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照這樣打下去,澤連斯基還能「活」多久?

2023-08-05     泥腿看客

原標題:烏克蘭照這樣打下去,澤連斯基還能「活」多久?

梳理很多全球熱點時,美國依然是熱點中的主角。雖然近期,俄烏戰爭並不是全球熱門,但俄烏戰爭依然在打。老美不希望現在結束,無論是臉面,還是對美國利益,老美不可能停。

近日網傳澤連斯基是英國軍情六處的間諜,無論是真是假,對目前烏克蘭來說已經沒什麼意義了。

澤連斯基到處求援,他也看到美西方不希望戰爭停下來。但澤聖已經把烏克蘭賣的差不多了,季莫申科都痛罵澤聖賣國,但又能怎樣呢?

烏克蘭想加入北約,也沒實現。北約不可能接納,恐怕這是澤連斯基故意做做樣子。

俄烏戰爭打到現在,烏克蘭人大都逃離到鄰近國家,烏克蘭徵兵都成了問題,或許澤連斯基真要按照美國要求,打到只剩他一人?

其實俄烏戰爭打到現在,各方都在等一個機會。這個機會既要對美國有利,也對俄羅斯有利。歐洲也能說得過去,現在停下來,對美俄來說,都還沒有到火候。

本來老美想通過戰爭,消耗並拖垮俄羅斯。沒想到老美既給烏克蘭武器,又派僱傭軍。但俄烏戰爭並沒有朝著美國目標實現,烏克蘭打得並不順利,一路向西丟城失地。美西方的僱傭兵們也死傷嚴重。看視頻資料,很多美國僱傭兵死去後,棺材被蓋上美國國旗,並發往美國。還沒有算那些受傷的美國僱傭兵。

既然打到現在,想和談根本不可能。除非各方有一方認慫。普京不可能這樣做,所以西方一直想暗殺普京。

美國總統如果換上特朗普,也不一定立即停戰。所以最有希望的就是烏克蘭,只要澤連斯基下台,烏克蘭或許能與俄羅斯停戰。但澤連斯基在位,就不可能實現。現在澤連斯基已經被「綁」在戰車上。不過美西方國家對澤連斯基越來越厭倦,作為代理人,澤連斯基不合格。

那麼澤連斯基如何下台呢?

很可能被烏克蘭反對派武裝搞下台。現在烏克蘭很多人對澤連斯基已經很不滿,其國內反對派已經醞釀搞掉澤連斯基。

如果不搞掉澤連斯基,烏克蘭不僅會繼續被俄羅斯侵占,甚至國家能否存在,都很難說。

西方對澤連斯基不滿,烏克蘭國內對澤連斯基也不滿,澤連斯基能否順利執政下去,他還能「活」多久?

按照正常推算,2024年烏克蘭大選。但澤連斯基提前宣布,烏克蘭不進行大選,也就對外表明,他還要接著當總統。

烏克蘭人當然不願意,俄羅斯也不會容忍這個代理人繼續存在。正是澤連斯基在任,聽命西方,不斷刺激挑釁俄羅斯,才導致現在戰爭。

一些烏克蘭人漸漸明白,如果當初澤連斯基不親美,不挑釁俄羅斯,或許烏克蘭還能保留大量領土。雖然丟了克里米亞,但至少不像現在這麼慘。

現在烏克蘭因為戰爭被打爛了,大量人員傷亡,士氣低落,民眾怨聲載道。烏克蘭人不會容忍澤連斯基這樣打下去。

俄烏停戰條件中,搞掉澤連斯基,換一個總統,俄烏戰爭才能停下來,雙方都才能接著談。

關於如何搞的事,並非通過大選,有可能通過軍事政變,直接抓捕澤連斯基。否則想通過正常程序,目前看很難。

即使老美反感澤連斯基,但美國還沒選好合適的「代理人」,並不希望澤連斯基現在就停戰。

搞掉澤連斯基的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暗殺。現在美西方針對普京的暗殺行動已經開始,俄羅斯必然反擊,不排除對澤連斯基發動暗殺行動。

留給澤連斯基的時間不多了。即使澤連斯基不被暗殺,他繼續往下打,那澤連斯基同樣很危險。打到最後,澤連斯基即使能逃往國外,但逃不掉被暗殺的結果。總之,澤連斯基無論打,還是下台,都不可能活太久,俄羅斯人和烏克蘭反對他的人,都可能對其下手。

澤連斯基還能活多久?

如果澤連斯基不再對外稱烏克蘭加入北約的事,還真看不出來。正是澤連斯基突然再次呼籲北約接納烏克蘭,我們可以預見,留給澤連斯基的時間不多了。

因為北約不想收烏克蘭,美國方面雖然對烏克蘭進行援助,但援助也有限。美國現在急需從俄烏戰爭中抽身對付中國。所以不排除美國已有此意。如果這樣推算的話,俄烏戰爭不可能持續下去,很可能以澤連斯基下台結束,俄烏戰爭實現停火。

即使澤連斯基下台,但不可能立即停戰,還有個過程可能很長。但無論多久,俄烏戰爭總會停戰。

澤連斯基的命運大概有三種結局:一是跑路,帶上漂亮老婆跑到美國求生存。二是留在國內被清算,這種可能性存在。烏克蘭政府腐敗嚴重,美國援助的錢,大都被澤連基手下給貪污,真正用在打仗的費用並不多。美國早就對澤連斯基及其政府內官員的舞弊行為不滿。

三是澤連斯基被暗殺。這種可能性一直存在,只是如今對澤連斯基實施暗殺的,除了俄羅斯,烏克蘭國內也有一批反澤連斯基的人,他們也可能對澤聖出手。

戰爭打這份上,澤連斯基以為自己得到西方源源不斷的軍援,即使得到了,以烏軍的素質,根本打不過俄羅斯。

四是提前進行大選,澤聖敗選。但他也依然逃不過被殺的命運。

我們調侃澤連斯基時,更應該看到,正是因為他成為美國的代理人,導致烏克蘭國之不國,這就是烏克蘭命運。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5c110722ea374b9f39bc3d8c6f074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