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劇最高分,不愧是他

2022-06-10   電影鋪子

原標題:近期國劇最高分,不愧是他

最近有一部國產劇,讓人很難不注意到它。

它的特效長這樣。

角色裝扮長這樣。

拍攝場景長這樣——

鏡頭近處兩幫人正激烈火拚,遠處路人大爺樂呵亂入。

但是,這部粗製濫造的「雷劇」,卻低開高走,實現了7.8到8.2的評分逆長,成為近期口碑最強的國劇。

再看團隊,懂了。

拍出過9.7分《毛騙》的優映文化。

積壓五年,終於播出。

還是那批流量欠費的演員,還是有點拿不出手的硬體,

卻也依舊越追越上頭——

《異物志》

作為一個窮得一目了然的影視團隊,腦洞大開的劇本,可以說是優映的唯一長項。

相比映照城鄉結合部生態的前作,《異物志》作為一部現代都市奇幻懸疑網劇,被嵌入了更加宏大的世界觀。

故事框架則依舊是「主線+單元支線」模式。

一年前,男主石堅的女友在他們度假的房間中離奇死亡。

之所以說離奇,是因為法醫的鑑定結果為……溺水身亡。

可女友身上衣服都是乾的,現場沒有水痕,也毫無打鬥跡象,自己也不過剛離開一分鐘,怎麼想也不可能是溺亡吧?

醫生也給不出什麼合理的解釋,只能安慰他這世上有許多事情無法用科學解釋。

時間線來到現在。

為了查清女友的死亡真相,石堅開了一家名為「萬能小哥」的公司,專接一些莫名其妙、怪力亂神的雜活,希望從中找到線索。

可想而知,生意慘澹。甚至還欠下了不少高利貸。

一次偶然,石堅撿到了一把鑰匙,之後又誤用這把鑰匙開了自家事務所的門。

推開門的瞬間,石堅呆住了——

門內並不是自己的辦公室,而是他前一秒在電話里跟人提到的撞球廳……

少年時期,石堅曾經歷過一場車禍,頭部遭受撞擊,此後便擁有了超高的智商和過目不忘的本領。

再加上平時酷愛《哆啦A夢》之類的動畫片,他很快就意識到,自己手裡這把鑰匙擁有與任意門類似的特異功能,可以帶他去到任何一扇曾見過的門內。

寶物在身,自然會招引不速之客。

這天,石堅剛到事務所,便察覺出公司唯一員工「大姐」的不對勁——

平日裡對他衝撞不斷,今天突然變得畢恭畢敬起來。

知道石堅對豆子過敏,居然還給他買來豆漿當早點。

機智如他,很快意識到其中有詐。

於是石堅一招「調包計」,不動聲色地將「大姐」迷暈。

暈倒的「大姐」顯現出原形,竟是一個妹子。

通過那把神奇鑰匙,石堅將妹子帶至懸崖邊,逼問她接近自己的目的。

妹子告訴石堅自己叫小樹,受組織之命,來取回鑰匙。

通過小樹之口,石堅得知這世上還有許多類似鑰匙的神奇物件

比如小樹之所以能變身成大姐,靠的就是擁有樣貌複製功能的雪花膏;

除此之外,還有可以隔空取物的扳指,可以攝人入畫的相片,能使時光倒流的照相機……

物件各有所長,也各有弱點。

神奇物件背後,還牽涉到兩個派系的鬥爭。

其中一個,就是小樹所在的組織「聯盟」,它收集並封存這些物件,以防別有用心的人拿來為禍人間;

