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生活·快樂健康
新中國已經成立70周年
當初為人民幸福生活
浴血奮戰的老兵
都已經年過耄耋
每當回憶起往事
他們總是神情自若
有很多話要說
今天向大家介紹一位老兵
他叫於忠斌
今年91歲了
戰爭貫穿了他的前半生
抗日戰爭時期,
12歲的他冒險為八路軍送雞毛信,
16歲時成為一名八路軍戰士;
解放戰爭時期,
他參加孟良崮戰役立下戰功,
在三合山戰役中被炮彈擊中身負重傷,
渾身是傷疤;
每每回憶起往事
戰鬥中負重傷
民兵老鄉抬擔架送他衝出火線
用飯碗為我接尿
總讓他難以忘懷
講述起這一段
他眼睛裡總是噙著淚
戰火青春的故事娓娓道來
12歲送雞毛信 16歲加入八路軍
「我出生在舊社會,那時候社會動盪,戰事不斷,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犯時期,漢奸土匪作惡,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自從來了八路軍建立了區政府和地方武裝,我們才看到了希望。」於忠斌老人介紹,他出生在煙台市海陽後埠前村,家裡曾竟是村裡最窮的一戶,一家八口人只有三畝薄田,小時候經常受地主欺壓,後來日本人、漢奸土匪、偽軍輪番襲擾,民不聊生。
1940年,於忠斌老家來了八路軍,
建立了區政府,
組織起了地方武裝,
開展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鬥爭。
「八路軍軍紀嚴明,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還經常為我們接濟糧食,平時給我們講的都是抗日救國,推翻舊制度,解救老百姓於水火的道理,深受大家愛戴。」於忠斌介紹,12歲時他就積極自願參加抗日活動,經常給村地下黨員送情報,給部隊送給養,挖戰壕。日軍掃蕩時,他多次冒險給鄰村八路軍送雞毛信。
1944年,在區幹部的指引下,於忠斌參加了八路軍,成為海陽獨立營七連的的一名戰士。
孟良崮立功 三合山戰役負重傷
於忠斌經歷了抗日戰爭
和解放戰爭大小戰役十幾次
最難忘的就是孟良崮戰役
最刻骨銘心的就是三合山戰役
發生在1947年春夏之交的孟良崮戰役是一場山地運動殲滅戰,經過幾年曆練,於忠斌已經是華東野戰軍9縱26師77團3營通訊班的班長。
「我們面對的敵人正是國民黨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編第74師,戰鬥勝利與否將關係到整個山東戰區乃至整個中國的作戰形勢,所以那時候時間緊迫,任務異常艱巨,真是飛秒必爭,一天24小時都在戰鬥中。」於忠斌介紹,雖然遭遇了敵人先進武器的負隅抵抗,依然將他們圍困在了孟良崮山上。
由於戰鬥進行太快
經歷了一天激戰
每個戰士嘴上都起了泡
嘴唇乾裂都帶著血
「一個炊事班長趕上來,帶了幾斤花生和地瓜干,戰友們都餓壞了,大口大口吃了起來,可到了嗓子眼就是咽不下去。」於忠斌回憶,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大家才喝上水。
總攻時刻終於到了
於忠斌負責送信任務
他要從山腳下的營指揮部
將信送到半山腰的連隊
「山上有大霧和濃煙,身邊是隆隆的槍炮聲,我儘量壓低身子往山上跑,忽然一顆炮彈在我身邊爆炸,一下把我撇出去好遠,當時腦子一片空白,耳朵嗡嗡作響,過了幾秒我坐起來,發現自己並沒受傷,是被氣浪打翻的,趕緊爬起來繼續跑,最終將任務進行了傳達。」於忠斌說,孟良崮戰役結束後,他被授予個人三等功。
不久後
三合山戰役打響
於忠斌已成為9縱26師77團
3營8連1排的排長
「我們連在進攻中連續拔掉了幾個敵人暗堡,在占領最後一道防線時,二排、三排進入戰壕,我帶領一排在外面警戒,不料敵人從三面發起進攻,連續用小炮轟炸陣地,我們也用小炮還擊,最終連長中彈犧牲,我和炮手均被炮彈擊中,身負重傷。」於忠斌表情凝重,聲音有些哽咽。
當時他的肺部和腿部全都中彈
渾身是血
他得知全連戰友
只有他和一個副排長一位指導員倖存
「我負傷後,兩個榮成民兵同志抬我到野戰醫院,他們一刻不停走了60多里路,汗流浹背,一路上既要與時間賽跑,又要照顧我,肺部受傷呼吸困難,腿上被炸傷,小便不方便,他們用喝水的碗給我接尿,把自己的糧食一點一點喂我,跟我講話不讓我睡過去,送到醫院他們又馬不停蹄返回去接受新的任務。」於忠斌每次回憶起膠東民兵還有野戰醫院的醫生護士,他總會說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積極落實政策 書寫戰火青春
傷愈歸隊後
於忠斌被送往膠東軍政大學學習
1949年7月隨軍進駐青島
同年進入針織一廠工作
後來先後在青島國棉七廠
六廠擔任保衛科科長
「1979年,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黨中央決定撥亂反正,對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時期的冤假錯案進行政策落實,我的指責就是實事求是,靈活執行政策,從人民利益考慮開展工作。」於忠斌介紹,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
他們對五百多戶遣返人員
進行了回遷工作
對一系列歷史遺留問題
及個別案件進行了合理善後工作
離休後,於忠斌一刻也沒有停下學習,每天都要看新聞、看報紙、聽廣播,興致來了還會寫詩抒發情感。隨著光陰荏苒,於忠斌對故鄉的思念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感恩之情與日俱增,在八十多歲的時候,他決定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一方面挑戰一下自己,另一方面為晚輩留下一些東西。
他專門買來稿紙,工工整整地寫起來。後來,他的精神感染了家人,女婿和孫女也都參與到其中。在四年時間裡,由孫女于洋、於平執筆,本人講述,撰寫印刷了革命回憶錄《爺爺的故事》一書。內容共分為四章,主要描述了革命戰爭年代的紅色故事、建設新中國的感人事跡和離休後發揮正能量的典型事例。
「在當年兵荒馬亂的日子,哪想到如今的美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新中國就沒有現在的好生活。」於忠斌老人表示,希望通過《爺爺的故事》,讓後輩了解祖國建設發展的艱辛不易,要堅持發揚吃苦在前的優秀品質和攻堅克難的奮鬥精神,讓更多人銘記紅色故事、傳承革命精神!
精彩推薦
它是「天下第一果」,生吃降壓防癌,熟吃對便秘盜汗有效,但這類人不宜多吃
一味萬能「補藥」,不花一分錢解決任何慢性病......夏天最好用
最新發布:他是中國人的頭號死因,比癌症還可怕!一個雞蛋就能防
為什麼全球一半新增肝癌都在中國?專家最新解密令人震驚
常吃土豆的注意了!幾十年來都吃錯了,這樣吃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