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現在的相聲界,想必「德雲社」這個名字已經是耳熟能詳了。自相聲名人郭德綱開創「德雲社」以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重新喜歡上了聽相聲。
「德雲社」大火自然也離不開其中眾多相聲人才的努力,其中88年出生的孟鶴堂就是現在人氣極高的一位。孟鶴堂現在事業發展地風生水起離不開妻子的大力支持,還曾經以「輸入法秀恩愛」的方式向網友撒了一波狗糧。
但是最近做客綜藝節目的孟鶴堂坦言和第二任妻子的相識全靠于謙老師的牽線搭橋,自己和老師的關係親如父子,言辭之間可以看出孟鶴堂也是一個懂得感恩的有情有義之人。
于謙做媒,孟鶴堂二婚遇真愛
眾所周知,「德雲社」是個人才輩出的地方,像郭德綱、于謙、岳雲鵬和郭麒麟等等。「德雲社」也是個憑本事吃飯的地方,不論年齡,不論長相,只要肯努力能吃苦就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于謙,被稱為「金牌捧哏」,和郭德綱搭檔說相聲十幾年,作為相聲前輩和郭德綱一起培養相聲人才,作為長輩對年輕社員的個人生活很是關懷和著想。尤其是和孟鶴堂更是有著「父子般」的奇妙緣分。
孟鶴堂在成為相聲演員之前曾在一家飯店做大堂經理,而這家飯店的老闆就是于謙。因為受到于謙的影響,後來孟鶴堂成了北漂,成功考進「德雲社」後拜郭德綱和于謙為老師,在此期間沒少得到于謙的關照。
于謙不僅在相聲技藝上培養孟鶴堂,在他的個人感情方面也是頗為上心。在於謙的介紹下,孟鶴堂和同為「德雲社」相聲演員的師妹郝舒涵喜結連理。但是這段婚姻僅僅維持了2年就宣告結束,二人形同陌路。
婚姻的破裂讓孟鶴堂受到了不小的打擊,擔心的于謙讓他暫時放下工作的事情和自己一起出去旅遊散散心。這讓處於低谷期的孟鶴堂倍感溫暖,從於謙這裡他感受到了如父親般的關愛。
于謙除了自己的老本行,也同時經營著自己的生意。他開了一個馬場,從事養馬賣馬的生意。也正是因為于謙的這個生意成就了孟鶴堂的第二段婚姻。
孟鶴堂幫著于謙做著「中間人」,在買馬者和賣馬者之間周旋。他的現任妻子邴禛禛就是因為要買馬而與孟鶴堂認識,緣分就是如此奇妙。兩人在於謙的撮合下很快走到一起,二人的相處十分融洽,了解之後得知妻子還是孟鶴堂的粉絲,在確定了對方就是真愛之後,兩個人低調舉辦了婚禮,在眾人面前見證了幸福的時刻。
婚後的孟鶴堂經常和妻子手拉手出雙入對,如今在文藝圈多棲發展都順風順水的他卻依舊是「緋聞絕緣體」,可見夫妻恩愛,不同於上段婚姻那樣備受煎熬。
孟鶴堂每每被問及現在的婚姻狀況都會感謝于謙老師的牽線搭橋之恩,「真是拿我當親兒子一樣」是他形容自己和于謙之間關係最常用到的一句話。
孟鶴堂的「輸入法秀恩愛」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孟鶴堂能有現在的成績自然離不開恩師郭德綱和于謙的栽培,但是更離不開自己的勤奮努力,從他說相聲時所展現的紮實基本功就可以看出。
另外,孟鶴堂外形條件好,演出特色鮮明,尤其是在「快樂大本營」中因為一支女團舞蹈的完美演繹讓這位「德雲四子」之一榮登微博熱搜榜。名氣越來越響的孟鶴堂開始被網友關注他的個人私生活,在節目《德雲斗笑社》中直接被觀眾喊話是否有女朋友時,他大方的稱自己「沒有女朋友,已經結婚了。」
對於很多明星來說,感情生活都是閉口不提的限制話題,畢竟會冒著脫粉的風險造成人氣的下滑。可是孟鶴堂卻不在乎,哪怕是要做綜藝效果,他也堅決承認已婚的事實,如此有擔當的行為又讓他圈粉無數。
在大方宣告低調隱婚之後,夫妻二人從默默的恩愛上升到「張揚」式的撒狗糧。
在劇組拍戲的孟鶴堂將自己的角色造型發到了微博上,他的妝容被同行好友郎鶴炎開玩笑地調侃「沒有眉毛」,而孟鶴堂反駁道「您邴(病)得也不輕啊」。
二人的互動被有心的網友發現了,孟鶴堂將「病」字打成了妻子的姓「邴」,他一定是經常輸入妻子的姓名才會導致輸入法記住了這個不常用的「邴」。
這波狗糧出人意料地引起了網上的熱議,網友們調侃孟鶴堂「這不是狗糧的錯而是輸入法的錯」「您還是禛禛(真真)的邴(病)得不輕呢」。
看過了網上無數種灑狗糧的方式,這專屬孟鶴堂的「輸入法秀恩愛」還真是很像出自一名相聲演員之手,幽默詼諧,別具一格。
「如父如子」的緣分
看到孟鶴堂如今愛情事業兩豐收的狀態,想必于謙也是打心眼兒里替他高興。
之前有觀眾慫恿于謙「吐槽」孟鶴堂的新作品,于謙說「那是我兒子,有什麼可吐槽的」。可見二人的感情深厚。
在最近的綜藝節目《幸福三重奏》中,孟鶴堂來到于謙的幸福小屋做客,把于謙夫妻高興壞了。從自然的相處狀態和溫暖的聊天場面都證明了這二人「不是父子卻勝似父子」的關係。
在娛樂圈還真有一些像于謙和孟鶴堂這般的「忘年之交」,比如宋丹丹和劉濤、章子怡和張雪迎、黃渤和張藝興,他們都是跨越年齡差別的好夥伴。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是那麼奇妙,對於孟鶴堂來說,于謙是恩師,是伯樂,是媒人,是乾爹,是生活的導師,是自己需要感恩一生的長者。這份恩情對於兩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人來說更加難能可貴,值得珍惜和回報。
在這個利益至上的娛樂圈裡,能有像于謙和孟鶴堂兩位這般的真情誼實屬少見。同樣的,在我們所生活的社交環境中也不多見。如果有幸讓你遇見一位真心相待的有緣人,請一定也「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讓這份真情一直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