另外一個則是「三足烏」,通過神奇物件以達到不法目的。

石堅忽然想到,或許女友的離奇溺死就與這其中一種物件有關。

比如說,可以操控水的物件。

為求真相,他主動提出與聯盟合作,直到找出那個害死女友的物件。

過程中又集結了一群各懷絕技又各懷鬼胎的奇人異士——

技術宅小龜、武林高手路平以及上面提到的富家女小樹。

一個有拳,一個有錢,一個有技術,各個智商在線。

開啟了解謎尋寶之路,也逐漸捲入各方勢力的紛爭。

每一個物件都引出一個單元故事,將主線串聯起來。

在接近書雨死亡真相的同時,也逐一揭秘了主角團各懷的動機與心路。

與《毛騙》一脈相承,《異物志》的最大看點依舊是劇情中各種精彩的智斗與反轉

智斗,在於對各種物件的善用,和對漏洞的拿捏。

面前一顆炸彈隨時爆炸,

鑰匙一轉,推門丟到安全區域處理掉。

慢了一小時的鐘表,

成為有人潛入房間的證據——那是用時光倒流相機復原現場後漏掉的死角。

而主角們一人一物打配合的團戰戲,則讓爽感加倍。

各種物件花式組合,將超能力運用到極致。

一開始從三足烏的大威手裡奪取扳指那場戲中,幾人的默契已初見端倪。

隨著劇情發展,主角團之間的合作越發嚴絲合縫,乾脆利落。

比如第14集中從面具小哥手裡解救小龜那場戲。

雙方對峙,實力懸殊。

面具小哥狠狠擒住小龜的脖子。若想救他,單純利用扳指顯然不行。

石堅只一個眼神,兩位隊友很快心領神會。

千鈞一髮之際,石堅佯裝交出物件,反手卻把相片狠命往後一甩,將先前封印其中的反派黑衣人放出來;

與此同時小樹使用萬能鑰匙將身邊的門迅速打開;

路平利則利用扳指的力量控制住黑衣人,將他擲出那扇門。

他的目的地是——敵方身邊的那扇門。

只見黑衣人破門而入,直接砸向面具小哥,使他被迫鬆開小龜。

隨即,路平順勢運用無形力量將小龜推到安全區域……

——以對方的子彈攻擊對方,

利用相片、扳指、鑰匙,一套組合拳行雲流水,縱享絲滑。

反轉,在於細節的鋪排。

各種燒腦細節環環相扣,前後呼應。

一句對白,一個遊戲,一個不起眼的舉動,到後面都會成為破局的關鍵。

以為是邏輯漏洞,結果是編劇設下的邏輯陷阱;

以為是閒筆、廢筆,結果又是敘事詭計,後期一個不落地回收。有的暗線甚至從第一集埋到大結局。

比如剛搬進大本營時,大姐擅自喝了小龜冰箱裡的飲料。

兩人一來一回地拌嘴扯皮,小龜轉眼給冰箱上了鎖。

誰能想到這場小摩擦,直接點燃了22集的彈幕區。

到第20集左右,《毛騙》的味道越來越濃。

關鍵物件魚形墜一出,情節反轉再反轉,卻始終合理又不拖沓。

最後那場破解時間靜止的局,更是把前期諸多伏筆用出花來。

地窖,木板,骰子,好傢夥全是伏筆。

劇情以一邊挖坑一邊填坑的方式不斷發展。

隨著「三足烏」組織的正式揭幕,故事也隨之進入高潮。

當主角團絕境反擊,艱難戰勝近乎無敵的對手,看似一切終於塵埃落定時,卻發現一切似乎只是冰山一角……

讓人全身汗毛立起,久久不能平靜。

不過,儘管亮點不少,《異物志》的局限仍然明顯。

比如大多數演員演技生澀,還保留著網劇初始階段的「草根」色彩。

在奇幻中二的「大格局」劇情中,這種生澀更加被放大。

開頭幾集稍顯拖沓、對白瑣碎,一些不必要的插科打諢和過氣老梗,更讓劇集顯得慢熱。

雖然不少有劇迷為《異物志》辯護稱,所有「尬點」都是導演李洪綢埋下的草灰蛇線,

但也有不同的聲音認為,若是能將伏筆安插得再順滑自然些,或許能讓劇集質感更上一層樓。

除此之外,儘管相比十年前的《毛騙》,《異物志》的軟硬體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升級,

但比起如今手筆越來越大,製作越來越精良的網劇,這部攝製於2017年的「老劇」,確實是受眾有限。

以上種種,成為了一些觀眾慕高分而來卻敗興而歸,給出一星差評的原因。

但無論如何,《異物志》在劇本打磨上的用心,確實值得肯定。

劇集在結尾處留下了不少謎面,

比如書雨究竟是誰殺的?路平師父是如何復活又為何死去?三足烏的幕後老闆又會是誰?

期待這些大坑,能夠早日被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