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時,老公暴露了真面目,我的親身經歷:有這個癖好的男人,千萬不能嫁

2023-11-12     十點讀書

原標題:坐月子時,老公暴露了真面目,我的親身經歷:有這個癖好的男人,千萬不能嫁

網上看到一個媽媽的求助信:

「我還在坐月子的時候,老公打了我一巴掌,我才剛剖腹產12天啊。

怎麼辦,還能原諒嗎?」

事情的起因,是她婆婆從老家趕來照顧她。

本來挺感動的事,但住的時間久了,她婆婆的一些舉動,卻令她感到很厭煩:

「我的洗面奶,她不打招呼就拿去了;

我刷牙的杯子,她拿起就用;

她還背著我,翻我的抽屜、錢包。」

為了不跟婆婆起正面衝突,她私下將這些事告訴了老公,希望老公能提醒婆婆注意一些。

沒想到,老公一開始是當作沒聽見。

後來說得多了,乾脆反問她:

「怎麼,你的東西用不得嗎?

錢包翻不得嗎?

你錢包里是丟錢了嗎?」

一番話,說得她氣不打一處來,一怒之下摔了一個杯子。

而隨著杯子落地聲起,老公的一個巴掌結結實實落在了她的臉上。

她驚訝了,那時候她連剖腹產的傷口都還沒長好啊。

「那是她第一次打我,雖然事後他跟我道歉了,也叫我『寶寶』,但我總覺得過不去那個坎兒。

即使現在再說什麼,也感覺變了。」

在她的求助帖下,有不少女性傾訴著自己的遭遇。

有人說,她跟丈夫原本感情還算可以。

「但在我懷孕7個月的時候,他突然因為一點小事對我大打出手。」

當時因為快要生產了,她忍了下來沒有還手。

本以為這只是丈夫的一次情緒發泄,沒想到,在她生完孩子後,還在坐月子期間,他又一次打了她。

「那時候,因為撕裂縫針,我坐都坐不穩,行動不便,也沒有力氣還手。」

結果換來了什麼呢?

換來了第三次,他又因為一點小事對她大打出手。

「這次,我已經養好了身體,我沒有再忍,脫了高跟鞋就往他臉上砸,砸得他鼻子嘴巴全是血,還鬧到了派出所。

那次動手過後,他再也沒打過我。」

看她們這些經歷,其實,絕不簡簡單單是月子裡被打的問題。

往淺里說,這是你婚姻中遭受的一次委屈;

往深里說,這是你以後數不清的家暴的開端。

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誡各位女性:

老公能在月子裡打你,其實那不是打,是試探。

試探在你最脆弱的時候欺負你,是什麼後果。

如果你忍下來了,接下來就會有無數次施暴等著你;

如果你忍不了,還擊了,甚至打到他害怕你,那自然就沒有下一次了。

那些喜歡欺軟的人,往往也會怕硬。

當然,男女本來體型就有差。

如果實在打不過,就離婚吧,千萬別拖。

只是,十點君想強調一點:

在離婚前,你一定要做好完全的思考,不要一拍腦門,不要情緒失控。

能在月子裡打你的男人,可不是單純能不能原諒的事。

一個壞人,是不會只在固定的關係或場景中施暴的。

知乎答主@王刀刀分享過一個故事。

一個孕後媽媽,在坐月子時候,因為和婆婆拌嘴了幾句。

老公就在婆婆的慫恿下,扇了她幾巴掌。

那時候她身體恢復得不怎麼好,想還手都沒力氣,只能默默地哭。

情緒失控之下,也想過就這樣結束這段婚姻吧。

但那時候,娘家人離得遠,家裡的嫂子也是剛生完孩子,父母沒法過來幫襯。

她又因為懷孕辭掉了工作,沒有什麼收入來源。

進退兩難之下,朋友給她出主意:

建議她先報警,雖然這樣會把事情鬧大,但最起碼她會獲得暫時的安全庇護。

警察來的時候,她將家裡的門打開,強硬地不讓關上。

這樣,月子裡打老婆這件丟臉的事,就被街坊四鄰全都知道了。

等警察走完該走的程序,她又以耳朵疼、身體不舒服的原因要求住院。

「當時那麼多人在門口圍觀,她們也不好說什麼,就將我送到了醫院。」

就這樣,她一直在醫院住到身體恢復為止,那段時間躺在病床上,除了喂奶,能不幹的她都不幹。

而在出院後,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

雖說掙不了太多的錢,孩子的奶也還沒斷,她也沒辦法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工資自然也不高。

但最起碼,她經濟獨立了。

賺的錢勉強能養活得起自己,不用再手心朝上要錢後,她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腰板更直了。

那段時間,婆婆雖然一如既往地為難她,但有了工作當藉口,她至少可以用「忙」和「忘了」來搪塞。

日子倒也能過得去。

故事的轉折點,發生在孩子兩歲多上幼兒園的時候。

婆婆白日裡沒什麼事情干,就總拿一點小事沖她發火。

甚至還挑唆老公打她,想要樹立起自己在家裡的權威。

只是有了前車之鑑,老公沒敢再動手,只是變著法地用各種髒話罵她。

但這次,她沒有再忍,即刻就提出了離婚。

老公沒想到她這麼硬氣,本想著用挽留或強硬的方式拖著她。

但沒想到,因為之前的家暴史在警局有了備案,婚離得很順利。

「孩子歸我,他每個月付撫養費。」

現在的她,經過這兩年多的調養,身體養好了,工作穩定了,孩子也過了最難帶的年齡,家裡的父母也能來幫襯了。

當初月子裡所有離婚的障礙,她都一一解決了。

不得不說,這樣的做法真的太解氣了。

比起一味地忍下來,或是強硬地在當時選擇離開,都要明智得多。

倘若在月子期一賭氣地離了婚,身體不舒服又得帶孩子,沒有收入來源娘家也幫不上忙,可以預見會有多難。

而如果什麼都不做,只是默默地承受委屈,那這樣的欺辱,恐怕也會接二連三的來臨。

所以很多時候,最解氣的辦法不是要在當下給出猛烈的回擊。

而是要仔細想想,自己可以爭取到哪些權益,自己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只有清醒認識到自己的境況,並努力改變,讓自己變得更好,才能避免陷入被反覆拿捏的境地。

