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無差別「炸店」後商家連呼後怕 律師:煽動網絡暴力涉嫌犯罪

2023-04-02     荊楚網

原標題:遭遇無差別「炸店」後商家連呼後怕 律師:煽動網絡暴力涉嫌犯罪

「一個小時之內,店鋪的惡意訂單衝到幾萬單,明顯就是有組織有預謀的。」在親歷「炸店」事件之後,一位品牌運營商表示。

3月29日,有拼多多小二發布朋友圈稱,「遭遇從業以來經歷過的最誇張的惡意打砸店鋪事件」。平台幾十家品牌旗艦店突遭大量不明身份人員集中「炸店」,一些品牌店為了自保不得不暫時歇業,以避免進一步損失。

據了解,此次「炸店」事件最初由不明身份的人員通過短視頻平台及社交媒體進行發動,率先對平台國外品牌旗艦店進行集中惡意下單,然後閃退差評,並辱罵客服人員,一系列行為幾近「打砸」店鋪。隨後又擴散至其他品牌,國產家電、美妝、乳製品等多個品牌均遭受無差別衝擊。

據悉,在「炸店」事件發生後,拼多多平台已第一時間對遭受惡意衝擊的品牌和商家啟動保護機制,安排專項團隊逐一對接,共同應對惡意「打砸」行為,並對商家損失進行兜底。目前,部分品牌的店鋪和連結已恢復上線。

「我們和品牌均對相關證據進行了留存,並積極訴諸司法機關,堅決與這些突破底線的行徑鬥爭到底。」據拼多多小二表示,平台還將進一步加大品牌店體系的資金和人力投入,維護好蒸蒸日上的品牌店體系。

拼多多小二朋友圈怒斥惡意「炸店」行徑/圖源 網絡

「炸店」人員非常專業,惡意訂單激增近10倍

3月27日早上,一位拼多多美妝品牌的店鋪客服率先發現了異常,在後台的諮詢信息中大批量出現了「快發貨,我已經等不及退款了」「發了我就申請退款」「我來進貨了,準備好了嗎?」「發了我就嘗嘗給你退回去」等赤裸裸地挑釁。

當天,上述美妝品牌店鋪先後遭遇多批次的惡意下單,「僅一個商品連結的訂單量就翻了3倍。目前已識別出惡意訂單超過三分之一」,據該店鋪負責人表示,參與「炸店」的人員非常專業,很善於偽裝,「我們也擔心誤傷了正常的消費者,這就給排查惡意訂單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我們做電商的都會加一些電商運營群,27日當天突然發現群內有專人發布炸店任務,並把店鋪連結直接同步到了群中,完成任務有獎勵。最初參與的是一些圈內人員,後來很多羊毛黨也加了進來領任務。」一位快消品牌的運營負責人也在同一天意識到了問題。

但令這位負責人沒想到的是,當天下午自己運營的店鋪就受到了衝擊。一個下午,店鋪訂單量暴漲了八九倍,而90%的訂單都存在異常。其中最為異常的是,一個熱銷商品的連結在一個小時暴漲了幾萬單,而這些惡意訂單的背後人員在下單之後還會頻繁催發貨,並對店鋪內的商品進行惡意差評「帶節奏」。

經歷「炸店」以來,該負責人也分析出了惡意訂單的常用套路:下單之後密集催發貨,並將地址設置為新疆、內蒙古等偏遠地區,一旦店鋪發貨至物流中轉站,就申請退款,物流鏈路長,商品追回易流失,導致店鋪錢貨兩空。更有甚者,一部分訂單在收到貨之後,進行惡意破壞,申請退款並拍攝惡意圖片進行差評。

「一定是專業的、有預謀的,因為一旦我們停止發貨,惡意訂單就會反彈,因為他們認為達到了效果。」該負責人表示,他們店鋪的10多位客服和10多位運營全部上線都應付不過來客訴和售後,只能將店鋪和商品臨時下架。

