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以金融之力助推「中國號」巨輪行穩致遠

2023-11-02     宣講家網

原標題:時評:以金融之力助推「中國號」巨輪行穩致遠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親自為中國經濟金融 「把脈開方」。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是題中之義、大勢所趨,要引流金融「活水」、 踐行金融「使命」、 守住金融「底線」,在服務實體經濟、推動創新發展、全面加強監管上下功夫,以金融之力助推「中國號」經濟社會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引流金融「活水」,精準澆灌實體 「高標田」。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和宗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部門深化對金融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將服務實體經濟作為金融業立業之本,開展市場亂象專項治理,全面實施資管新規,堅決清理脫實向虛、亂加槓桿等活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不斷提升。金融「活水」涌,經濟動力足。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的協調發展,要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金融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疏通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分區域、分行業、分機構規劃,線上線下一起發力,構建多層次、多方式、多平台的立體式金融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新格局。讓金融「暖流」澆灌產業之花,要充分運用好行長進園區、政銀企對接活動,引導金融機構擴大貸款投放、加大金融供給,著力促進融資便利化、資源配置高效化,讓金融服務為經濟發展加油助力、蓄勢賦能。

踐行金融「使命」,創新書寫五篇「大文章」。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長期以來,黨中央把馬克思主義金融理論同當代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持續推進我國金融事業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銀行體系,第二大保險、股票和債券市場。金融活,經濟活。要堅持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進金融創新發展,支持銀行保險等機構深化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科技手段,優化普惠金融服務模式,實現數字化轉型,做深做實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發揮好金融「橋樑」作用,創新金融賦能「新打法」,要鼓勵金融機構立足產業發展實際,聚焦黨政所需、市場所缺、人民所盼,開發有特色、差異化、便利性金融產品,大力支持創新驅動發展、區域協調發展、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主題,讓金融服務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深度融合。

守住金融「底線」,審慎揮動監管「指揮棒」。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統籌金融發展和安全,組建中央金融委員會、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推動監管標準統一、監管效率提升,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取得重要成果。金融穩,經濟穩。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要深化對國際國內金融形勢的認識,正確把握金融本質,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精準有效處置重點領域風險。築牢金融「堤壩」,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要優化金融體系治理,健全現代金融企業制度,推進構建現代金融監管框架,健全金融法治;強化金融公司治理,深化國有商業銀行改革,促進中小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建立有效的治理制衡機制;發揮基層政府組織等各方作用,探索分級分類處置模式,多渠道化解不良風險,奮力開創新時代經濟金融安全新局面。

作者:夏小龍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河唇鎮人民政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41d9562ffb7cf6152b72e288facb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