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科幻天花板,《流浪地球2》真的燃爆了!這3大看點不得不提

2023-01-22   電影生活

原標題:國產科幻天花板,《流浪地球2》真的燃爆了!這3大看點不得不提

2019年的春節檔,一部《流浪地球》打開了中國科幻片新的局面,「小破球」在強敵環伺的檔期中,以46億的佳績拔得頭籌。一晃4年過去了,4年里中國電影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科幻走得也不順利,4年里,幾乎很難有類似的能夠拿得上檯面的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如同一顆流星從星空划過,耀眼但短暫。

2023年《流浪地球2》如約而至,將故事安排在地球「流浪」之前,用一部「前傳」繼續書寫中國人的科幻夢想和未來世界的故土情懷。更宏大的科幻設定,更大投入的製作,而在第一部巨大的票房與口碑成功之下,《流浪地球2》所面對的壓力也是巨大的。

可以說國產科幻片所有希望都壓在了《流浪地球2》身上,似乎能超越《流浪地球》的,只有《流浪地球2》。

01故事:史詩氣質科幻片,世界觀全面升級

《流浪地球》設定在2075,解決土地危機,《流浪地球2》則跳轉到了2044到2058年之間,以提出計劃將建造1萬座行星發動機的時代為故事背景,講述了「太陽危機」即將來襲。如果延續的第一部的故事線,繼續地球的流浪之旅當然順理成章,但《流浪地球》的主創選擇了更為艱難的創作方式,將一切推翻重來,給觀眾一個全新的世界。

電影用三幕劇的形式呈現了三重危機,既有與反叛軍在地球的戰鬥對抗,又有深空的月球探測,最後第三幕則涉及了「流浪地球計劃」的啟動和對人工智慧的思考,影片以大劉的原著為基底,涉及了多個科幻門類,從中我們能看到《2001漫遊太空》《星際穿越》《星際探索》等多部科幻片的影子,172分鐘被塞得滿滿當當,毫無尿點。

各種科幻設定也讓人應接不暇,超越重力極限的太空電梯,給人類帶來致命威脅的人工智慧,用千枚核彈推動月球解體的奇異想像,讓觀眾一次又一次目瞪口呆,更可貴的是這些科幻設定背後都有著堅實的科學原理。

正如那句話「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而科幻片也可以說是當代的映射,《流浪地球2》並不是毫無邊際狂想,遙遠的2044年成為了當下2023和過去的2022年的一面鏡子,在2044年人類同樣面臨合作共贏與單邊主義的命題,是戰爭還是和平,是集體主義還是個人至上,遙遠的星際危機威脅著人類,是選擇犧牲小部分人?還是盡最大努力,保護所有人類的生命?在疫情時代走向尾聲,國際局勢風雲變幻的當下,《流浪地球2》更能引起我們的共鳴。

《流浪地球2》是系列續作,不如說是一部全新的開始,如果說《流浪地球》是「帶著地球去流浪」的宇宙公路片,《流浪地球2》則更像一部全人類攜手共進的史詩劇,《流浪地球》圍繞一個事件進行敘事,《流浪地球2》則設置了多重危機,構建了更為宏大的科幻世界。

而這個科幻世界,也打開了《流浪地球》新的局面,地球上人類的協作模式、生活狀態有了更為細緻的描寫,片中對於人工智慧,數據世界的展現也讓觀眾浮想聯翩,假如有《流浪地球3》的話,它也許並不限於「帶著地球去流浪」,而會有更深入的星際探索,展現人類與人工智慧的直接對抗,《流浪地球》完全能拍三部、四部,甚至更多部。

02角色:兩個父親的故事

《流浪地球2》科幻設定很硬核,但內在延續了第一部對於故土,對於家庭的情感,《流浪地球2》可以歸納為兩個父親的故事。

吳京飾演的劉培強是電影當之無愧的主角,電影回到了他毛頭小伙的時期,吳京也從「鐵血硬漢」和銀幕形象變成了一個調皮的小青年,在電影的前半段展現了少有的俏皮,各種矯健身手,花式求愛。

而進入後半段,劉培強與韓朵朵喜結良緣,劉培強成為了丈夫、父親,中二青年變成深沉中年,一面是幼小的孩子和患病的妻子,一面是飛行員應該承擔的責任,在太空他選擇將生的機會留給隊友,在空間站望著地球獨自痛苦。

