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倒眾人推!詹森辭職叫好聲不斷,「脫歐首相」到底何至於此?

2022-07-09     排頭觀察

原標題:牆倒眾人推!詹森辭職叫好聲不斷,「脫歐首相」到底何至於此?

「我想讓你們知道,放棄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我有多難過。」

迫於多方面壓力下,詹森以此宣布辭去英國首相和保守黨領袖職務。儘管辭職演講滿是心酸,卻並未引起多少共鳴,反而是叫好聲不斷。堂堂「脫歐首相」到底何至於此,走到牆倒眾人推這天呢?

自俄烏衝突爆發之日起,歐洲便越發不太平,眼見俄軍在烏克蘭境內已經取得重大勝利,西方陣營中對烏克蘭入約一事的態度也愈發明顯,輿論紛紛認為衝突或將進入嶄新階段時,英國政壇又迎來了一場巨大「地震」。

事到如今,隨著詹森終究向現實妥協,辭去了首相和保守黨領袖職務後,便意味著在進20年時間裡,英國首相無一順利完成5年任期。雖然這些首相最終結果都一樣,但明顯詹森的下台獲得的歡呼聲更高,對比他以強硬姿態帶領英國擺脫「脫歐」泥潭時的風光,好生諷刺。

回想保守黨副黨鞭克里斯多福·平徹被曝出「咸豬手」醜聞,詹森不僅毫不作為,還反在平徹自己遞交了辭呈之後不予受理,直到事件第三天才迫於壓力對其做出了停職處罰時,其支持率便開始呈現飛速下跌。

然而,事情到此並未真正結束,很快又有媒體爆出了平徹更多的不端行為,於是便引發了外界對其明知下屬劣跡斑斑,卻仍然委以其重任的猜測。其實按理說,只要詹森在第一時間對平徹做出開除處理,事情很大機率就只會被當做一次政客醜聞,隨著時間就煙消雲散了。可偏偏詹森要拿自己的威信作賭注,這無疑就給足了之前就一直敦促對其進行「不信任投票」那部分人機會。同時,也進一步暴露了英國政壇內部的矛盾。

所以,隨著衛生大臣、財政大臣的雙雙辭職,掀起了英國政壇新一輪「辭職浪潮」,越來越多的聲音開始呼籲詹森下台起,西方媒體就開始唱衰詹森,稱其此次「在劫難逃」。甚至,在詹森還組建自己的內閣,用「自己人」填補了多位辭職人員的空缺,表明了他仍打算「繼續前進」狀態下,英國《衛報》就已經在開始預測「新首相」將花落誰家了。將所謂的牆倒眾人推,演繹得好生精彩。

但其實究其根本,令詹森提前結束任期的,並不止所謂的由包庇下屬而引發的信任危機。疫情狀態下的「派對門」、帶領英國走出「脫歐」泥潭卻未能妥善解決由此遺留的一系列問題,以及其執政以來從領導力滑落至「戀權」狀態等等,都是壓倒這桿秤的有效砝碼。

作為國家的最高權力代表,詹森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國家形象,可卻多次在首相府處於「封城」狀態下舉辦活動。即便是最終他就此做了道歉,也接受了警方的處罰,但頂著首個因為觸犯法律被罰的在任首相的標籤,將始終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大污點。

帶領國家走出「脫歐」泥潭,可謂是詹森最為高光的成績,但問題就在於這成績至今還停留在剛走出泥潭的界限上。脫歐後的英國走到了新的轉折點:將來要如何立足於世界?雖然詹森政府也提出了「全球英國」等提議,可始終沒有落實到具體措施上。這無疑就是埋下了支持率下降的雷。

而除此外,詹森還親自給自己埋下了更大的一顆雷:文官改革。詹森身邊有個非常受重視的高級顧問多米尼克·卡明斯,在他的主導下,詹森內閣開始對白廳的文官體制下手。旗號是為讓白廳更加「現代化」「專業化」起來,但實則在文官看來就是詹森為了提高首相的權能。

所以,所謂的「平徹咸豬手事件」充其量是個導火索,而詹森也沒能逃離淪為政治鬥爭工具的命運罷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2bc0c192852420bff386cd2c7275466.html