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讓底價下調11億元,北京現代重慶工廠第二次掛牌出售

2023-10-09     車訊網

原標題:轉讓底價下調11億元,北京現代重慶工廠第二次掛牌出售

據北京產權交易所公告顯示,北京現代重慶工廠於9月27日第二次掛牌出售,轉讓底價為25.8億元。據了解,該工廠於今年8月11日第一次掛牌,轉讓底價為36.8億元,到期並未完成出讓,流拍之後,轉讓底價下調了11億元。

與此同時,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還打包掛牌了仁和發動機二工廠設備類資產,此外,滄州分公司也將滄州發動機工廠設備搬上貨架。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現代共在國內布局五座工廠,分別為北京順義一廠、二廠、三廠、河北滄州工廠和重慶工廠,年產能合計達到165萬輛。重慶工廠是其中「最先進」的工廠,2015年開工建設,2017年8月正式投產,占地面積187萬平方米,總投資達77億元,年產能30萬輛。

據了解,北京現代於2016年達到銷量巔峰,全年銷量114萬輛,成為國內少數年銷量邁過百萬輛門檻的合資車企。從2017年開始,銷量逐漸走低,2017-2022年,年銷量分別為82萬輛、74.6萬輛、70.3萬輛、50.2萬輛、38.5萬輛和28.4萬輛。今年1-8月,北京現代累計銷量僅15萬輛,其中銷量最高的車型是伊蘭特,為6.88萬輛,途勝、ix35分別為3.12萬輛、2.42萬輛,其他車型銷量均低於萬輛。因銷量低迷,工廠也相繼停產、轉賣,2021年,順義第一工廠被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接盤,位於河北的滄州工廠也屢屢傳出停產的消息。

面對困境,北京現代也在積極嘗試多種轉型路徑。在2023上海車展上,北京現代重申「2025向新計劃」。根據計劃,在產品轉型方面,北京現代將在2025年實現燃油車全面混動化,未來3-5年內構建一款MPV車型、二款轎車、三款SUV車型的混動化產品矩陣,達成混動產品年產銷30萬輛規模;加速引入純電品牌艾尼氪(IONIQ),2023年推出專屬EV車型,未來三年投放4-5款純電產品。

今年6月,現代汽車集團CEO張在勛在投資者關係活動上宣布將關閉一家在華工廠,並將出售兩家在華工廠,這意味著北京現代最終可能只保留一家工廠。除了削減產能,未來北京現代的產品陣營也將收縮,多款車型面臨停產停售。張在勛表示,現代汽車在中國的產品將從現在的13款降至8款,並把重心放在SUV和豪華品牌捷尼賽思上。

此外,現代汽車集團9月12日在韓國總部透露,正準備與中國合作夥伴北汽集團攜手推出電動車,也會考慮與更多中國企業在電動車、軟體領域合作,對於合作對象,現代汽車集團表示持開放態度。

有消息稱,現代汽車和北汽集團合作的電動車將面向10萬-25萬元的大眾化市場。合作路線可能會採用兩種方式並行,包括直接導入現代IONIQ系列車型,由北京現代實現本土化生產;由北汽新能源提供核心的三電技術,現代方面主導設計。

業內人士指出,現代汽車有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工業基礎和產業鏈優勢,只是這兩大板塊在中國市場缺少本土化資源來對接。北汽集團在電動化、智能化方面有一定積累,有利於現代汽車融入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4e199b481e3c8843cc5d19afa92d7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