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從都國際論壇:為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發聲助力

2023-12-08     中國新聞周刊

原標題:2023從都國際論壇:為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發聲助力

2023從都國際論壇:為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發聲助力

「以交往超越封閉,以包容化解對立,以合作贏得未來。」2023年12月5日,廣州從都國際莊園「鳳凰華韻」廳,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楊萬明宣讀了《2023從都宣言》。

12月3日至5日,來自40多個國家的130多位政界、學界和商界等領域嘉賓出席「從都國際論壇」,達成廣泛共識。這些嘉賓包括30多位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國際組織負責人,6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外交使節。作為第七屆、也是新冠疫情結束後首次完全在線下舉行的「從都國際論壇」,本屆論壇「前政要及相關嘉賓的層次,為多年來最高水平」。

12月4日,「2023從都國際論壇」在廣東廣州開幕。圖為大會討論環節。攝影/本刊記者 陳驥旻

12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2023從都國際論壇」致賀信。習近平指出,從都國際論壇自創辦以來,匯聚全球有識之士,深入探討影響世界和平穩定、經濟可持續發展、文化交流互鑒的諸多議題,為推動國際合作、增進民心相通發揮了積極作用。

習近平強調,面對前所未有的世界之變、時代之變和歷史之變,人類社會必須團結起來,堅持互學互鑒、開放包容、合作共贏,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希望各位嘉賓集思廣益,為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發聲鼓勁,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國家副主席韓正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韓正表示,習近平主席深刻闡釋多邊主義的要義,為我們維護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指明了方向。當前形勢下,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堅持多邊主義的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

「從都國際論壇」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澳中友好交流協會、廣東省人民政府和世界領袖聯盟聯合主辦。40多國前政要、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及外國駐華使節、專家學者等圍繞「多邊主義:更多交流、更多包容、更多合作」主題開展深入研討。

「如何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是貫穿本屆論壇和《2023從都宣言》的主旨,也是最近三屆「從都國際論壇」討論的中心議程。「國際形勢越是複雜,越是需要加強交流、換位思考、包容合作。」「從都國際論壇」發起人、世界領袖聯盟亞太區主席、澳中友好交流協會會長周澤榮說。

周澤榮博士在「2023從都國際論壇」開幕式上致辭。

「多邊主義不僅僅指加深友誼」

2023年世界經濟增速大約僅有3%,到2024年將繼續下行至約2.9%,和2000年到2019年的平均增速3.8%相比「低了不少」……這是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幹事代表兼執行幹事鄒刺勇在「從都國際論壇」上分享的一組數據。

從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性經濟衰退,到阿富汗劇變、俄烏衝突、巴以衝突,再到氣候變化、糧食危機,會場外的美景,和與會者面前危機密布的國際形勢,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我們所面臨的挑戰都是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甚至從未聽說過的。」中國外交部原副部長何亞非形容道,「不幸的是,這些挑戰太過嚴峻,而且它們同時出現,我們卻沒有合作起來去解決。」

世界領袖聯盟主席、斯洛維尼亞前總統圖爾克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這正是本屆「從都國際論壇」再度聚焦「多邊主義」的原因。

「從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時開始,多邊主義受到了削弱,國際形勢出現了很多問題,許多人都在想,如何能逆轉這種趨勢?」圖爾克說,「事實證明,沒有任何一個挑戰在不提倡多邊主義的情況下能夠得到解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連續三屆把論壇主題定為多邊主義。」

圖爾克坦言,當今世界「沒有人會公開反對多邊主義」,但一些國家並不真的支持平等、多元、包容的國際參與,在本質上仍持排他主義政策。論壇期間,衝突局勢難解、「脫鉤斷鏈」、貿易保護主義、多邊機制的話語權問題,都是嘉賓們列舉的「缺乏真正的多邊主義」的案例。

挪威前首相邦德維克指出,問題的出現源於一些人放棄了對交流、包容、合作的追求,「而是都在構建『敵人』的形象。」奈及利亞前總統奧巴桑喬則認為,「恐懼」在當今世界成為一種重要的「支配」力量。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曾經提出,驅動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因素有三個:雄心、榮譽和恐懼,其中最重要的是恐懼。「我們不需要它(恐懼),我們需要友善和合作。」奧巴桑喬說。

「多邊主義不僅僅指加深友誼。」拉脫維亞前總統弗賴貝加在發言中多次提到,《聯合國憲章》基本原則沒有得到充分尊重,導致戰爭在全球範圍內不斷發生,「多邊主義不是一個空概念,它涉及基本的生存權利,必須落到實處。」

嘉賓們還提到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重要多邊機制的改革問題。奧巴桑喬呼籲,以聯合國為代表的多邊機制應增加非洲國家的話語權。玻利維亞前總統基羅加指出:「只有美國人能管理世界銀行,只有歐洲人能管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嗎?當然不!這種情況必須改變。」

中方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及「三大全球倡議」,則成為被提及最多的正面案例。未來世界基金會執行副主席肖恩·克里瑞指出,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是一個全球治理體系願景,「非常切合時宜」。

圖爾克回憶道,在兩周前於南美洲舉行的世界領袖聯盟年度政策對話會上,「一帶一路」倡議就是全球前政要們都在談論的高頻詞,而且「大家對此都非常認可」。他注意到,隨著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提出十年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遠遠超出了基礎設施建設範疇。「這是一步步積累起來的,不是空中樓閣,如今可以在不同方向上得到落實。」

