)中隊的占子墨繪製了一個微型機器人,希望可以代替醫生親密接觸病人,避免被感染的風險。他的機器人被病患吞下後,會自動剝離鉗出來病毒,隨即通過紫外雷射器將其殺死。
2月7日是打卡行動最後一天,也是全城即將迎來返工、返程高峰的時刻,後台已經提前收到了少先隊員的打卡內容——從自我做起的「抗疫」行動。
五(2)中隊的鄭詩曼隊員,自製抽紙箱和垃圾桶,放置在小區電梯間。她和媽媽在電梯里貼了一個「春」字,寓意著: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文字:張小小
編輯:沈莉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76kO3AB3uTiws8KAVu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