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生活方式!
血脂管理
近年來,我國人群的血脂異常患病率顯著增加。這其中,又以高膽固醇血症的增加最為明顯。
那麼,各項血脂指標的含義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管理自己的血脂呢?
01
血脂檢測,
不同指標含義不同
血脂是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和類脂等的總稱。
血脂檢測的常規項目包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根據4個指標,可以將血脂異常分為:
高膽固醇血症
(TC≥5.2mmol/L)
高甘油三酯血症
(TG≥1.7mmol/L)
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症
(LDL-C≥3.4mmol/L)
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症
(HDL-C<1.0mmol/L)
這4個指標有一項及以上異常,即為血脂異常。
02
血脂異常,
與心血管健康息息相關
血脂異常對健康的損害主要體現在心血管系統。
以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為主的心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心臟病和缺血性腦卒中等,是我國城鄉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
研究發現,在美國冠心病死亡的下降趨勢中,貢獻率最大的就是總膽固醇水平的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致病性危險因素,是「壞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呈負相關,是「好膽固醇」。
大幅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帶來更多的心血管保護作用。尤其對於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及患者,應達到更嚴格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目標。
但是,即使在充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後仍有明顯的心血管剩留風險,高甘油三酯血症就是心血管剩留風險之一。
除此之外,高甘油三酯血症還是急性胰腺炎的第三大病因,與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及慢性腎臟疾病也密切相關。
03
管理血脂,
重在生活方式的改變
血脂水平受生活方式的影響很大,健康生活方式是血脂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當單純生活方式干預不能達到降脂目標時,應考慮加用降脂藥物;但服用降脂藥物的同時,仍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決不可因為服用藥物而在生活方式上放飛自我。
合理膳食
膳食是影響血脂水平的一大因素。
一方面,要限制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日常選擇少油的烹飪方式,少吃油煎、油炸食品。
另一方面,要做到食物多樣,保證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的充足攝入,適當控制精白米麵,適當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全谷薯類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肉類可多選擇魚蝦類、去皮禽肉和瘦肉等。培養清淡口味,減鹽減糖。
適度增加身體活動並控制體重
吃動平衡,維持健康體重對各項血脂水平的控制都有益。對於超重肥胖人群,更應通過增加運動和控制能量攝入來減重。
運動強度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有基礎疾病人群,應在充分評估安全性後再進行身體活動。
戒煙限酒
戒煙和有效避免接觸二手煙,不僅有利於心血管健康,還可以改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
飲酒是甘油三酯升高的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少飲或不飲酒有助於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定期體檢
血脂檢測是發現血脂異常的有效方式。
小於40歲的成年人,應每2~5年進行1次血脂檢測;
40歲及以上人群,則應每年進行1次血脂檢測。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及患者,需要根據個體狀況遵醫囑進行血脂檢測。
參考文獻
[1]王增武,劉靜,李建軍等.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J].中國循環雜誌,2023,38(03):237-271.
[2]謝坤,李勇.高甘油三酯血症臨床管理多學科專家共識[J].中國循環雜誌,2023,38(06):621-633.
[3]國家衛生健康委.成人高脂血症食養指南(2023年版). http://www.nhc.gov.cn/sps/s7887k/202301/0e55a01df50c47d9a4a43db026e3afc3.shtml
供稿:市疾控中心慢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