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節檔那個競爭激烈的檔期里,《中國桌球之絕地反擊》(以下稱《中國桌球》)宣布退場,於2月17日重新上映。然而上映幾天後,這部電影依舊未能迎來「絕地反擊」,產日票房甚至不敵已經上映近一個月的《流浪地球2》《滿江紅》,日票房僅820萬+,此後的票房更是呈現低迷的狀態。
看過《中國桌球》都知道,這部電影口碑並不差,豆瓣評分7.0,是近期國產電影中的佼佼者,也是鄧超與俞白眉合作拍攝的電影中口碑最高的一部。
大家都知道體育電影不好拍,既要符合歷史,又要拍出體育精神的精髓。但鄧超與俞白眉硬是殺出一條「血路」。鄧超與俞白眉合作過不少電影,但都以失敗告終,4.4分的《惡棍天使》,5.1分的《分手大師》,所以當觀眾看到二人的名字再聚導演一欄時,心中都打了問號。所幸,二人跳出喜劇的「舒適圈」後,終於「一雪前恥」,靠《中國桌球》成功逆襲。
《中國桌球》關注點的不是國球的輝煌,而是從低谷中走向成功的過程。雖然這是一部可以預見結局的電影,但過程的熱血才是這部電影的看點。
電影的故事設定在1989年的多特蒙德第40屆世乒賽上負於瑞典隊,中國男乒自此墜入「至暗時刻」。當時義大利隊的主教練蔡振華(原型人物),目睹中國桌球輸給瑞典後氣憤難耐,決心放棄國外優渥的生活,回到祖國擔任主教練。
體育電影不好拍,一部有年代感的電影更不好拍。考驗電影人的,不僅是在場景的布置,還有演員演技,以及桌球專業的考驗。但是《中國桌球》做到了。
片中,不管是鄧超飾演的戴敏佳,還是青年演員扮演的新人小將,每個人都極力做到還原。為了拍出國乒人的精髓,每個人到片場裡,除了練球就是練球,不僅要會打球,更要掌握技法貼近原型角色,弧圈、削球、推擋、提拉這幾個細節一個都沒少。再配上高速鏡頭,球的路徑、旋轉、人物的動作都放慢、放大無數倍。觀影過程,仿佛置身在比賽現場,緊張又刺激。
有網友看了這部電影,大大讚揚:三場大賽,還原了真實賽場,國乒五虎勢如破竹,甚至比《奪冠》更燃。
不僅是在劇情還原,這次鄧超的演技依舊沒有讓觀眾失望。為了還原原型的特徵,鄧超梳著大背頭,有些放蕩不羈但又帶著幽默。在球場上他又是嚴肅的,懲罰隊員的「狠厲」,面對對手的堅定,對無法陪伴親人的愧疚,都完美的演繹出來。而俞白眉也發揮了他編劇功底,一部體育題材電影,講得既熱血又少不了溫情。
唯獨可惜的是這部電影叫好不叫座。在春節檔時,遇上《流浪地球2》《滿江紅》這兩部強勁對手,再加上錯過最佳檔期,不得不推遲上映。但是在2月17日又與好萊塢大片《蟻人與黃蜂女》撞檔,《中國桌球》依舊沒有占據優勢。
對此不少網友感到惋惜,在春節檔的幾部影片中,哪怕是口碑最差的《交換人生》票房也超過3億,《無名》排片率不高票房高達9億。對比之下,《中國桌球》確實有些慘澹。
當然,除了檔期不符外,《中國桌球》的宣發錯亂也要背鍋,還有該片受眾群體也不夠廣泛,再加上鄧超與俞白眉這對搭檔給觀眾帶來太多「驚嚇」,觀眾看這部電影前也會打個問號。
有媒體保守估計《中國桌球》的製作成本+宣發費用會超過3億,該片從籌備到拍攝到上映花了五年時間,期間還因為不可控因素換場地、做特效等,製作成本不會低。目前在貓眼平台上,該片的預測票房僅1.08億,相對於預算成本來說,這鐵定會讓片方虧個底朝天。
對於好電影,是這樣的結局,網友只能感到惋惜。就連中新文娛也在下場呼呈觀眾「給誠意和勇氣的第二次機會」。
不知道你還看好這部電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