君子報仇,十年未晚。

當然,除了個人意識的覺醒之外,這其中還有最重要的一點:

在婚前,一定要找對人。

一個會在月子期間對老婆大打出手的男人,不難想像他在平時生活中會有多麼的情緒易怒、斤斤計較。

和這樣的人在一起,和平時期倒還好說,一旦遇到矛盾,對方的反應,往往會中傷最親近的人。

結婚這件事,門當戶對固然重要,經濟基礎也不能不考慮。

但相比這些外化的東西,更重要的,還得是這個人的品行最低處。

何為品行最低處?

《知否》中早就做過解釋:

看一個人,不要看他最得意時的樣子,而是看他最失意、或在利益面前的心態、情緒、品行及態度,在關鍵時刻表現出來的人格底線。

與人相守,最終依靠的,還是那最低處,品行的最低處。

看一個人,不要看他最得意時的樣子,而是看他最失意、或在利益面前的心態、情緒、品行及態度,在關鍵時刻表現出來的人格底線。

與人相守,最終依靠的,還是那最低處,品行的最低處。

她說剛畢業的時候,家裡給介紹了一個對象,各方面條件都還算不錯,平日裡也很溫柔。

半年的相處下來,朋友不止一次動過結婚的心思,甚至想著,就這樣安放餘生也未嘗不可。

但同居以後,有件事卻改變了她的看法。

那天正逢周末,倆人決定在家下廚,因為外面一直下雨,不想出門買菜,就想著叫個外賣送點菜過來。

他們十點下的單,按照平時的速度,怎麼說十一點也能送到。

或許是降雨天配送人員比較少,又或許是雨天路滑,配送打包都不方便。

總之那天,他們一直等到了十二點,外賣員才敲門。

一開門,外賣員立馬氣喘吁吁地道歉,能看出他很著急,臉脹紅著、雨衣上的水不斷往下掉。

但男朋友卻發起了火,不斷指責對方耽誤了時間,埋怨讓他這麼晚才吃上飯,又揚言一定會給差評,接著「砰」地一聲,重重關上了門。

朋友看著男朋友的舉止,又詫異又陌生。

「那天接下來的時間,他做什麼都帶著怒氣,動不動就重重地摔碗摔碟,我在一旁洗菜,被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後來她回想起來,其實類似的事情已經發生過很多次。

對方會在堵車時瘋狂按喇叭,對著插進來的車破口大罵;

會在路上不耐煩地推開快要撞上的小孩;

更會經常性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衝著家裡人發脾氣;

……

一樁樁一件件,讓朋友不敢再與這個人談以後。

畢竟,一個一旦自己不順心就拿著身邊人撒氣的人,很難想像,在婚後出現摩擦時會做出怎樣的舉動。

怪不得大家都說:

一個人在盛怒和利益受損的情況下,最容易看出人品。

你想想,兩個人一起過日子,要經歷諸多風雨,一定少不了矛盾和摩擦,也一定會經歷無數的低谷和坎坷。

倘若對方一遇到難題就退縮,一遇到坎坷就怨懟,一遇到不順心就大發雷霆。

這樣的人,你該如何與他同歷風雨,又該如何同他相伴終生?

我們常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投好了,你會在某個階段里感受幸福;

可一旦遇人不淑,你會發現那些婚前的小摩擦,都會變成巨大的痛苦,給你施壓。

那麼,如果伴侶已經選完了,沒得換了,我們又該如何經營這樣的感情呢?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杜素娟曾提出過一個觀點:

分手力。

意思是說,無論是你在戀愛,還是已經步入婚姻,都可以提醒自己:

這份感情、這段婚姻,可能會隨時結束。

這不是在製造焦慮,而是給自己一個警醒,避免過分依賴對方,以至於失去了自我。

要知道,只有你心裡提前有這樣的預設,允許這段感情結束,才能保持對自己比較公正的態度,才能在這段感情中保持一個邊界,保持一個底線。

當然,這樣的提醒,並不是要將「分手」「離婚」掛在嘴上,而是讓你從心裡意識到:

婚姻,是一種錦上添花,是一種人生體驗。

而不是你分明已經很痛苦了卻還要維繫、去壓抑自己的必經之路。

當你意識到「我一個人可以過得很舒服」,同時也具備了獨立的生存能力時,這段關係才會讓你更自由。

文章最後,十點君想問問你,面對伴侶在你脆弱時候的試探,你會怎麼做?

點亮【在看】,願我們在與良人共度一生的同時,也不失自我成長的勇氣。

作者 | 周美好,食一碗人間煙火,飲幾杯人生起落。

編輯 | 張敬,兩眼帶刀混帳到老。

主播 | 夏萌,用我的聲音溫暖你的睡前時光。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4725e4353c2dd79c9570e49786805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