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翔妻子唱空「鋰王」天齊鋰業市值一天蒸發200億
出品|大摩財經
有的人早已不在江湖,江湖上還流傳著他的傳說。前「私募一哥」、 「寧波敢死隊總舵主」徐翔就是這樣的人物。
7月10日,徐翔的妻子應瑩在社交媒體再度發布《每周市場點評》。這是繼7月4日後,應瑩第二次發股評。在點評了證券市場變化和宏觀經濟變動的影響後,應瑩特意指明個股天齊鋰業(002466.SZ)戴維斯雙擊已達頂峰,價格已高估。
受此影響,近期熱門股天齊鋰業7月11日盤中跌停,直到尾盤才打開跌停,收跌9.16%,收盤價133.45元,最新市值1986億元,一天內蒸發200億元。
應瑩突然唱空天齊鋰業一事引發熱烈關注。投資者關心的焦點是:應瑩本次「點名」天齊鋰業,背後是否有「總舵主」徐翔的手筆?
突然唱空
應瑩在資本市場一直以徐翔妻子的身份為人熟知。在今年7月以前,應瑩從未在社交媒體發布股評。直到今年7月4日,才以《每周市場點評》為題,在個人公眾號上發布股評,本次發文系其第二篇股評文章。
應瑩突然轉向資本市場,引發投資者諸多猜測。 很多投資者猜測兩篇股評其實是徐翔「捉刀」,或為復出試水。不少投資者紛紛在應瑩微博下留言:「總舵主要回歸了嗎」、「跟上大佬的節奏」……
面對網友關注,應瑩回應稱,自己原來就是證券從業人員,對市場的觀點來自其本人,與徐翔沒有關係。同時,應瑩稱其本人沒有投顧資格,沒有買賣股票,沒有參與二級市場投資,且與徐翔現在沒有聯繫。
應瑩現年43歲,曾任職於銀河證券寧波解放南路證券營業部,於2009年2月在銀河證券辦理離職註銷手續。此後,應瑩曾就職於徐翔麾下核心平台澤熙投資。2017年1月,徐翔因犯操縱證券市場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6個月。當年6月,中基協宣布,撤銷澤熙投資、澤熙資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取消會員資格,不得重新登記。
2019年3月,應瑩向黃浦區法院遞交《離婚起訴書》,向外界宣告自己要和徐翔離婚,此後應瑩多次發聲要求青島法院儘快甄別涉案資產。2019年8月,二人離婚案的庭審現場,徐翔不顧代理律師反對,當場表態願意離婚,並且願意放棄孩子的撫養權。
2021年7月,徐翔出獄,距今已經一年時間。但應瑩的微博認證仍為「徐翔妻子」。
「鋰王」被誤殺了嗎?
天齊鋰業是國內最大的鋰電新能源核心材料供應商,實控人是現年67歲的蔣衛平。蔣衛平早年做外貿生意,2004年收購了處於破產邊緣四川射洪鋰業,並將其改名天齊鋰業,正式轉型實業。2010年,天齊鋰業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截至2022年6月15日,蔣衛平控制的天齊實業及蔣衛平妻子張靜合計持有天齊鋰業32.83%股權,蔣衛平擔任上市公司董事長。2022年1月統計的胡潤富豪榜中,蔣衛平以485億元財富,在全球富豪中排在第385位。
2017年,蔣衛平時年30歲的女兒蔣安琪進入天齊鋰業董事會,擔任執行董事,2022年4月開始兼任副董事長。
根據計劃,天齊鋰業H股將在本周三掛牌上市。本次IPO,天齊鋰業發行價為82港元,是預售價區間的上限。 若行使綠鞋權,天齊鋰業港股IPO將募資將達到155億港元,是香港聯交所年內募資金額最大的IPO。
值得注意的,天齊鋰業A股在今日大跌後,股價仍高達133.45元,由此計算,82港元(約合70.15元人民幣)的H股發行價相當於A股現價的一半左右。
這意味著,天齊鋰業的同一份資產,因為港股和A股的流動性、投資者偏好不同,導致估值天差地別。這是否能說明A股的天齊鋰業存在一定的泡沫呢?
回到天齊鋰業IPO的話題。
本次港股IPO,天齊鋰業募集的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主要用於償還債務、產能擴產和補充運營資本。其中的還債一項主要說的是當年對智利鋰礦廠商SQM的「蛇吞象」併購。
2018年5月,天齊鋰業在持有SQM 2.1%股權的基礎上,制定了以40.66億美元增持 23.77%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的計劃。
SQM是世界最大的鋰化工產品生產商,在智利和美國兩地上市。收購計劃最終於2018年12月完成。截至2021年底,天齊鋰業通過其智利子公司及天齊鋰業香港合計持有SQM 23.75%股權,為第二大股東。
作為代價,天齊鋰業背上了35億美元來自中信銀行牽頭組成的跨境銀團貸款。
這筆貸款至今仍未還完。截至2022年6月10日,天齊鋰業SQM債務尚未償還的本金總額約為11.3億美元(約合75.85億元人民幣)。
以此帶來的影響是,自2018年起天齊鋰業的財務費用居高不下。 2018年至2021年的四年間,天齊鋰業總財務費用達到55.6億元,這部分費用基本是收購SQM時銀團貸款的利息費用。
天齊鋰業貸款付息主要依靠經營現金流和SQM的分紅,但自從天齊鋰業成為二股東後,SQM因鋰價下跌業績一度大幅下滑。
2018年,SQM營收利潤都告別兩位數增長,當年營收22.66億美元,同比增5%左右,凈利潤4.4億美元,同比增2.84%。
2019年、2020年,SQM營收連續下滑,2020年僅有18.2億美元左右,還不如2016年的營收規模,當年凈利下滑幅度更是超過四成,僅有1.65億美元左右,對比天齊鋰業入股前的2017年,2020年凈利潤還不到2017年的四成。
2021年,全球興起「搶鋰」高潮,鋰價暴漲,才再次帶動SQM業績回漲。2021年,SQM營收28.62億美元,同比增57.5%,凈利潤達到5.85億美元,同比增255.86%。
自2018年起,天齊鋰業的鋰礦業務毛利率整體處於下降趨勢。2018年至2021年別為71.89%、68.81%、62.53%和62.1%。
相比之下,鋰化合物及衍生品業務線毛利率一直處於劇烈波動中。2018年至2021年分別為65.25%、48.54%、23.71%和61.89%。
鋰化合物及衍生品業務一直是天齊鋰業最主要的營收來源,由此導致其過去幾年業績波動明顯,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虧損,歸母凈虧損合計達到78.2億元。2021年受益於鋰鹽價格暴漲,天齊鋰業營收達到76.6億元,同比增136.56%,同時扭虧為盈,歸母凈利潤20.79億元,同比大漲213.37%。
今年一季度,天齊鋰業營收52.57億元,同比上升481.41%;歸母凈利潤33.28億元,同比上升1442.65%,相當於去年全年的1.6倍。
亮眼的業績讓天齊鋰業的股價扶搖直上,自4月底以來已經實現翻倍,並在7月6日盤中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48.5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