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後,記得喝它驅寒!這些防濕寒的技巧,快收好!

2024-11-01     江南水鄉生活見聞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人體外感秋雨的濕冷,會出現頭痛頭沉、鼻塞噴嚏、肢體酸緊、發熱咳嗽等症狀。淋雨後宜儘快脫掉濕衣,溫水洗浴,保證休息,預防呼吸道感染。

淋雨之後,喝薑湯能驅寒。居家搭配一份「芫白鬍椒湯」,同樣能發汗解表、暖身散寒。芫即芫荽(香菜),白即大蔥根部的白段。以香菜、蔥白和胡椒為主料,調味煮湯,既美味又保健,能發汗解表、散寒化濕。《本草綱目》稱「芫荽性味辛溫香竄,內通心脾,外達四肢」。香菜味辛性溫,具有發汗解表、通達陽氣的功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胡蘿蔔素、維生素B,還含微量元素如鈣、鐵、鋅等,能預防感冒、促進消化。胡椒性味辛熱,含辣椒鹼、胡椒林鹼等成分和芳香油,溫中散寒,止瀉消積,祛痰解毒,用於風寒感冒、腹部冷痛、寒痰食積者。

陰雨天氣出現頭身困重、筋骨痹痛、腰膝發涼者,睡眠時可使用蠶沙枕,晚蠶沙有祛風除濕、和胃化濁、活血通經等功效。同時,配合後頸部和背部督脈、膀胱經刮痧、拔火罐或艾灸,有助於溫通經絡、昇陽祛濕,緩解頸部僵痛。煲湯燉煮餐食中,加入木瓜、葛根、牛膝等,能輔助舒筋行氣、祛濕通痹。

來源:人民網健康

編審:省局辦公室

發布:劉華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58dca7bd7ce90e296a8992851abe5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