左圖為拼多多上某商家遭「炸店」後被辱罵截圖,右圖為不明人員群聊截圖/圖源 網絡

啟動平台保護機制,對受損店鋪進行兜底

截至3月29日,此次惡意「炸店」事件先後「打砸」了數十家國內外品牌旗艦店、專營店,並包括國產家電、美妝、乳製品、母嬰等製造業品牌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

「我們將情況反饋給小二,平台在第一時間對店鋪進行了保護,隱藏了熱銷爆品的連結,並針對異常訂單、延遲發貨等制定開白機制,挽回了一部分損失。」上述快消品牌負責人表示,平台的及時干預,也讓他們更安心了。他們已經留存證據,並積極配合平台儘快恢復品牌店鋪。

據拼多多小二介紹,在「炸店事件」發生後,平台已經啟動了針對被攻擊店鋪的平台保護之際,緊急叫停了商家的促銷、營銷等資源活動,並逐一與遭遇衝擊的商家和品牌進行對接,安排專人一對一指導店鋪運營、客訴問題。

「目前,我們也對異常訂單、延遲發貨等制定開白機制,為商家挽回並彌補損失。」拼多多小二表示,「炸店」事件對品牌衝擊最大的是店鋪後續的運營問題,平台也將進一步加大資源投入,向受衝擊品牌店進行重點傾斜,護好蒸蒸日上的品牌店體系。

據江蘇衛視報道,拼多多某商家遭王某惡意下單後憤而起訴,法院裁定王某侵權擔責/圖源 網絡

惡意「炸店」涉嫌違法,堅決訴諸司法機關

在此次惡性事件發生後,也引發了公眾和行業的討論。很多網友表示,網絡並非法外之地,網絡秩序和網店的合法生產經營同樣應受到法律保護。

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合伙人周輝律師表示,這種出於泄憤報復或者其他個人目的,通過網絡煽動、組織大量人員惡意下單、惡意退單、惡語辱罵店鋪客服人員的行為,破壞了社會公共秩序。「如果情節嚴重的話,可能構成尋釁滋事罪。如果嚴重影響了店鋪的生產經營狀況,還有可能構成破壞生產經營犯罪」。

就在3月30日,無錫法院判決了一起商家起訴用戶惡意下單的案例。據了解,一年前,消費者王某在一家網店連續下單了1209袋方便麵、781包餅乾、396瓶飲料和94罐燕麥片,而在商家寄出或準備寄出商品時又立即申請退款、退貨。商家認為王某惡意下單、濫用退貨權利,把他起訴到無錫市新吳區人民法院。

網店認為,王某的行為致使店鋪退款率提高、評分降低、銷售額下滑,故以名譽權受損為由訴至法院,請求判令王某停止侵權、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5萬多元。王某則堅稱買賣自由,下單及申請退款退貨均為個人權利,網店生意好壞更與他無關。法院經審理認為,王某濫用民事權利,已構成侵權。

無錫市新吳區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劉立群說:「我們認定他主觀上是存在惡意的,實際上並沒有真實購物的意願,只是以訂立這種虛假買賣合同的手段,達到報復騷擾商家的目的,實際上已經構成了對商家名譽權的傷害。」

今年2月16日,通過法官的釋法說理,王某認識到自己已逾越了正當行使權利的邊界,構成侵權,當庭向網店店主賠禮道歉、賠償部分經濟損失,雙方和解,網店店主撤訴。

「這是從業以來經歷過的最誇張的惡意打砸店鋪事件。」在炸店事件發生後,拼多多小二在朋友圈怒斥,「炸店」行徑如此突破底線,罔顧商業道德,實在聞所未聞令人髮指。「破壞別人並不會讓你變好。在背後蠅營狗苟,也不會真的讓你隱身,請你站到陽光下來!」並聲稱平台將堅決與這些猥瑣卑鄙、突破底線的行徑鬥爭到底。

上游新聞記者 楊昕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38b91efcf9fd57d44cc3b98411b18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