「事實上,今年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活動,很多都是由中國推動的。」圖爾克還一口氣列舉了中國外交部發布《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推動沙特和伊朗恢復外交關係、外交部發布《中國關於解決巴以衝突的立場文件》等系列行動。因此,他特別讚賞中方提出的「必須為真正的多邊主義而奮鬥」。

「很多人只抱怨這個世界的各種問題,但是不去思考解決方案。」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主任楊潔勉指出了嘉賓們普遍讚賞「中國方案」的原因,「而中國不僅僅提出各種倡議,還採取實際的行動,將倡議變成現實。中國的做法是可見的、可行的、有效的。」

論壇期間,與會嘉賓亦就如何更好地對國際社會講解「一帶一路」倡議內容、如何進一步推廣和落實「三大全球倡議」,提出一系列建設性意見。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用一句話總結道:「中國一直在致力於讓我們看到一個又一個好消息。」《2023從都宣言》亦特別提及,歡迎中國結合「三大全球倡議」提出關於全球治理變革和建設的中國方案,並鼓勵參與政府間《未來契約》審議的聯合國會員國予以認真考慮並推進落實。

「2023從都國際論壇」舉辦地——從都國際會議中心。

「留住人,也留住心」

久別重逢,讓今年「從都國際論壇」會場內外的氣氛格外熱鬧。出席論壇的外國嘉賓大多是「從都國際論壇」的「老朋友」,自論壇於2014年創辦以來多次與會,但過去三年只能以線上等方式遠程出席。如今老友相見,開幕式前、茶歇期間,交換名片、更新聯繫方式,每個人都格外忙碌。一些「新面孔」更被嘉賓和記者團團圍住。還有本地記者別出心裁,教不少嘉賓學會了一句粵語:得閒飲茶。

「中國領導人對於非官方民間外交的提倡,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長期致力於中法民間交流的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將軍曾孫女娜塔莉·戴高樂說,「很多時候,外交官、商務人士、學者、記者,這些不同身份的人是很互補的。他們之間有很多內容可以交流,這對於各國之間增進了解非常重要。」

拉脫維亞前總統瓦爾季斯·扎特萊爾斯指出,民間交流看似是一件簡單的、自然發生的事情,但在今天「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卻面臨諸多挑戰。同時,正因為國際形勢處於動盪和撕裂中,「人文交流的價值凸顯,效用甚至勝過官方外交活動,成為聯繫世界的關鍵因素。」

首次參加「從都國際論壇」的挪威前首相邦德維克也表示,他的經驗之談是「只要坐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敵視的印象就會消除,因為我們對於世界的願望是差不多的。」有時,這只需要一件小事、一個細節的觸動。

論壇上,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教授、國家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姚遙講述了一件公共外交的「從化往事」:1976年,已經卸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應邀訪華,入住從化溫泉「松園一號」別墅。他走進從化的鄉間,見到一件中國農具。尼克森站上農具,踩了半天也不見動靜。這時一位中國農民上前和他一起操作,農具隨即飛快地運轉起來。尼克森總結道:「一旦中美兩國人民一起勞動,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如何將有影響的思想者和領袖人物聚集起來?從創辦「從都國際論壇」時起,發起人周澤榮就有一個心愿:「要創造一個適宜於交流的環境,留住人,也留住心。」與會媒體往往將論壇舉辦地廣州從化和瑞士達沃斯相對比:從化被稱為「中國溫泉之都」,和萬里之外的達沃斯是全球僅有的兩處含氡蘇打溫泉。達沃斯早已藉助度假勝地的天然優勢,建立起一年一度匯聚全球經濟智慧的世界經濟論壇。自2014年以來,「從都國際論壇」共邀請了200多位國際資深政要和600多位中外知名專家學者、商界領袖參加。

請全球各地的前政要每年相聚「飲茶」,意義何在?一方面,許多前政要仍負擔著重要政治使命。他們有的剛在華盛頓會見完美國國會議員,隨後就飛到廣東;有的最近與本國現任總統舉行過會晤,提供了諮詢建議;還有的仍在主持聯合國等多邊機制下的政策調研工作。

另一方面,世界更需要這些處理過重大國際、地區事務的長者提供「務虛」的貢獻。記者注意到,雖然氣候變化、巴以衝突等當前國際熱點問題,在「從都國際論壇」期間頻頻被提及,但多數嘉賓發言的重點,並不是解決某個具體的國際或地區問題。相反,一個並不常出現在同類論壇中的詞彙,被人們反覆強調:哲學。

「我們有時候可能碰到一個問題,就會立即去著手解決。這種有問題就解決問題的方式,是一種短期的做法。我們需要有一些更長期的做法,因為並不是所有的時候我們都能立即找到一個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案。」圖爾克說。

《2023從都宣言》指出,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應一如既往地發揮民間外交在溝通世界、加深了解、增進互信、形成共識、推動合作等方面的獨特而重要作用。論壇歡迎並支持各國政治家及各領域的領導者,以更大的勇氣和胸懷、更具前瞻性和包容性的智慧,推動世界重回正常發展軌道,為實現全人類共同發展與繁榮貢獻力量。

「『從都國際論壇』自創辦以來,廣交了一批好朋友、真朋友,他們非常有智慧、非常有人脈、非常有高度。」周澤榮說,「民間交往靈活多樣,涉及面很廣,充滿活力和希望。」

作者:曹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49ce8587bc8be06b6c5499e5f8abe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