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兩天芝加哥大學、加州理工放榜後,今天又迎來麻省理工學院常規批次放榜。
據MIT官方介紹,今年有26,914名學生申請,比去年降幅20.3%,最主要的原因就是MIT恢復了SAT/ACT 標化成績要求。儘管如此,依然比疫情前的20,075人增長34.1%。
圖源:麻省理工學院
在今年的申請者中,共向1,259名學生髮放了錄取,整體錄取率4.7%。
圖為麻省理工學院近三年來的常規錄取率
到目前為止,統計到MIT常規批次(RA)在大陸校共錄取3人,分別來自:
上海文綺匯點 1人(男生、哲學+語言學、美籍)
上外附中 1人(女生、化學)
蘇州北美高中 1人(女生、數學)
早申階段有南外和清華附兩名學生獲得錄取,本申請季大陸校共斬獲MIT錄取5枚,比去年的3枚略高。
儘管如此,MIT的錄取難度很難再回到疫情前,疫情前的錄取率基本上在7%左右,主要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一方面申請人數也很難再降下來。另一方面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入學率。通過查看入學率,MIT的入學率提升明顯,導致offer發放數量減少,這才是關鍵。
從往年的錄取數據上看,我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女生的錄取率遠高於男生,基本都會高於男生1倍甚至更多,這樣大家能理解為什麼今年常規階段兩個中國籍學生都是女孩了吧。
眾所周知,MIT的門檻不是一般的高,SAT 成績50%的學生達到了1510-1570,ACT 34-36,99%的學生都是年級前10%,這種情況基本沒變過。
2026屆MIT新生標化分數,圖源:官網
所以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你有沒有資格申請MIT,先要看看你的硬體條件是不是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