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考上985大學,算是很了不起的學生了。
能考上985大學,算是很了不起的學生了。
只有畢了業之後才知道,學習是最輕鬆的事情,不用面對社會中的勾心鬥角,也沒有所謂的阿諛奉承,基本上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有所回報。
但是對於來自於農村的學生來說,依靠學習翻身的可能性是越來越低,想要考上985大學,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
農村教育資源不斷提升,但仍然不樂觀
農村父母的教育觀念成為制約
在農村,大部分家庭都是以務農為主,面朝黃土背朝天,過著簡單又質樸的生活,雖然身體很疲憊,但起碼付出了汗水就能有所回報,這樣的生活異常的充實。
在如此家長眼中,學生接受教育雖然有必要,但絕對不是他全部的生活。學再多的習完全沒有必要,還是快點接受自己家的產業,繼續世世代代務農才是正經事。
畢竟大學生畢業就業困難的現象比比皆是,如果付出了那麼多時間卻無疾而終,還不如接受完義務教育,掌握了日常的基本生活本領之後,回家繼承「家業」。
農村教師的流動性很大
農村學校內的教師流動性是非常大的,有一部分是農村當地的老師,他們的年齡普遍都很大,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也相對有些過時,就算是定期培訓,還是無法扭轉自己的思想觀念。
另一部分就是特崗教師和招聘教師了。這些教師來到農村的目的性很強,要麼是想把這個崗位當成跳板,有朝一日回到自己的家鄉。要麼就是貪圖附加的福利待遇。
等到他們目的實現之後,就會毫不猶豫地離開農村。不在乎現在正在教授的孩子,也不在乎對學生帶來的創傷有多大。尤其是支教大學生,更是令農村學生們心生寒顫。
農村學生很少考上985大學
雖然農村家長的教育觀念有所上升,他們本身吃了太多沒有文化的虧,就想著讓自己的孩子再經受自己這種無奈,但即便如此,在面臨高昂的學費和花銷的時候,家長還是會打起退堂鼓。
甚至有些家長一想到讓孩子遠離家鄉一個人開啟求學之路,更是滿臉的拒絕。如果孩子的成績還不錯的話,家長內心也許是矛盾的,如果孩子本身也不愛學習,家長更是會堅定自己的想法。
為什麼會這樣?班主任說出原因,現實扎心又無奈
不補課很難出成績
如今家長的補課意識非常強烈,有些孩子還沒有上幼兒園,興趣班就已經報了名,剛會說話的寶寶要學習英語,是不是有些過於著急了呢?但是家長卻不以為然,還認為自己做了什麼非常明智的選擇。
等到上了小學、初中文化課更是必須請老師補習,就算是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也不會有太多空閒時間,提升自己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上了高中之後,補課更是家常便飯。
畢竟高中的內容過於深奧,憑藉學生們自己的領悟能力,是很容易陷入自己的思維怪圈當中,補習老師的一句話,要比自己悶頭苦學10天還有用,但也要承受一個代價——昂貴。
這對於辛苦務農的農村家長來說,絕對是莫大的考驗,就算是知道補課的重要性,也會感到捉襟見肘,尤其是拿出一大筆錢作為投資,更是有些痴人說夢。
家長無法營造適合學生學習的環境
基本上所有的農村學生都是要到旁邊的縣城裡借讀高中的,他們平日裡吃住都在學校,周末的時候回到家裡。但很多學生回到家之後,就要被父母指使著做農活,根本沒有什麼學習的時間。
如果孩子想要在家學習,燈光條件,環境的噪音都無法得到保證,甚至有些家長還會讓自己的孩子學會認命,如果成績不好早一點回歸現實才是正解。
今日小結:
你覺得還有什麼原因會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歡迎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