在《流浪地球》片尾,劉培強用生命保衛地球的安寧,看得眼淚狂飆,到了《流浪地球2》更體現了一個父親,一個丈夫的孤獨、無奈,片尾在空間站的段落同樣也貢獻影片最大的淚點。

第二個父親是劉德華飾演圖恆宇,他經歷了喪女、喪妻之痛,追求在數據世界裡讓自己的女兒「永生」,「不老男神」劉德華在片中真的老了,他有著一頭的白髮,身體顫顫巍巍,將一個孤獨的架構師詮釋得讓人心疼。

相較於劉培強的大義凜然,圖恆宇更加遊走在黑白邊緣,將想法藏在心底,超越道德,甚至不顧人類的未來,為了女兒丫丫拼盡全力,因愛產生執念,最終也因執念毀滅,片中圖恆宇與女兒丫丫身處兩個次元,正如中國人所說的「陰陽相隔」,仍有無法斬斷的羈絆,這種別樣的設定,讓父女情更加動人,盪氣迴腸。

片中還不得不提李雪健老師,李雪健老師因鼻咽癌導致聲帶受損,近幾年的電視劇中我們時常聽到李雪健老師沙啞的嗓音,而在《流浪地球2》中藉助AI技術,將他的聲音重新復原,我們又一次聽到李雪健擲地有聲有洪亮的聲音,拜科技所賜延續了李雪健的藝術生命。

李雪健在片中飾演周喆直展現了他老練的演技,他將一個憂心人類命運的外交官詮釋非常好,片中幾次演講,一出對手戲讓人心潮澎湃,不同於一般的「正面角色」空喊口號, 周喆直真正體現了大國門面,大國擔當。

03特效:視覺特效加量不加價,科幻呈現更加硬核

《流浪地球》最大的震撼是視效,當看到銀幕上恢宏的宇宙場景,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進的時候,相信每個人都心潮澎湃,《流浪地球2》在特效上更進一步,地球與宇宙全方位升級。

電影創造了2044年的地球世界,我們看到了世界各國,各個大陸的巨大危機

直達天際的太空電梯在預告片中就驚艷了無數觀眾,到了大銀幕上更為震撼。電影一開場,伴隨著宏大的配樂,萬米的太空電梯直衝雲霄,觀眾也一同乘坐電梯,從陸地飛躍太空,巧妙地建立起地球與太空的連接。

而這只是前菜,之後數萬架無人機騰躍而起,如蜂群一般,人類戰機與其對戰,地面建築轟然倒塌,宇宙空間站墜落地球,這些視效場面紛至沓來,而這只是《流浪地球2》的開場!

此後,你能看到更加震撼地球災難場面,隕石墜落,建築崩塌,海水倒灌,城市冰川,基本上就是《後天》+《2012》的災難場景來了個遍,看一部科幻片又送了一部災難片值了。

在太空,《流浪地球》中是點燃木星,到了第二部則直接當上了月球,深度展現了月球上建造發動機的細節,還有影片中段的太陽潮汐驚險又刺激,片尾的核彈引爆月球更是炸裂。

在水下,《流浪地球2》相比於《阿凡達2》中展現的壯闊瑰麗的海洋世界,則重在展現海洋的兇險與湍急,大量水下場景也是中國電影少有的嘗試,郭帆導演坦言展現水的狀態是電影的難點之一,從最後的呈現來看,《流浪地球2》的水下場景真的不比好萊塢大片差。

科幻片依靠的是科技的力量,《流浪地球2》也在冷冰冰的科技背後看到了「情感」。運用AI技術電影修復了李雪健老師的聲音,讓年輕的聲音重現在銀幕上,運用數位技術讓已經去世的吳孟達重現於銀幕上,我們再次在電影中看到了達叔親切的容顏。吳京和劉德華運用面部替換技術讓他們重現年輕的樣貌。

科技讓我們跨越歲月,讓青春、生命記錄在影片中。

《流浪地球2》是一部硬核的科幻片,但不乏脈脈溫情,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對家、對故土的情感,更能看到中國的世界主義與人道情懷,這是一部中國人拍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幻片。《流浪地球》打開了中國科幻片的大門,《流浪地球2》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科幻片無限的可能性,相信《流浪地球3》將在不久後與我們見面,小破球,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